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走進泉州石獅!啥事引發關注?

創新轉型 實業強市

4月23日,由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多家國內主流媒體組成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媒體採訪團蒞臨石獅,深入採訪瞭解“飛通北斗漁業資源平臺”。

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走進泉州石獅!啥事引發關注?

資料圖

+

飛通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這家公司已擁有各類專利6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7項,年產海洋導航及通信設備20萬臺/套。近年來,飛通科技還承擔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2項,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承擔或參與省級重大科研項目3項,省級重點科技項目5項,取得了多項國內首創或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

飛通科技的發展是石獅智能產業強勢崛起的一個縮影。目前,石獅智能產業已經覆蓋電子通信、智能移動終端製造業、海洋智能裝備、智能家居、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如,石獅市通達電器有限公司是通達集團旗下企業,通達集團2000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是華為、中興、小米、OPPO、酷派等中高檔手機配件合作伙伴,而石獅正是通達集團的生產基地,重點建設的智能硬件生產車間項目總投資15億元,引進3000臺CNC生產設備,一期項目投產後每月創造2億多元產值,二期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新增年產值50億元以上。近年來,石獅市加快實施“創新轉型 實業強市”發展戰略,通過政策引導、搭建服務平臺,引導人才、科技基礎、知識產權等各類創新要素更有效地集聚,智能產業快速成長。在2016年智能製造產業實現產值110多億元增長17%的基礎上,2017年,智能產業更是突飛猛進,實現產值123億元增長33%。

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走進泉州石獅!啥事引發關注?

資料圖

+

在政策層面上,近兩年來,石獅市先後出臺《加快推進實業強市八條措施》《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十條措施》《推進“數控一代”示範工程培育工作方案》《石獅市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及其配套政策,根據未來智能產業發展趨勢,重點從硬件、軟件、應用三個方向推進石獅市智能產業加快發展。實施打造產業平臺、招商引智、產業培育提升、創新驅動、互聯網+製造、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人才聚集、產業環境優化八大工程。成立石獅市智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形成資源共享、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在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和優化金融服務方面,支持國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設數控和智能製造領域的研究中心,先後組建成立廈門大學(石獅)智能製造工程中心、石獅市智能製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產學研平臺及戰略聯盟,助力創新驅動;由市產業引導基金公司發起,採取市場化運作,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設立首期10億元的智能產業基金。設立規模5000萬元的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聯合產業基金、商業銀行、融資擔保公司建立“投貸保”聯動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智能轉型提供信貸支持。並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或融資租賃公司對智能生產企業融資項目開展融資租賃業務。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傳統產業也自覺加入“智造升級”行列,許多服裝生產企業自主研發智能設備,永信數控電腦刺繡機通過技術改造,增加了設備製作鞋面的用途,讓鞋面能夠更加立體,對針織橫、圓機提出了挑戰。聚旺高科自主研發設計的達芬奇印花機風靡全球。包括火狐鳥、盈豐、伊妮斯等貼牌代工企業也紛紛購置智造設備提升競爭力。目前,石獅市70%以上傳統制造企業已開展生產裝備、生產車間、操作系統、管理體系等智能化改造提升,培育通達、華飛、宏興等一批典型示範企業。其中,昇興廠房及配套設施技改項目總投資3.96億元,引進歐美國家知名機械供應商的先進制罐設備生產鋁質易拉罐產品;華飛(中國)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拉布、裁剪等環節均實現電腦自動化控制,訂單、採購、倉庫、生產、財務全部導入ERP管理,成為我省最先進的智能服裝生產企業之一。

(記者 楊朝樓)

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走進泉州石獅!啥事引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