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等可以用科技輔助解決問題(三)

現在我們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一部手機通過掃碼可以解決我們一天中的各種消費問題,掃碼的背後是平臺,平臺的實施對象是逛街購物時來來去去的消費者,這屬於消費型互聯網,消費型互聯網連接的是一個一個的人。

人們消費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物,社會發展的過程也是不斷得到物的過程,現在物聯網也越來越熱門,摘自百科上一段描述:“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那麼,就是說物在生產的過程中也可以相互連接,也可以像人一樣被信息共享,而且我們也看到了這是一個大趨勢。

那麼,極端一點分類,人到物產生中間的各個環節,都可以歸納到事這個範疇上來。人和物都可以被信息共享,事也沒有理由不可以被監管。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針對監控對象的探頭,其實施的是點的監控,點的監控存在有盲點,監控對象是人,每個人身上裝個攝像頭不現實,也不符合人權。當多個探頭相關信息組合之後,多個相關的點對接重合,可以形成線的監控。那麼,平臺針對事的步驟的監管,環節的監管,也可以做到點與點之間的連線,流水線一樣,使每一筆稅收都有被監控,有被共享,那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將會更加完善。

信息不對等可以用科技輔助解決問題(三)

我們要相信,體系磨合到達今天,一定是優於以前所有形式的存在,中國人民這麼聰明,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一定可以想辦法解決的,讓科學技術幫助完善體系。如今比特幣,區域鏈,人工智能等新生事物不斷湧現,區域鏈也是一個監控系統,比特幣是探頭的眼睛,是類似於加了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識別功能的眼睛,各種新生事物,成不成都在於我們自己,我們要懷著盼其好的接納態度來對待,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國人民這麼聰明,用科學技術來輔助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一定不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