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普惠金融,首先要算清3笔账

9月14日,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在凤凰网第二届金融普惠实践峰会上做了主题演讲,题目是“做普惠金融,战略思考要快,风险验证要慢”。

首先,董骏简要阐述了对于“普惠金融”的理解,那些被很多人需求的、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不足的服务。“普”的意思是大众,是广度,“惠”的意思是有益处,是深度。

董骏认为,普惠金融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其次,普惠金融应该被大多数的小客户所能接受,普惠金融不应该是固泽而渔的高利贷,而应该是让客户能够更好的生意火生活,而不是被掠夺了财富和发展的机会。换而言之,与传统金融机构是竞争而不是补充的、只能被很小的一群客户享用的、或让客户越用越糟糕的都不是普惠金融。


要做好普惠金融,首先要算清3笔账


董骏直言:“压力测试迟早要来,永远都不能过于乐观”。 他认为,做普惠金融固然十分有意义,但普惠金融不是施舍,而是需要基于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长此以往的合理生意。作为从普惠金融切入的新金融体系,要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就需要能够控制得住风险,款既要放得出去也要收得回来,既要能承担损失还要获得适当的收益。只有这样所涉足的普惠金融才能让相关的P2P成为健康的借贷撮合平台,才是能够被金融机构、监管体系接受和包容。

董骏提出:做普惠金融要算好三笔账:产品周期账、行业周期账、经济周期账。董骏表示,普惠金融是个好生意,市场大、需求旺、市场不断在优胜劣汰任何时间进场都有机会,但是要算好三笔账。


要做好普惠金融,首先要算清3笔账


第一笔账,每个产品自己的生命周期账,一个产品从始至终产生的累计收入刨除资金、风险、获客、运营成本是否有正的边际效益?

第二笔账,所在普惠金融行业的周期账,竞争情况、资本热度、监管要求的发展都有可能增加相关的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储备维持管理业务的能力?

第三笔账,所在市场的经济周期账,市场流动性、利率水平、风险水平都是应该要考虑到的压力测试,这样才能估计自身资源下抗波动的能力和存活的几率。

演讲的最后,董骏表示,做普惠金融应该是可持续成长的生意机会;是符合社会利益和市场、监管环境的体面事业;是铸造新金融品牌,实现资本市场价值的合理方向。但这个方向绝对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径,如果有也仅仅只是一个阶段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