農村種萵筍常開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樣預防?

西陽花


農村種萵筍常開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預防?

萵筍為菊科一年生或者兩年生蔬菜,根據葉片的形狀,可以分為尖葉和圓葉兩種類型。 又根據萵筍莖的色澤分為白筍和青筍。


這種蔬菜在我的家鄉種植的比較多,主要合適在冬,春,秋三季種植。萵筍有耐寒性強,適應性強,耐貯藏的特點,又能生吃又能熟食,很受人們歡迎。

萵筍的根為直根系,根系淺而密集。莖肥大成筍狀,是主要食用部份。萵筍為半耐寒蔬菜,喜冷涼,稍耐霜,忌高溫炎熱。

若是夏季種植容易發生竄高現象,種子也會進入休眠狀態,不容易發芽,所以播種時要低溫處理才能出苗。

萵筍葉片多,葉面積大,所以水份消耗量多,不耐旱,但是對水分卻要求比較嚴格。如題中所問萵筍開裂是什麼原因造成,就是和水分有關,如:

1、萵筍的幼苗期應該保持土壤溼潤,忌太乾或太溼,以免幼苗徒長和老化,出現莖僵小開裂。2、發棵期應適當控制水分,特別在萵筍莖部肥大後期,缺水會容易造成莖小味苦,供水過多會造成莖部開裂,嚴重還會導致軟腐病和菌核病。

3、在萵筍的旺盛生長期,若是在氣溫高的情況下澆水,就如同給萵筍降溫,也會導致莖裂口。

那麼如何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呢?1、選擇耐熱不易抽了薹的品種。2、適當晚播。3、滿足水肥供應的同時,要注意澆水要適宜。


做到以上幾點就會避免出現萵筍莖部開裂現象。以上內容為小丫家的種植經驗,若有不同觀點,請留言補充。


泥糖小丫


萵筍開裂原因是:1、水肥供應不平橫;2、氣溫冷熱不平橫;3、硼元素缺乏。

預防措施:

肉質膨大期間,水、肥料要增加,地稍幹就澆水,澆水時候要均勻,要適中,防止大水浸灌。

地面能進人時,淺鬆土表層並結合澆水,再追加肥料一到二次,噴灑多聚硼1千5百倍液1次,可預防莖部開裂。

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割適期,這時肉質莖膨大,品質脆嫩,就不會出現裂莖。



燒房灣


萵筍是個好東西,杆莖可涼拌,熱炒,打湯,葉子可以蒸成菜疙瘩,蒜蓉清炒,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應季蔬菜,購買時多數人都會選擇賣相較好沒有開裂的萵筍。

萵筍種植是個技術活,管理不當它就會給你作妖,要麼太細,要麼長爆炸了,有時候還會出現空心的情況,所以專門種植萵筍的菜農也是個技術工種,拿著白菜價的收入操著天大的心。

第一次吃萵筍時是在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跟著媽媽去參加遠房親戚家的喜宴時,有一道瘦肉湯,裡面漂著青翠漂亮的萵筍絲,可能因為當時沒吃過啥好東西吧,竟然連湯帶水吃的一乾二淨,至今還會經常回味起那個味道。

現在萵筍很常見了,每年萵筍下來的時節,我都會趕大集買上幾根,今年在家門口購買時2塊錢竟然買了三根大萵筍。以前媽媽也曾跟風在院子裡種植過萵筍,不過都長的不大,比油麥菜莖稈略粗些,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為種植的是油麥菜。

萵筍長裂了的情況我也見過。我們這有一個專業種菜戶,承包了20畝地,收完蘿蔔種菠菜,收完菠菜種萵筍,輪番種植,第一年種植萵筍的時候,採收期突然陰雨連天,下了一個禮拜的大雨,天晴之後準備採收時,發現滿地長爆了的萵筍扎眼的豎立在地裡,兩口子愁的幾天沒閤眼,最後損失了10萬元。

一,外部環境突變。

後來才知道萵筍是個矯情菜,不能一會兒乾旱著,一會又大水漫灌著,很容易開裂,最忌諱採收期突降大雨,延遲採收時間。同時溫度忽冷忽熱也會導致開裂,原理都是因為萵筍表皮如果長時間乾旱缺水就會纖維化,生長速度變緩,後期大量補水會使得莖稈吸入大量的水分快速擴張生長,外表纖維過硬,很容易被擠爆了,發生萵筍開裂現象。

二,品種為易開裂品種。

萵筍也細分為很多品種,有些高產但不高質,有些高質卻未必高產,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青筍了,正常情況下它開裂的情況不大,還有一種紫葉品種的萵筍,雖然可以收穫大量青筍,但是質量卻不敢恭維,很容易出現裂莖等現象。

三,大量施肥追求高產。

有些人是個急性子,為了多多收穫萵筍,會在水肥上大量給予,尤其是在莖稈膨大期,大量施肥或者使用並未腐熟的農家有機肥都會適得其反,很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嚴重,影響萵筍莖稈的正常膨大,甚至造成裂莖現象。

四,預防開裂的方法。

選擇抗裂性較好的萵筍品種,管理上避免突然的大肥大水,把握肥水供給節奏。採收時節要及時採收,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過早採收產量會降低,過遲會因抽苔開花使莖杆內空心,採收時期遇上下雨天,更不能拖延,要抓緊時間搶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