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01

李林是誰?

科學院院士是普通人難以企及榮譽,也是對科學家最高讚譽之一。

然而有一家人,兩代出了三位院士。

李林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女兒,她的丈夫是生物化學家鄒承魯,而她自己是物理學家。

這位傳奇女院士的人生,更多是默默無聞的貢獻。

她到底做過什麼?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李林

02

有故事的童年

李林出生時,父親李四光已經在地質界小有名氣,並在北大任教,母親也是教師。出生名門的李林童年是快樂的,但她並沒有成為嬌滴滴的公主,而是在父親李四光的影響下,做了一個科學家。

小時候,李林跟隨父親滿世界跑,抗戰時期,輾轉到廣西讀書。當時報考的高中規定,初中生只有受過軍訓,併到前線參與戰事後,方能報考。

母親心疼女兒,想讓她報考別的高中,但父親李四光和李林自己堅持報考。

李林原名李熙芝,為了報名,改名李林,之後同學都叫讓她李林。

當然,學生上前線只是做後勤工作,但依舊有同學犧牲了。李林晚年談及此事時,還清楚記得犧牲同學的名字。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上前線的經歷李林很少有提及,但經歷戰火之後,她深刻的體會到,知識和科技,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李林高中時期,成績優異,本來自己是想學醫的,在母親建議下改學機械。並考取了廣西大學機械系,成了機械系唯一女生。

李林那時認為人和機械都差不多,只要能救國就行。

在廣西失守之後,日軍的飛機在桂林天空肆虐。李林樹立了航天報國的理想,並不顧母親的擔憂,隻身到成都航空研究院任職。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鄒承魯

03

留學海外,找到摯愛

抗戰勝利之後,李林獲得了到英國伯明翰大學留學的機會,並獲得了金屬物理專業的碩士學位。

這段在伯明翰大學留學的經歷,對李林非常重要。她不僅在學術上做到了術業有專攻,也接觸到世界前沿技術和人才,還遇到了一生摯愛鄒承魯。

鄒承魯的童年和李林有著同樣的經歷,經歷過家國淪喪,都抱著讀書報國的理想,來英國留學。

李林對滿腹經綸,並年輕帥氣的鄒承魯頗有好感,二人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有可以討論的話題,都很欣賞對方,一來二去,就產生了愛情火花。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李四光夫婦來英國訪問時,也對鄒承魯非常欣賞。最終李林和鄒承魯在英國喜結連理。

李林是一個實誠的人,在學校裡勤工儉學,不小心搞混了一個石頭。其他同學們弄混時都不在意,只有她認真的記錄下來並反應給教授。本以為會丟工作的李林,因為她誠實的行為,讓教授很讚賞,並資助她繼續深造。

她的丈夫也是個講真話的人,在國內因為講真話,也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夫妻二人卻很對脾氣。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鄒承魯

04

為國三次改行

新中國成立之後,李林夫婦急不可待地想要回國。李林的在博士論文《低碳鋼的時效硬化》完成後,答辯完第二天,和丈夫就踏上了回國路程。

李林在劍橋的博士學位證書都沒來得及領取,就急匆匆回國了,她的博士學位證書在30年後,才被導師丁納教授帶過來給他。

對於李林夫婦來說,一刻都等不了了,振興祖國是她一輩子的夢想。

回國後的李林,接到的第一項重要任務,是以鐵代鋼。當年我們鋼鐵工業極為落後,年產鋼鐵僅僅只有5萬頓,根本不能滿足需求。

國內鋼鐵技術長期落後,李林入職於上海冶金所,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同事完成了“球墨鑄鐵”的攻關,在鋼鐵技術上向前走了一大步。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當時的技術放到現在自然是落後了,但為當時解決了燃眉之急,代替了部分鋼鐵進口。因為成績出眾,她和其他兩位女科學,一起獲得了上海三八紅旗手的稱號。

正當李林埋頭研究金屬的時候,錢三強找到李林,問她願不願意開展原子能相關的金屬材料研究。

李林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當時她說過:

國家需要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這個改行對於李林來說是很困難的,很多知識都需要從頭學起,更艱難的是,因為原子能行業屬於高機密行業,參加了就意味著要保密,自己做什麼也不能和丈夫鄒承魯說,並且還有忍受長期分離。

此後李林參與了原子能事業長達13年,這十三年不僅要忍受和丈夫長期間的分離,還要冒著被輻射的危險工作。

因為核燃料元件有很強的輻射,會影響生育,通常是不讓女性參加的。但李林作為金屬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一直堅守在第一線。

這十三年,李林的成績也是斐然的,從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再到後來的核潛艇,上面都有李林團隊的研究成果。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年過半百之後,李林又服從國家安排,從事超導材料的研究。當時超導材料屬於尖端科技,國內做這方面研究的很少。長時間的封閉,國內人才短缺,李林這位年過半百的博士,因為有金屬材料學的背景,這個重任只能由她來扛。

這次轉行,李林同樣是不負眾望,用自己設計的吸氣濺射儀第一次在中國製備出了臨界超導轉變溫度最高(23K)的A15相鈮三鍺薄膜,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國獲得了一席之地。

李林三次改行,每一次都做的很出色。有人曾說,李林博士如果在英國,可能會做得更出色,不過李林曾說過:

當時我27歲,只想回國工作,現在不少人對物質那麼容易受刺激,我們那時好像沒有那麼多物質要求,當時覺得對比其國內其他同行,我每月一百多工資已經很滿足了。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05

晚年生活

後來因為夫妻二人貢獻突出,同時獲得了科學院院士的榮譽,也完成一家三院士的壯舉。但對於李林來說,榮譽並不重要。

耄耋之年的李林,依舊在校園內帶著博士生,研究生,她已經不記得代過多少個學生了。

李林和丈夫經常在一個辦公室工作,辦公室裡面放著兩臺電腦,夫妻二人工作的時候,基本不說話,各顧各的忙工作。只有休息的時候,才會一起練太極,種花,聽莫扎特。

至於休假,二老卻互相埋怨對方不休假。

“他(她)呀,別提了,一休息就生病。”

李林晚年生活也是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想採訪都能很難,她曾說自己學生都教不過來,哪有時間接受採訪。所以關於李林的視頻文字資料很稀少。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06

科學家的操守

李林的丈夫鄒承魯,是一個剛正不阿的科學家,晚年經常在公開揭露學術造假行為,得罪了不少學校和教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水變油”事件,當時承受了很大壓力,但妻子李林堅定地站在他身邊。

對於他們來說,科學是參不得假,李林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學生的。她認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科研道德,不偷懶,不造假。

科學家的家風,從父親李四光開始,得到了很好的示範。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07

李林博士作為女科學家,犧牲自己,為國家三次改行,祖國哪裡需要她,她就去哪裡。不僅為鋼鐵事業、原子能事業、超導材料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還為後人留下了一大筆精神財富。

科技報國的精神,端正的科研態度,不管過多久,都值得我們懷念!

物理學家李林:我老公是院士,我爸爸是院士,我也是院士

————————end————————

爾知語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