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這個鼠年春節假期,因為,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只能宅在工作的山莊裡。宅著是很無聊,在小屋中蝸久了,只能去幽靜的山上轉轉。但於無意之中,對此山區的人文景觀和內在的文化內涵,比平日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這是江南的山區,浙江湖州西南陸家莊。在唐代“煙波釣徒”張志和的《漁歌子》中早有敘述: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在此詩意的環境中倘佯,自然有些怡然之感。但當沿山路西行一小時,在山上水庫對面,更有一處人文勝境讓人有些突發懷古之幽思。那就是清代狀元陸潤庠的歸葬之處,人稱“狀元墓”的所在。

在山裡工作了十多年,其實,對狀元墓及其歷史背景,有些耳聞。但平日裡工作太忙,對此卻未盡其詳。這段時間因疫情留守山莊,才有時間真正去一探狀元墓的遺蹟,並在其後從浩瀚的史料中,詳盡瞭解狀元墓和陸狀元的來龍去脈。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號雲灑、固叟。來自享譽海內外的蘇州“米自量”家族。清代蘇州最後一名狀元,官至太保、東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曾任光緒與宣統兩帝的老師。

陸氏世居湖州府歸安縣,至陸潤庠九世祖陸延楫時遷往蘇州府。而陸潤庠生於鎮江。

據文獻記載:“先世自吳興(湖州)雙林鎮遷於吳(蘇州)”。“以道光辛丑五月生於潤州(鎮江)學舍。學有宋乾道二年熊克鳳石圖贊。故諱曰潤庠,而以鳳石為字,皆其祖方山先生所肇錫也。”

史載陸潤庠少時,“天資高朗,苕發穎豎,四歲而辨四聲,十歲《九經》皆卒業。同治癸酉,以優貢知縣,舉順天鄉試。甲戌,聯捷成進士,臚傳第一,授修撰”。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其父紹修,本生父懋修,為貢生,曾候選直隸州州判,陸狀元生有長子陸家振,為吳夫人出早逝。次子陸宗振,為庶出。

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宣佈退位。許多清廷官員逃亡于山東青島。陸潤庠也來到了青島定居,其時,大清學部副大臣勞乃宣在青島組織了一個“十老會”,並推舉陸潤庠為首。

1914年8月,德日青島戰爭爆發,陸潤庠離青返京。1915年8月18日,病逝於北京。清遜帝宣統追贈他為“太傅”,賜諡號為“文端”。由次子陸宗振歸葬於浙江省吳興(湖州)西南,現稱陸家莊祖塋旁,並由葉昌熾撰寫了墓誌銘。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至於陸狀元逝後為什麼會葬在此處?也許和風水有關,但後人只能從一些傳說中去揣測:

距狀元墓不遠有個地方叫: 潘村。據說陸狀元自幼在這個村認了一位過房親乾爹乾媽。

清末時,潘村有一姓潘的大地主,在年老時,請風水先生在山上為自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請來工匠營建生壙。生壙剛建成,第二天卻倒塌了。第三天又請人來重新建造,不料又倒塌。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幾番如此,潘姓地主百思而不得其解。然在生壙第三次倒塌的當晚,潘姓地主卻做了一個夢,夢中一位長鬚白髮的當方土地,告訴他“這裡不是你的墳地,是蘇州‘米自量’的墳地,將來他們家還要出狀元的。”

潘姓地主醒來之後,極感奇異很想去蘇州,於是他租了一條船,匆匆趕赴往蘇州。在蘇州城裡轉悠了幾天,船上的米也吃完了,他向路人打聽哪裡有米店。一位好心的居民告訴他,到閶門內下塘街“米自量”那兒就有米買。

並告訴了那家米店行善積德,隨便給點錢都行,要多少米你看著辦。潘姓地主一聽,“米自量”不正是自己想找的人嗎?他聽後欣喜異常,立即找到“米自量”米店,接待他的正是陸潤庠的父親陸懋修。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那時陸潤庠尚年幼。其祖上幾代均為蘇州名醫。其父輩懸壺濟世,行醫積德,一面又開了個“小米行”,專門用於賑濟窮人,人稱“米自量”。

潘姓地主告知他家修墳倒塌的事,陸懋修獲悉後也頗感驚奇。其後潘姓地主力邀他同往實地察看。待陸懋修來到這個山前。只見這裡群山起伏,唯有一個山谷,三面環山,左右各有小山,東西兩山對峙,宛如龜蛇二將把守,是藏風聚氣的好地方,陸懋修當即決定將生壙選定在此山裡。

也是因為這事,兩家人一來二去,陸父讓兒子陸潤庠認潘姓地主夫妻為乾爹乾媽,後來陸潤庠果然高中狀元。至陸懋修臨終時,囑咐把他葬在他親自選定的風水寶地,陸狀元去世後也歸葬了於此。由此,而成全了陸家莊具有了一處狀元墓的人文古蹟。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作為現實中的人物,狀元陸潤庠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他的足跡。

陸潤庠擅長於書法和詩詞作品。特擅行楷,其書方正光潔,清華朗潤,有歐陽詢之風範、和虞世南之筆法。

陸狀元曾為蘇州留園、獅子林、網師園題聯。在蘇州拙政園書寫“十八曼陀羅花館”大字;又為“遠香堂”寫了52字之長聯:

“舊雨集名園,風前煎茗,琴酒留題,諸公回望燕雲,應喜清遊同茂苑;德星臨吳會,花外停旌,桑麻時閒課,笑我徒尋鴻雪,竟無佳句續梅村。”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陸狀元一生喜交文友,同治元年狀元徐郙、吳陰培、葉昌熾、潘遵祁、潘曾瑩,陸增祥等皆為好友。他的為人處事剛正率真,就如,他為蘇州拙政園遠香堂所題:

“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蘭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裡神仙。”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歲月的進程中,總有些讓人深感遺憾之處,陸狀元墓的命運也是如此!其墓在民國時兩次被盜。1935年6月27日《申報》曾報道吳興縣狀元墓被盜時情形:

“狀元陸潤庠墓被盜。本城西鄉潘村附近陸家莊地方,有遜清狀元陸潤庠之墓突於二十三日晚被盜,慘不忍睹……翌晨墳丁施若生髮覺此事,即報告該處澄靜鄉鄉長沈子和,二十四日由沈鄉長呈報吳興縣政府,縣府令飭第九公安分局嚴緝,務獲破案。”


西塞山中探幽狀元墓,宅在山裡也可領略一方水土的人文情懷

六十年代末由於水利建設,修建水庫的需要,陸狀元墓已被水淹沒。但在枯水期仍可見其蹤跡。2004年大旱水枯時,本人在水庫壩上,親見那石頭鋪排的一米多寬的神道,和神道兩旁牌坊石獸的散件,與水中的石構件及墓碑上依稀的文字。現在,來到墓前只能在兩棵如傘的香樟樹下,而發感慨!

時光之河的流淌中,儘管,風雨侵蝕物是人非。但歷史,就是一種不斷散的記憶,讓人難忘。當我們站在一處處古蹟前,不為憑弔往事,單為抒發一種懷古幽思,也是適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