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容若《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只愿今生如你我初见时那般,青涩年华,娓娓情愫,甜蜜幸福,可不知何时起,我们的情感变成了班婕妤手中那把团扇,经不起秋天萧瑟的洗礼,被无情地抛掷闲置了。

这样轻易地变了心,你却说有情人的心本来就容易朝夕暮改,不易长情。

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誓言过不相离不相弃一样,到头来终究是顾了江山社稷放却爱人生命,每当听见淅沥沥的雨入夜来,唐明皇便不由想起那天诀别时凄冷冷的雨、清泠泠的风铃,一串串回音响起来。

能怨谁呢?玉环不怨也。不管如何,他们曾经拥有过彼此,那么得相亲相爱过,如同比翼鸟、连理枝,一生足矣,亦不后悔了。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著一部《红楼梦》冠绝古今,被视为华夏瑰宝,文学巨著。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波澜跌宕,情节犹如眼前,就连乾隆皇帝读后也赞不绝口,叹道:“这不是明珠家事么。”明珠何人也,与《红楼梦》有何干系?

几百年来,有不少红学者倾注心血,想弄清楚乾隆帝这句话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到底《红楼梦》是不是以明珠家为背景,贾宝玉是不是以明珠家公子纳兰容若为原型而所著,至今答案不经分明,研究尚缺有力证据。不过,坚信这个提法者颇多,认为小说中的贾宝玉与现实中的纳兰容若有许多同根同气之处。他们不论从家庭出身,还是情感经历,以及行为作风,甚至向往追求,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心灵戚戚相通,性灵如出一辙。何以见得呢?

这得从纳兰容若的生平说起,特别是对其情感生活的抽丝剥茧尤为重要。

容若本名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因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又恢复名为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父亲乃康熙帝时期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因家庭政治牵连,受累被贬为庶民,后得于夫荣妻贵,嘉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如此说来,容若其实是皇族和望族的血脉后代,身份显贵,门庭高悬,

说他是“人间富贵花”也不为过,衔着金勺出生的他,是不是很享乐祖辈的福泽庇护呢?

实则不然!纳兰容若一生有几个身份皆与家族干系不大。

一是被追捧誉为国初第一词手,满清第一才子、第一学者。其挚友顾贞观道:“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后又有学者况周颐评说:“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而著名学者王国维则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予以纳兰容若此评价,至今为人熟知,深入人心中。其在文学成就上,清代学者中少有能比肩者。著有《通志堂经解》《饮水词》《绿水亭杂识》《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诗词和学术书籍,不但拥有诗人词人身份,同时还冠冕着学者头衔,样样出众,件件拿手,文学造诣十分了得。

正值嘉年华便高中进士的纳兰容若,一生并没有以士子的荣耀步入朝堂,而是以帝王“特招”的途径,做了康熙帝的御前侍卫兼“文学秘书”并闲时玩伴,于是,就有后来人揣度,作为表哥的康熙到底是重用表弟容若还是“闲置”他呢?答案未尽也,因为在容若短短的三十一年生命时光中,有太多谜团无法解读和弄清楚,譬如容若是不是因为情殇而早逝,这个问题成为纳兰迷心中永远叩问疑惑。

生命给予了纳兰容若太多太多的所谓幸福,也让他失去了更多更多的曾经拥有。他道: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这首柔肠寸断、悲痛欲绝、伤心难忘的《青衫湿遍·悼亡》词,是纳兰容若为亡妻卢氏而作。于此后,容若笔下“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犹多。”悼亡词便成为了他精神的咏唱和生命的寄托,一首首为卢氏而作的诗词不绝于耳,这便让人不得不相信,容若一生挚爱卢氏,没有人能超越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伉俪情笃,包括他与表妹的爱情故事,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实,在卢氏未过门纳兰家前,容若心中早有心上人,其便是表妹惠儿。惠儿优雅、闲淡、知性、知心,来到纳兰家时恰好豆蔻年华,给正值青春年少的容若带来一股子清芬气息,犹如栀子,亦似清菏,芳华吐露,含苞待放,而才子与佳人长相处,必心动,生情愫,再相知,不相离长相守的想法便深深扎根于彼此心中,恨不得马上结为秦晋之好,相依相伴一生。容若曾道: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多么会心的一回眸,有人羞涩,有人追逐,有人婀娜盈盈而巧过,有人翩翩如玉倚栏杆,一个遥望,一个回头,将心事全付诸于凝眸含情间,不甚让人遐思浮想。斜阳西下,小楼,珠帘,栏杆,素美人,俏公子,一步一回首,一眼一传情,恰似“人生若只如初见”般美好如此。

可是,这样的天作之合之愿,并未如他们希冀的那样发展,惠儿从家乡来京城,住在纳兰府本为选秀女而来,而其“选秀”制度,便成为纳兰与惠儿之间不可逾越的坎儿。惠儿必须参选,若选上,他们今生再也无缘再见。越是害怕的事情,越是容易发生,惠儿进入皇宫“选秀”,再也没有走出宫墙,她成为了康熙众多女人之一。

为此,容若一病不起,很长一段话时间处于身体修养中,正是其间,容若诗词和文学进步非凡。其实,容若不但文华出众,在骑射武艺上,也是拔得头筹的好手,不然康熙帝也不会选其作为侍卫。但是,即使是深厚的武功和武士的素养,也难以治愈纳兰的病疼,因为纳兰从小身体虚弱,抵抗力存在缺陷,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要诱因发生,纳兰的病便会瞬间突发,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据说,对惠儿表妹念念不忘的容若,还曾以喇嘛的身份混进宫中,只为再看一眼心爱的人儿,而确是也得以相见,只是惠儿回眸那一瞬间,两人便隔了来世今生,不复再见。容若语词说到: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见面不能语,相逢不能言,想眼神交流却不敢轻易抬头,毕竟是皇宫啊!一步踏错,便会酿成大祸。这阙《减字木兰花》,描写情景恰似两人在皇宫相遇那般,难耐心中的相见激动,饱含不能靠近的哀伤,皆是欲说还休的无言,寥寥不足五十字,一幕情景剧便被描摹得淋漓尽致。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这个传说是不是属实,现如今没有人能弄清了,即使是有些文字记载,也不能证实为事实。就事论事,容若这样玲珑剔透的人,绝不会因个人情感之私欲而置整个家族而不顾,从而惹来满门抄斩的祸端,想来,这也只是有心人为了凸显容若的痴情和有义而杜撰的版本吧。

就连容若生命中有无惠儿这么一个人儿,也有不少人怀疑,不过,在卢氏进门前,容若心中一定有过心上人,这个结论大多数人认同,至于她是容若表妹,还是容若侍女,还是另有其人,深究的意义不大,因为初恋的感觉,人人都懂吧,想要忘记,何其难,犹如胸口那颗朱砂痣,若隐若现于生命中,从不曾离去。

当卢氏进门后,她如何能打动心中已有心上人的丈夫容若,这是摆在她面前最艰巨的家庭问题。欲速则不达,卢氏十分聪慧,知晓其中道理,于是,她取其小道,另辟蹊径,除了以妻子的身份关爱丈夫,温暖丈夫,懂得丈夫外,更多时候是以媳妇儿应该秉持的温良贤德孝顺老人,想老人之所想,做号应尽之事,时常关心尚小的兄弟,为他们吃穿住行操心,日久得人心,日久知其人,卢氏本贤惠,又善良,既聪慧,亦豁达,里外一把手,更重要的是,她懂容若的心,随时将丈夫的喜怒哀乐尽收眼底,以女人的体贴、温柔、知性、灵动,恰到好处的予以丈夫需要,以宽阔温暖的怀抱,接纳抚慰失恋的容若,郁郁不得志的丈夫,

最终,这位有着七窍玲珑心,有着万般智慧,有着善良本性,也有着生活情趣的奇女子,真实地走进了一代才子纳兰容若的心中,他们的情感牢不可破。容若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一生中最有成就的阶段,就是与卢氏相依相守的三四年时间里,这时的他生命焕发,才华荣光,不甚光彩。只是,上苍弄人,当爱只有惟一时,“白头偕老”这个诱人的字眼便显得尤为珍贵,与挚爱的人牵手一生一世,长长久久地走下去,爱下去,如此一生不是甚好么?

是的,容若此刻别无他求,只愿与卢氏“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最终“争教两处销魂”,这愿望随着卢氏的难产逝去而终结,从此,容若真心难开,冰封一世,即使后来续弦再娶了官氏,也只是尽孝子知心,圆一个齐整的家而已。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看纳兰容若情归何处

而对于小妾颜氏,那只是古代男子履行婚姻的另一种责任,明珠家的公子,是不能没有小妾的,封建社会,有条件的人家纳妾十分正常,似乎这样才不会违饽常情、常理。

江南才女沈宛的出现,曾一度抚平容若孤独、寂寞、悲戚的心,让他找到了曾经相爱的冲动和爱的影子。容若曾为她写下: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权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这首《浣溪沙》缠绵、清绝、深情,容若赠与沈宛,其中能窥探出彼此相知相望的情思万卷,简字素语,便是心事全部托出。

就是这样的郎才女貌,金玉良缘,在满汉不能通婚的压力下,让容若只能心疼地将沈宛置于外室,使得他们的情路变得波折逶迤,特别是沈宛曾为妓女的身份,生生地阻断了入门纳兰家的希望。

这段感情最终随着容若的仙逝不了了之。民间传闻,容若去世后,沈宛生下一名遗腹子,后纳兰家为其取名富森,归入族谱中,然而沈宛却没有得到纳兰家族承认,最终被遣回江南老家,此后,没有人再提及这位曾著有《选梦词》的才女,她所作的《菩萨蛮》“雁书蝶梦皆成杳。月户云窗人悄悄。记得画楼东。归聪系月中。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被誉为“丰神不减夫壻,奉倩神伤,亦固其所,”其才华横溢,卓绝才情与容若真匹配也。

曹寅曾道:“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不由让人又想起了《红楼梦》,以及《红楼梦》的著者曹雪芹,而曹雪芹的祖父便是曹寅,纳兰容若与曹寅同在康熙身边任职,两人不但是同僚,还是朋友,更是文友,曹寅对容若的了解,定是异于他人,是不是他将容若及其家族的故事说与孙儿曹雪芹听了呢?于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就有了原型人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一代诗词大家、学者纳兰性德,心心念念云归何处,梦归何方,在发妻卢氏仙逝的同月同天,正值而立之年时,因“寒疾”不治追随亡妻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