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相对较长,易反复,因此在缓解期其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康复治疗可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改善呼吸模式,增加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减轻紧张和焦虑等心理情绪,最后达到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全面恢复。
一、有效咳嗽训练
①缓缓呼气,同时上身向前倾;
②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收,一次吸气,连续咳三声;
③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尽;
④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如深吸气可能诱发咳嗽,可试分次吸气,勿使肺泡充分充气,增加咳嗽效率。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二、全身运动锻炼
全身运动锻炼包括以上肢为主的运动,以及下肢为主的运动。全身锻炼可增加机体活动量和心肺功能负荷,增加活动耐力。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三、呼吸锻炼


异常的呼吸模式可降低通气率。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和气功锻炼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吸模式,提高呼吸效率。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
(1)目的: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尽可能减少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的活动。
通过腹式呼吸锻炼,使膈肌和腹肌协调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升高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肌松弛,增加吸气量。尽量使肋间肌、辅助呼吸肌保持松弛休息状态,减少氧消耗.


(2)锻炼方法:可取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初学时以半卧位为容易。
将左、右手分别按放上腹部和前胸部,以便于检测胸腹呼吸运动情况。全身肌肉放松,经鼻吸气,从口呼气,呼吸要缓、细、匀。吸气时可见上腹部鼓起,呼气时内收。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2.缩唇呼气


(1)目的:提高呼气时气道外口内压,使等压点向下游段较大气道转移,防止小气道过早闭合。缩唇大小和呼气流量,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不致熄灭为适度。缩唇呼气可与腹式呼吸结合起来锻炼。

3.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
在腹式呼吸联系的基础上,结合扩胸、弯腰、下蹲等体操运动,可起到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和增强体力的作用。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四、呼吸肌锻炼
1.呼吸肌肌力锻炼
目的:通过锻炼增加吸气肌和呼气肌的力量。
锻炼时要防止过度通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随呼吸肌力量增加,应及时增加负荷。锻炼负荷与时间的搭配应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和适应情况而个体化。
2.呼吸肌耐力锻炼
目的:增加呼吸肌耐力,提高呼吸肌抗疲劳能力
锻炼方法:耐力锻炼不同于肌力锻炼,应以增加通气量作为呼吸肌的负荷。如锻炼采用主动深快呼吸法,呼吸频率达30-60/min。每天锻炼最少20min,锻炼次数可适当增加。当然,用于锻炼呼吸肌肌力的装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肌耐力,也可用作呼吸肌耐力锻炼。


五、传统疗法
1.气功 气功如松静内养功要求调身、调心和调息。调身要求全身放松。调心要求摒弃杂念,摆脱焦虑、抑郁的情绪。调息要求腹式呼吸,深长细匀。气功对肺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2.灸法 利用生姜、艾条等置于脐部、后背督脉,振奋阳气,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功能低下,提高肺功能,预防疾病复发。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3、穴位疗法 可用拇指或食指按压肺俞,大椎,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压,力道以轻微疼痛为准。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而这些训练方法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的患者也非常的有效
有人会问:
刚刚出院又做“康复”?
身体很虚弱还要锻炼?
这样真的可以吗?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这样建议您
患者患病住院期间多数时间处于卧床状态,但大量的文献已证实卧床体位可对身体的各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其实
解决这么多负面影响只需要
“动”
只要动起来就可以增加潮气量和/或改善呼吸频率
增加每分钟通气量
增加气流速度
提高咳嗽强度和质量
增加气道廓清能力
增加组织氧摄取
还能改善情绪
减少焦虑和紧张
缓解抑郁

重视呼吸康复,才能有“好呼吸”——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训练

面对当前紧张的疫情情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人数的不断增加,作为康复人一定坚定我们赢得这场“战疫”的信心和希望,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