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在蘭州東北60餘千米處的黃河之濱,和蘭州一衣帶水的黃河大俠與烏金峽之間,有一座千年古鎮,黃河穿境而過,它是黃土高原上稀有的魚米之鄉、水煙之鄉,它就是青城鎮。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這裡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水旱碼頭和商貿中心,唐宋元明時期的邊塞軍事重鎮,被譽為黃河千年名鎮。來到這裡,一處處古香古色的明清民居,讓你彷彿置身於明清時代,不但能讓你體會到獨特的黃河古鎮水岸民風,又可目睹精彩刺激的鬥羊表演,還可以聆聽到優美的傾城小曲《西廂調》,有多部電視劇在此取景拍攝。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古鎮的由來和建築特色

據史記載,這裡當年為宋仁宗年間秦州刺史狄青巡邊時所築,所以叫青城。歷史上的青城是以水煙為主的貨物集散地,水路發達,北京,天津外地客商雲集泊來文化,使得傾城古居民既有山西大宅院風味,又有北京四合院的格式。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古鎮現存的50多處民宅,四合院古建築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這些民宅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時期的建築。主要分佈在城河、青城、新民三個村,這些古民居的磚木雕刻藝術也非常精湛,從大門到照壁,從堂屋到廈房,從牆肘到屋簷,從門扇到窗戶,處處都有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大多通過象形、會意、諧音等手法構求藝術語言來託物寄情。

主要看點和玩點

1、青城書院

始建於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年),距今已有173年的歷史。當初修建了院門3間,前院屏門過廳5間,兩廈各3間;中院講堂大3間,兩廈各5間;後院講堂大3間,兩廈各6間。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2、高氏祠堂

始建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高氏祠堂是一座四合院,裡面懸掛清道光帝御賜高鳴桂“才兼文武"和咸豐帝御賜高鴻儒“進士"匾額,電視劇《黃河浪》曾在這裡選景拍攝。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3、青城隍廟

原址最初為秦州刺史狄青的議事廳,故又稱狄青府,始建於宋寶元年間,明萬曆25年,1597年改為守備府,是一條城守備軍指揮部的所在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建為城隍廟,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現在大殿保存基本完好,近年又集資修復了門樓及戲樓,這裡成為當地人們進行文化交流、娛樂休閒的場所。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4、羅家大院

為四合院建築。造型獨特別緻,氣勢宏偉莊嚴。為明,清時期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館。院子中有當年水煙作坊,水缸時鐘和滿院子自然而生的草相映成趣,二進院子陳設有刺繡燈籠和一些小物件,院後花園裡有一處荷塘,荷葉碧綠,生機勃勃,電視劇《老柿子樹》在此院拍攝,成為劇中四個子兒居住的場所。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5、百畝荷塘,避暑垂釣樂園

青城東灘一帶數百畝的荷塘上,亭臺、棧道、木橋,還有緊挨著的稻田,猶如桃源再現。盛夏季節,水面的荷花隨風搖曳,陣陣清香撲面,在河池中養殖各種魚類的是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每逢節假日,垂釣愛好者成群結隊在荷池邊垂釣,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蘭州東北,黃河之濱,隱藏著一個千年古鎮,彷彿行走在明清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