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華中科技大學被譽為中國光谷的"斯坦福"。依託於華中科技大學的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中心聚焦於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研究,取得了多項全球領先的技術成果。本期推送,一起了解這個國家級創新平臺。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喻家山下躍動著中國"光電之心"

2003年,為應對全球光電技術與產業的飛速發展,華中科技大學聯合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郵科院、中船重工第七一七研究所,共同籌建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這也是湖北省唯一的試點國家實驗室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自籌建以來,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就與"武漢•中國光谷"共生共融,與武漢同頻共振,不斷引領創新發展。2017年11月,經科技部正式批覆,在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和已形成優勢學科群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這是科技部首批批准組建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為支持研究中心繼續產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其繼續在國際光電領域位於第一梯隊的地位,同時優化學校光電信息學科佈局,實現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整體升級,新光電信息大樓於2017年開工,歷時兩年四個月完工。2019年12月21日,光電信息大樓正式啟用,成為華中科技大學校園新地標。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華中科技大學新光電大樓

人才雲集,科技創新活力十足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堅持"頂天立地、追求卓越"的精神理念,不斷開拓進取。這裡匯聚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開展科學研究。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這裡,有包括8名兼職/雙聘兩院院士、1名海外院士在內的固定科研人員410名,流動科研人員220餘名,教育部"長江學者"25名(含青年學者2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名。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團隊2個,國家科技部創新領域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聘請了以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學院會士等著名海外大師和海外學術骨幹組成的海外學術軍團,引進高水平師資培養拔尖人才。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研究中心始終聚焦信息光電子、能量光電子和生命光電子三大領域的基礎性科學和技術問題,充分發揮華中大優勢學科群的作用和共建單位的優勢研究力量,開展前瞻性、戰略性、前沿性基礎研究。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在這裡,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前沿科技。2010年,生物醫學光子學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獲得高分辨率小鼠全腦三維連接圖譜,相關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此後7年間,該研究不斷獲得突破,系列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自然•方法》《自然•通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發表後,受到國內外腦科學界的高度關注。此外,韓宏偉教授團隊全印刷方式構建新型太陽能電池,相關成果在《科學》發表;許彤輝教授團隊為帕金森氏病發病機理提供新線索,相關成果在《自然•神經科學》發表;胡彬副教授、周印華教授成功開發一種柔性薄膜,有望解決可穿戴設備的持久能源供給難題,相關成果在《納米能源》發表......

藏身湖北985高校,坐擁1438項發明專利,成果登頂《科學》,這棟大樓到底什麼來頭?

依託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2012年起,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鄂州工業技術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三大成果轉化平臺相繼成立,一個個實驗室成果走向市場。截至目前,研究中心主持和承擔各類項目課題3000餘項,擁有發明專利1438項、實用新型專利243項,孵化高新企業100餘家。

未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將成為提升國家重大戰略性基礎研究能力的核心力量、引領國際前沿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的新引擎和引領光電科學發展的國際重要研究中心,將致力於華中科技大學"雙一流"建設,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關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微、新聞網、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