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雍正元年,在康熙国丧期间,胤禛和允禵的母亲乌雅氏突然去世。乌雅氏的死因被人一再猜测,有说是吞金或撞柱而死,有说是悲伤过度而亡,清代史料记载是病死,但5月22日发病,5月23日凌晨就死的蹊跷让人怀疑,而雍正在《大义觉迷录》解释母亲死因时又前后矛盾,似有画蛇添足之感。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生母乌雅氏,为何雍正叫隆科多舅舅?

在大清朝早期,佟佳氏可是名满天下。佟国维被称为“佟半朝”,不仅因为他的两个女儿都是康熙的贵妃(其中姐姐后被封为皇后),还因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兴起与佟佳氏密不可分。当努尔哈赤还是一个被继母虐待、到处讨生活的穷小子时,一个抚顺商人相中了他,努尔哈赤入赘佟家并改了姓氏,他的第一个大妃佟佳氏为他生了大儿子广略贝勒褚英,曾被努尔哈赤视为接班人。在努尔哈赤当政的前期,他与明朝书信往来时,都自称“佟努尔哈赤”。

很多人把满族的佟佳氏与汉族的佟姓混淆,虽然明朝有佟养正、佟养性两位大将后归附满清,但佟佳以居住地为姓氏,是女真部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来在与汉族打交道有时为了方便而改为“佟”或“童”,努尔哈赤的佟姓,与汉族的佟养正毫无关系。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努尔哈赤本是佟佳氏入赘女婿


虽然努尔哈赤后来改回自己的爱新觉罗姓氏,但在清早期,佟佳历来是皇后和皇妃的重要姓氏,康熙的母亲姓佟,他的两个妃子也姓佟。

雍正生母乌雅氏,出身卑微,祖父只是膳房的总管。康熙12年,只有14岁的乌雅氏以秀女的身份入宫,做了一个普通的服役宫女,不经意间被康熙宠幸,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胤禛。由于地位低下,刚生了孩子,乌雅氏也没有得到名号,由于后宫规定,只有嫔以上的宫人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因此胤禛从生下来就被人抱走了。

胤禛出生时,恰逢佟贵妃(姐姐)丧女不久,哀愁不已,康熙就把胤禛交给佟贵妃抚养,直到11岁佟贵妃去世(临死前一天被封为皇后,谥号孝懿仁皇后),佟皇后是胤禛的养母,二人感情深厚、情同亲生。

隆科多的全名叫佟佳·隆科多,是上书房大臣佟国维的侄子,与佟皇后是堂姐弟关系,雍正叫隆科多舅舅,自然是情理之中。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隆科多


乌雅氏为何能成功逆袭,母亲偏心有先兆

刚刚说过,乌雅氏在后宫地位低贱,直到他怀了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才被封为德嫔,生下胤祚后,她被加封为德妃,不要小看这个妃子的称号,当时康熙后宫的惠宜德荣4个皇妃,是最受皇帝喜爱的,地位也是比较尊崇的。特别说明的是,皇帝册封妃嫔,一般是一批批的册封,只有乌雅氏是被单独册封,可见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有其子必有其母,胤禛和胤禵2个儿子是杰出人才,他们的亲娘岂能是泛泛之辈?在“竞争激烈”的后宫之中,乌雅氏凭借独特的魅力深受康熙的喜爱,不但为皇帝生了3儿3女是后宫的“生育冠军”,还在50岁“高龄”仍然被康熙翻牌子,可见其多么受康熙的宠爱。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年轻时的乌雅氏


乌雅氏的孩子中,胤禛当了皇帝,胤祚(皇六子)早夭折,胤禵(原名胤祯)当了抚远大将军;3个女儿2个早夭,2女儿(五公主)深受皇帝和她婆婆的喜爱,自小就被太后(仁宪皇太后)亲自抚养,聪明伶俐、讨人喜欢,五公主19岁去世时,史书记载康熙和仁宪皇太后悲伤的整天吃不下饭。

出身卑微、父亲只是个低下的武官,她却能逆袭上位,成为康熙朝的“生孩子能手”,乌雅氏不但聪慧美丽,也一定有过人手腕,康熙朝有后宫嫔妃67人,德妃受宠绝对不是偶然的。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雍正王朝》册封乌雅氏为贵妃子虚乌有


《红楼梦》里说,天下当娘的都偏心。胤禛11岁时佟皇后去世,他又回到了母亲乌雅氏身边。由于自小就不在母亲身边长大,此时胤禵又刚刚降生,因此乌雅氏对这个大儿子从来冷言冷语。养母去世,胤禛郁郁寡欢、性格开始孤僻,加上他小时候喜怒无常,就更加不受母亲喜爱,两人关系极其冷淡,直到雍正成年以后才稍有缓和。有记载称每日胤禛给母亲请安,都是在凌晨5点多钟,这时乌雅氏还没起床,也就避免了见面后的尴尬。乌雅氏的所有母爱都寄托在小儿子胤禵身上,这也为她后来的突然去世埋下了伏笔。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娘仨


不受封、不迁宫,乌雅氏之死有谜团?

康熙驾崩后,胤禛继位成为雍正皇帝。清朝早期的皇帝继承,从来伴随着血雨腥风,胤禛这次也不例外。掌权后的雍正立即对虎视眈眈的兄弟们下手,也包括他同母的胞弟胤禵。由于母亲的原因,胤禵也不喜欢胤禛,因此长大后他与胤禩、胤禟、胤䄉走得更近,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之一。

康熙驾崩之时,胤禵正在外带兵打仗,得到丧报星夜回京。半路上,雍正派去的官员拦住去路,让他把所有与康熙的书信往来全部上缴。这一做法,被史学家广泛猜测,雍正是防止胤禵拿出什么继位的证据,毕竟在此之前有很多传闻是说,康熙想把皇位传给年轻有为、能文能武的十四子。笔者认为,新皇帝登基不久天下未稳,八爷党能量太大,如果伪造个什么与康熙的书信(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胤禵擅长模仿笔迹并非虚言),将给大清带来巨大灾难,为避免麻烦,必须收缴所有书信。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雍正皇帝


在康熙的梓宫前,胤禵大闹灵堂,不但不肯拜服雍正,甚至对侍卫大打出手,最后连胤禩都看不下去,亲自出来让他跪下才算了事。

乌雅氏希望儿子登基,但她显然更愿意小儿子当皇帝,对胤禛的不满她始终没有停止。儿子继位,母亲被册封皇太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已经64岁的乌雅氏坚决不受封号,不接受雍正的跪拜,险些连继位大典都无法进行。

不但不接受上徽号,乌雅氏还坚决不搬到太后、太妃居住的宁寿宫,而是坚持住在永和宫。有了母亲的支持,胤禵更加肆无忌惮,屡屡让雍正没有面子,新皇帝一怒之下让他去景陵读书,这更让乌雅氏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可以猜想,乌雅氏答应参加雍正的继位大典,胤禛一定违心答应了什么条件,比如善待弟弟之类的,但最终雍正并没有这么做,乌雅氏的愤怒也自然可以理解了。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大将军王胤禵


乌雅氏突然死亡,可以想象并不正常,但笔者认为这与雍正是否正常继位毫无关系,连皇子和近臣们都无法确切知晓康熙是否有遗诏,是否真的传位胤禛,一个久居深宫的妃子如何能够知晓内情?即使她知道了雍正是篡位自立,那在康熙死的时候早就该“羞愧自尽”,为什么要半年后才想起来要为先帝殉葬、闹腾得天翻地覆呢?

乌雅氏的所有不满,都是从雍正对胤禵的态度而来的,因此可以想象,正是胤禛对弟弟的安排没有让母亲满意,老太太一哭二闹三上吊,年级太大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性命也搞丢了。至于《大义觉迷录》里雍正解释母亲死因前后矛盾,是因为他必须给乌雅氏的去世一个合理的说法,总不能说老娘偏心眼、跟自己哭闹而死的吧?

乌雅氏临死前,雍正也一定委曲求全的答应了母亲临终前的遗愿,否则也不会册封胤禵为郡王,他心里实有不甘,因此郡王只是一个虚衔,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雍正在世时,对一奶同胞的弟弟不断打压从未留情,直到乾隆继位后才把他释放出来,这或许就是因为胤禵让雍正背负骂名的积郁发泄吧。


清朝悬案:胤禛生母暴死,与雍正篡位有关?

因弟弟胤禛背负弑母恶名,雍正岂能不怒



可以预言,雍正的继位之所以被广泛质疑,与其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解释有很大关系,虽然我们不知道康熙的临终遗愿到底是什么。或许胤禛的确是康熙的选择,但他的皇位继承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过,无论有什么样的秘密,乌雅氏的死,的确跟雍正继位无关。


关注笔者,看不一样的历史

关注在上点赞在下,走过路过告诉笔者你来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