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发展史:辉煌历程

满族发展史:辉煌历程

辉煌历程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历史文化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风土人情一词中,“风土”来源于地域,“人情”来源于民族文化。由于历史的缘故,我国古代民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可谓是“北雄南秀”(农耕文明与游牧)。中原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被称为“靺鞨”,主要分七大部,其中以南部的粟末靺鞨和北部的黑水靺鞨最为强大。大唐初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长白山和松花江一带,以粟末靺鞨人群为主体,兼容汉族,高句丽,契丹人,建立了靺鞨政权,姓“大”氏,自称“震国王”。明史《东夷考略》记载“建州,毛怜后裔出自渤海,居住饮食有华风”。 另《皇明九边考》中记载“建州,毛怜乃是渤海大氏后裔,乐住种,饮食服饰,皆如华人,自长白山迤南,可拊而治也”。

满族发展史:辉煌历程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睿宗李旦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管辖忽汗州(因其境内有忽汗河得名,就是今日之牡丹江)忽汗一词为满语“hvrhan”,意思是大网。由此建立了满族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性政权——渤海国,自此以“渤海”为国号。渤海国(668年—926年)与中原唐朝并立,粟末靺鞨(满族祖先)与同为通古斯族群后裔“高句丽人”(少部分)共同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705年,归附于唐朝,十五年后被册封为“渤海郡国”。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渤海国疆域逐步扩展,在鼎盛时期,包括今天东北大部以吉林为中心,其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今俄罗斯远东地区),东至南海(日本海),西至内蒙古自治区,南到朝鲜半岛。设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诸侯强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率宾府,渤海国州府之一,在今天黑龙江绥芬河流域,绥芬一词来源于满语“suifun”,锥子的意思。西京鸭禄府,位于今天的鸭绿江,满语“yalu”一词为田地的边缘,实际上鸭绿江一词来源于“界河,界江”。铁力府,因铁力城而得名,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铁力县一带。

满族发展史:辉煌历程

渤海国之所以称之为“海东盛国”主要因为他的文化发达。首先,渤海国的人口组成是多地域不同民族的融合,他兼容汉,室韦,契丹,高句丽。粟末靺鞨的文化。但是,因为地域广阔,造成生产力发展不均衡,这也是制约渤海国再向辉煌历程迈进的绊脚石,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都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大体上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天牡丹江中游地区为界,在以西,南地区为扶余,高句丽和靺鞨南部遗民驻地。这一地域经济,文化,生产力发达,换之以东北地区,是以黑水靺鞨为主体的半原始部族,尚处于渔猎经济的发展阶段,存在这一差异,也是很无奈(因为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当时没有能力开发这一片地域)。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现象更加激发了黑水靺鞨部众向往更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者瓦剌勇士

满族文化网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