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建文帝为什么不调动全国的军队?

陈良昱


话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在给自己的孙子按排好所有的朝中政事后也就安心的西去了,等建文帝朱允炆上位后,可以说得到了一个很平稳的天下。

但是建文帝很可能是长时间在自己的爷爷手把手的教导中给教坏了,也就是说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在刚刚成为皇帝后也是虚心的接受三位儒家大师为心腹之人,这三人就是黄子澄、齐泰与方孝孺。

原本在朱元璋在看来这三位大儒各有才能,并且擅长的方向也不太一样,相互之间完全可以互补,从而很好的辅佐朱允炆,本来计划的很好。

可惜他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三个老师都太出色了,朱元璋在的时候还不太会相互争利,等朱允炆成为皇帝后,为了表现自己比别人更优秀的一面,于是开始在朱允炆的面前开始了争权夺利。

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不太了解新皇的脾气,所以还多少有所收敛,可是随着时间慢慢的熟悉之后,发现朱允炆这个耳朵实在是太软了,谁说的多就听谁的。

于是这三个大儒开始拼尽全力的展现自己的才货,说实话这三人也就是个大儒,对于政治并不是说很有门道,所以更多的时候就是拿朱允炆当试验品,每有一个新的自己也认为不错的主意就会直接让朱允炆来实行。

再加上朱允炆也是相当的听话,并且很多政策确实起到了好的效果,这其中以方孝儒的脑子最为好使,所以大多数的主意都是来自于方孝儒,这就让黄子澄与齐泰有点不太高兴了,大家都是平起平坐,为何你就如何的优秀。

于是黄子澄与齐泰开始给朱允炆讲解削藩的好处,毕竟这一次的事如果成了,那么两人的功劳要比方孝儒大的多,所以就决定挺而走险一回。

一开始朱允炆还是多少有点犹豫的,但是黄子澄给他画的大饼实在是太味了,然后朱允炆脑子一冲动就打算直接实行这个计划。

当方孝儒听到后,可是劝了朱允炆好久,毕竟刚刚才成为皇帝,根基还不太稳,等过几年翅膀长的硬点了再去实行这个计划比较好一点。

可是黄子澄等人是一点也不想等了,万一等几年过去了还有自己等人的位置吗?于是又拿出来各种历史典故来劝解朱允炆,不得不说耳根子软真是经不起人来劝。

朱允炆还不等自己的实力能够达到削藩的一个水平就发动了所谓的削藩计划,这一下算是把朱棣等藩王给逼到了绝路上。

朱棣在最开始的时候哪是相当的绝望,自己只是想当一个安稳的王爷,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辈子,谁知道祸从天降,直接让自己没有后路可走了。

这怎么可以,于是朱棣开始造反了,并且还拉着宁王等藩王们一起,毕竟削藩可不是削的一家,这些藩王们立马就成了统一战线的盟友。

说实话朱允炆在作出削藩这个决定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太多,只是认为自己这个决定是对的,大家就一定要执行,谁会想到这些藩王们不听话。

这下有点慌了手脚,说实话当朱棣带兵打过来的时候,才发现朝中居然没有一个可以领兵打仗的将领,虽然有一员老将耿炳文在,但是实在是太老了,老的已经老眼昏花了,于是又让李景隆去当这个大将军。

可是朱允炆却从来没有想到李景隆与朱棣的私人关系相当好,这几乎就是羊入虎口一般的简单。

而且当时的朱允炆不是没有想过调动全国的兵力来消灭朱棣,可是问题也是出在这个地方,朱允炆削藩的步子太大了,大到全国各地的藩王都成了自己的敌人,如果现在把全国的兵力全调回来,这就相当于全部失守了。

再加上当时朱允炆也不认为自己会输,所以不到最后一步就不会去调动全国的兵力。

但是朱允炆从来没有想过李景隆会这么轻意的把朱棣给放入京城,自己的最后一步还没有开始实行就已经结束战斗了,快到完全出乎他的想像。

可以说本来朝中有着五十万的大军,可是朱允炆没有选好将领,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无将可用,毕竟朱元璋为了给自己的孙子平路把所有的武将都给杀掉了,可能是朱元璋也没有想到自己刚刚离开人世间,朱允炆就敢直接用武力来削藩。

所以这五十大军来是朱允炆的,却被李景隆直接送给了朱棣,这个惊喜让朱棣自己都没有想到,当自己没有兵的时候宁王等人来帮自己,当自己兵力不足的时候李景隆又送过来五十万大军,这几乎就是变着法子让自己去成功,不成功都对不起这些一直帮自己的兄弟们。

而朱允炆实是太点背了,连最后调动全国兵力的时候都没来得急就已经结束了,这也是朱棣起兵时只有十万人,可是建文帝朱允炆却没有调动全国兵来平叛的主要原因,说实话主要是没有来的急,对方的速度太快了,自己刚刚才上车,对方就已经到了终点,这根本就没得玩。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先聊到这里了,小伙伴们记点关注啊。


虎头山小妖


关注文史新闻,星城搞机娃为您解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朱棣起兵的时候,是没有10万人的部队的。当时,朱棣已经被建文帝削去了兵劝和职务,只是一名普通的王爷。朱棣所依靠的,唯有王府的八百护卫!起兵后,朱棣夺取了北平的军权,之后又裹挟了宁王,夺取了朵颜三卫的支持,在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慢慢地发展到十万大军的;

其次,建文帝不是没有调动全国其他地方的军队来打北军,在靖难期间,建文帝首先就派出了老将耿炳文率领20万大军打北军;之后由于建文帝的胡乱指挥,逼得耿炳文不得不出战,葬送了10万大军;之后又换成了李景隆这个草包,先后在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战中葬送了50万大军,也正是这个李景隆,在北军即将过江的时候,打开了金川门,逼得建文帝自焚。

最后,只能说建文帝自己识人不明,重用的要么是一些书呆子,比如齐泰、黄子腾和方孝孺;要嘛是一些草包将军,比如李景隆,先后多次白白葬送了几十万大军和物资,最后竟然还投敌了!

以上。


数码小灵通


靖难之役时,朱棣准备的非常仓促,他身边一共也就千把来人,哪有十万大军?至于建文帝朱允炆,他可没对自己的四叔客气。第一次下令征讨朱棣时,就是十三万大军,由老将耿炳文指挥,对外号称三十万。后来耿炳文兵败失利,朱允炆再次调动五十万大军征讨,这一次可是第一次的三倍多兵力,几乎就是明朝调动兵力的极限了。

所以,从哪里看出来建文帝没有调动全国的军队镇压朱棣?不调动全国的军队,他从哪里凑几十万大军远征他四叔?

真实情况是,建文帝就是调动了全国的兵力参与镇压,只不过中央军每次都打不赢。最后朱棣的兵不仅没有越打越少,反而越打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才变成了十万大军。



至于中央军为什么打不赢,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问题了。因为在《明史》中,有三次记载了中央军快要大胜的时候,却吹突然来一阵怪风,帮助朱棣反败为胜的奇怪事件。

第一次是白沟河,明朝中央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战,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朱棣难道是玉皇大帝附体了么?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也不算什么,吹妖风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突然刮?

对此我只能猜测,要么就是史官写史时,故意把朱棣的获胜描述成了运气爆表和天仙大神的帮助,这样不会得罪人;要么就是讨伐朱棣的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的打,大家一起放水,然后文武官员商量好了,一起去糊弄朱允炆。今天你用这个理由糊弄,我们装作看不见,明天我也用这个理由糊弄的小皇帝时候,你也别戳穿了。

对于这两个猜测,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明清的史官,不能要求太高。至于镇压朱棣的大军故意放水的问题,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没有。毕竟邓愈、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虽然一个都不在了,但耿炳文、盛庸、平安等人水平也并不弱。就算弱,那也没理由在拥有几十倍兵力的优势下,还打不过朱棣区区几千人。

所以朱棣成功的真正秘诀,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对手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因为朱允炆和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人一直在瞎折腾,目的就是要把文臣武将,勋贵皇亲手中的权力都集中到他们的手里。藩王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文臣武将了!

大家都不傻,下一个受死的就是自己。还能给那几根葱去卖命?若是朱元璋在世,大家可能还不敢搞小动作。但若是那几根葱,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并且在文臣武将的眼里,朱允炆也好,朱棣也罢,这叔侄俩都姓朱。一个是太祖的孙子,一个是太祖的儿子,打来打去都是老朱家叔侄间的那点烂事,大家何必要那么认真?能糊弄就糊弄,意思意思就行了。


并且朱允炆还在圣旨中明文申明,大军讨伐朱棣的时候“莫伤我王叔”。

苍天啊,大地啊!真是想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啊!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了么?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怕,回报朱允炆时就说:“哎呀,不小心又败了啊。本来其实能赢的,但是因为你叔叔他又带头冲锋了,我们怕刀枪无眼误伤了你叔叔,只好战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么说?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圣旨罢了。

到了靖难之役的后期,这种故意磨洋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当朱棣打到长江边时,他发现自己没船过江,便派人找水师提督(驸马梅殷,朱棣的姐夫),向他劝降,并且还下令说,如果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愿意借道就行。对于这种要求,梅殷当然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但是当朱棣收集船只绕道渡江的时候,梅殷却按兵不动,不管不问。这很明显,梅驸马对朱允炆这个外甥皇帝的态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绝对不会主动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会真心为你朱允炆卖命,只要他朱棣不来打我,我就装作没看见。



朱棣进入南京后,也很懂规矩。为了获得文武官员的拥戴,他只列了一份奸臣名单,除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罪在不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诚,便既往不咎,于是文武百官基本上全都立即投靠了朱棣。

朱允炆看似牢不可破的大帝国,就这么瞬间完蛋了。

当然了,后来朱棣也不讲信用,也报复了一些人。但那些都是后话了。


Mer86


大家好,我是老王。

建文帝其实在兵力上一直占优势,朱棣的北军和建文帝的南军在山东地区处于胶着状态。朱棣依靠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奈何南军兵多!朱棣刚打败耿炳文的30万大军,马上李景隆就带着50万人来了。50万打十万,已经占优势了,还想怎么着?

而且,我分析南军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兵力少,而是以下三点。

第一,建文帝对朱棣态度暧昧,竟然下令别伤了朱棣。那这仗怎么打?下面将领只能站着被朱棣打。毕竟朱棣是建文帝叔叔,都是一家人。下面打仗的军士们,谁真要是伤了朱棣,建文帝可能会杀了自己。

第二,李景隆和耿炳文实力不行,根本不是朱棣対手。兵比朱棣多得多,还打不赢,一群废物。朱允炆需要铁铉这样的大将。所以,打不赢朱棣,并不在士兵多 少,而是没有好的将领。

第三,朱棣终于不再犯逻辑错误-----死磕山东,而是绕过铁铉这些大将驻守的山东,直奔兵力空虚的京城!一定要打山东吗?后来,朱棣估计这样问过自己。江山是老朱家的,只要让南京的建文帝下台,剩下的地方官员马上就会臣服于自己。

再加上建文帝也犯了逻辑错误,以为只要山东守住,南京就没事。没想到他叔叔不按照这个逻辑干了,直接绕过山东,直奔他而来。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李景隆这样的“名将”叛变,打开金川门,朱棣才打进南京。


勇战王聊历史


靖难之役是明初最有名的大事件,朱棣凭借此战一举登顶,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也造就了大明的一代盛世。可以说是改写了历史。

靖难之役初期,朱棣的兵力和地盘相对于朱允炆是处于绝对劣势的。为何朱允炆当时不调动全国之兵以绝对优势将叛乱掐灭在萌芽状态,最后导致自己在短短三年之内便失败了呢?我觉得原因有三:

第一、朱允炆的的性格。朱允炆的性格温和、善良,缺乏自信和坚强,做事优柔寡断、不果决、不心狠。这种温善的性格放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都是很招人喜爱的,这也是朱元璋倍加亲睐朱允炆的原因之一;但是,放在一国之君,一代帝王身上却是不适合的,因为帝王掌握的是一国之运、万民之命,没有强硬的手腕和坚硬的心肠是无法控制住“国家”这样一部庞大的机器的。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的过程,朱允炆总是说要留他叔叔的性命,这让朱棣多次逢凶化吉脱离险境。这样一个对敌人还抱着仁慈的好好先生,是绝不会一开始就倾尽全力的。

第二、轻敌。当时整个大明王朝都知道朱棣是最会带兵打仗的,朱允炆自然不会不知道。但是藩王的兵力和地盘都有限,即使是像朱棣这种负有戍边重责的藩王,所拥有的兵力也不过十万。反观朱允炆,仅当时在南京就驻有三倍于朱棣兵力的常备军。这样实力悬殊的对比,让朱允炆和他的幕僚们产生了可以轻易碾压朱棣的念头,自然不会一开始就倾尽全国之兵去对付一个藩王。

第三、缺人才。朱允炆即位之初,所倚仗的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儒三人。这三人是典型的儒门书生,经史子集张口就来,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可就是缺乏实践精神,没有处理公开事务的经验,他们的想法很多仅仅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黄、齐、方三人没有处理战事和对付叛乱的经验,自然不可能想到调动全国之兵,集中优势的方法。

原因可能不止上述这三个,毕竟我也不可能想得那么全面。

最后还说一点题外话,朱允炆可能是个好皇帝,但是他成不了一个伟大的皇帝,他无法给大明带来一个盛世。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只能交给朱棣了。


我变强了我的腰也折了


前期是不太重视,因为朱棣起兵的时候只有5万人,朱允炆认为一个耿炳文足够收拾了他叔,就派老头率13万大军讨伐。

无奈老头不是他叔的对手,朱允炆才提起了高度重视,集结了50万大军继续伐燕,要知道整个大明朝军力不过100万,不可能把所有部队都调过来打燕王,前后两次投入60万大军,已经接近极限了。

但是听到统兵将领为李景隆之后,朱棣却十分高兴。换谁也高兴,敌人把中坚力量,都交到一个白痴手里,不是自掘坟墓吗?

果不其然,几个月后李景隆把50大军弄没了,只身逃回了南京。经过这一战,南北两军的实力相差就没有多大了!

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朱允炆自然改变了策略,把剩余的军队都交给了平安,盛庸等优秀将领,在山东一线,有效的抵挡了北军前进的步伐。

连连吃瘪的朱棣有些心灰意冷,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钻了一个牛角尖,自己目的并不是攻城掠地,而是靖难啊,直奔京城就好了。

想明白了的朱棣,不再与平安等人纠缠,绕过山东,取道江苏直逼南京。在经历一番苦战后,终于在李景隆的帮助下攻克了南京城,取的最后的胜利!

靖难之役中,能调动的部队朱允炆都调过去参战了,无奈他爷爷把事做的太绝了,没有给他留下优秀的将领。只留下了一名能征惯战从小就混在行伍中的叔叔朱棣,只可惜,这个叔叔还是他的对手。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可见让朱允炆的失败的,并不是军力问题,而是他的将太怂,朱棣太猛!



大豆包


朱标之死是朱棣造反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因为朱标的死带来的影响,几乎使得大明王朝文武皆无。

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其实一直有意立朱棣为储君。

但是由于朱棣不是嫡出,而且出于对朱标的愧疚,使得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

事实上当时就有大臣劝诫,认为三位塞王权势极大,这样做就是把年幼的太子架在火上。

不过朱元璋却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可能背叛自己,还亲自找朱棣谈过话。

并且朱元璋还主导了削藩,将朱棣等人的兵权分化,这些都是在为朱允炆铺路。

然而事情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对于朱棣来说,他占据着有利的地盘,拥有着所有人所不曾有的条件。

加上当时朱棣手下可是最精锐的镇边大军,这是真正的大明精锐,且以骑兵为主。

而这时候的朱元璋,又做了一些非常令人费解的事情,那就是朱元璋开始大肆的屠杀功臣。

对于朱元璋来说,似乎功臣比儿子更不可信,毕竟他们都是外姓。

这些功臣作为新的世族阶级,一旦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左右皇权,使得年幼的太子被架空。

一旦如此,明朝又将陷入权臣干政的局面,对此朱元璋即为忌惮,所以朱元璋决定大开杀戒。

朱元璋没有考虑的他的所作作为,同时也导致了朱允炆无可用之才。

且得罪了世族,使得当时的南方世族对于朱允炆是极为不满,这更加的致命。

当朱棣造反之后,朱允炆这才发现自己那里是能征善战的朱棣的对手。

朱棣率领的铁骑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硬是不断南下,一举击溃朱允炆手中仅有的军力,一举攻占了应天府。

对于朱棣来说,他造反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封地在北京,是天然的坚城,而且手中又掌握着最精锐的武装。

加上其本人又是能征善战之人,所以这场战场基本是朱棣占据优势,毕竟朱允炆手中无大将。

不过朱元璋其实也是知道朱棣的野心,只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如果杀掉朱棣,那才是最不值得的事情。因为朱棣的存在,保证了朱家王朝得以存在,假如他是忠臣,大明无恙。假如他造反,那天下依旧是朱家的天下。


小司马迁论史


首先,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的邀请,作为中国古代史的爱好者,对明朝这一汉族的荣光时刻,非常感兴趣,也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回答朱棣和建文帝之间的叔侄大战之前,本人很想从纵向的角度来盘点下中国主要朝代前两任(或者两代)皇帝之间的传递模式,纯粹抛砖引玉,期待各位头条网友的点赞或拍砖!

(1)、秦朝:始皇帝本有意传为给戍边的公子扶苏,可惜李斯和赵高从中作梗,让胡亥上位,扶苏被杀。

(2)、西汉:刘邦传位给吕雉的儿子刘盈,史称孝惠帝,刘盈死后的八年内,其长子刘恭和四子刘弘粉墨登场,但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而刘恒是刘盈的弟弟,这一点是否似曾相识?

(3)、隋朝:据史书所言,隋文帝杨坚本有意传位太子杨勇,却被弟弟杨广“劫胡”,也是被矫诏赐死,这也似曾相识吧?

(4)、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本是李渊次子,但在唐朝创建过程中,手握重兵,立下丰功伟业,此外,手下兵多将广,所以才敢在玄武门诛杀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而作为皇帝的李渊此时也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接受现实,让位当自己的太上皇去。

(5)、北宋: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但宋朝的第二个皇帝却是弟弟赵光义,此外,北宋的几位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而宋太祖的后代却彻底远离庙堂,直到南宋高宗赵构无子绝后,才令赵匡胤这一支重登金銮。

(6)、清朝:努尔哈赤生前是英明神武,气势非凡,但一样也无法阻止其死后,几个儿子之间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虽然皇太极成为满清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但其子顺治的有生之年,一直活在叔父多尔衮的阴影中,要不是其母左右逢迎,难保叔侄大战不会上演?

回顾了秦汉隋唐宋清这六段故事之后,想必大家对于朱棣与建文帝之间的这段叔侄大战,会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而回顾明朝创建过程中,朱棣所立下的功劳以及手握重兵的客观事实,建文帝朱允炆其实是无力反抗的,此外,朱允炆的所谓削藩,汉景帝刘启也玩过,结果晁错被杀,差点被吴王刘濞的“七国之乱”掀翻在地。

以此看来,在一个朝代初创期,立功最多的皇子,往往都是手握重兵,党羽林立,不当皇帝都不行!


谈古论今甲木生




朱元璋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的家业可能会出现儿子打孙子的局面,刚过了一代就这样,老朱会气的爬起来。



朱允炆想削藩,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他的四叔是不好惹的。



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当时正是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其他很多藩王都比较老实,实际上是兵力不足,野心不大又没胆子,一个一个被搞定,准备动朱棣的时候,朱棣不是温顺待宰的小羊,加之本来就对他爸把皇位给自己的侄子不满,心一横起兵了,更重要的是他手上是有自己的部队的,虽然只有四万多接近五万人,但是赢了就不止四五万人了,整个江山都是他的,朱棣当时驻守北京,他的任务就是抵御被赶出中华大地的北元,任务很重,所以,他的部队数量比其他藩王多,质量也很好,是会作战的。同时,他不断征招北方各地百姓入伍,在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对弈之时,朱棣已有近二十万人。

在清君侧过程之中,朱棣又把宁王的朵颜三卫骗到了手。朵颜三卫什么概念,就是现在的二炮差不多,牛逼的很。又通过其他手段收买的部将,实力大增!此时,朱棣部队已超过十万人。李景隆战败后,朱棣收拾俘虏,继续征招,在与盛庸,铁铉的聊城大战中,朱棣大败,张玉战死,损失近八万人,后朱棣短暂修养,内线报京师(南京)空虚,遂改道直取南京,出发时带二十余万人,到京师时,余十五余万。此时李景隆开门献城,朱允炆放火烧宫,不知是死是活,靖难结束,朱棣登基。



朱允炆虽然贵为皇帝当时,但是他本来就不大和当兵的在一起玩,喜欢和文人在一起玩,人虽多,自己能调的动的不多,又经真定之战,郑灞之战,白河沟之战后,葬送了五十余万,另守疆部队不可能全部抽走,等最后京师被围,需要勤王的时候,以来不及了。


挎刀民


感谢题主。

其实当年朱允炆一开始就是像你这样想的。朱棣起兵才区区五万人,而朱允炆拥有全国各地几十万军队。他可以调动全国的军队消灭朱棣,光踩也应该能踩死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正所谓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所以光有小兵不行,还得有一个能 统领指挥的良将。

将不在多而在广,但是来看看当时朱允炆的领兵将军们。朱元璋把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一众年轻能打仗的武将杀了个精光。不能说当时能打仗的只剩李景隆了,但是当时经黄子澄的极力推荐,再加上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名将之后。想想再怎么也不会差到哪去。看到这里,就能看出来:朱允炆和朱棣在军事作战上差的太远了。就这样,李景隆带着60万大军出发了,12个人打一个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李景隆全军覆没。由此变能看出来,千军易得,一将难得。

建文帝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有全国几十万军队。才会对朱棣掉以轻心,致使朱棣一步步变得难以收拾。等到他真正悔悟过来的时候,大局已定。如果那时候再调兵过去的时候,估计军队还没赶到,京城已经沦陷了。但是说实话,建文帝本来是有一线生机的。

当时朱棣从建文帝的太监那得知南京城防空虚。于是率军南下。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开门迎降。看到了吗?是李景隆和谷王朱开。朱开是朱棣的亲弟弟,再加上李景隆这个草包。你说建文帝能成功吗?拿着俩王,四个二的好牌都被他打输了。

当时军队是能调动勤王的。可是朱棣明显不像朱允炆似的犹豫不决,给敌人机会。快速占领南京,夺得帝位。你不是当帝王的料,你就是当不了。赶鸭子上架,岂不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