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春季這樣做,寶寶長的快,錯過等1年

媽媽懂育兒,寶寶少生病,一起守護孩子的健康,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吧!

~~~荷花

媽媽春季這樣做,寶寶長的快,錯過等1年


研究發現:每年春季是孩子加速生長期,明顯高於其它季節,是孩子一年中長高最快的季節。


中醫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自然界各種生物萌生髮育,棄故從新的好時機,人體與自然界有著同樣的生長規律,必然影響並反映到人體中來。


而現代醫學認為,春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強,內分泌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

春天陽光中的紅外線波長較短,穿透力強,含有大量的熱能,能給人體皮膚均勻地加溫,反射性地促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將蓄積了一冬的營養全身輸布。


孩子們在春天和煦陽光下進行跑跳等活動,能夠對骨骼進行良性刺激,使其增殖能力得到加強,骨骼的生長速度加快。


那我們媽媽們該怎麼做呢:

1、均衡的膳食:

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


1歲以上每天需要500毫升的奶,雞蛋1個、每天提供10種以上的食物、蔬菜量100-150克、雜糧40-110克、水果2-3種,每週魚類2-3次、豆製品(含鈣相對較高)


較為堅硬的腐竹、豆腐皮、豆腐乾等豆製品最好在3歲以後進食。


3歲以上每天至少喝奶350毫升,雞蛋1個、一週食物種類25種以上,蔬果量至少200克、雜糧150克以上。


腦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除需要以上營養外,還需要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所以幼兒應攝入足夠的脂肪以滿足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的需要,沒有一種植物油是完美的,各有特點,可以選擇亞麻籽油、紫蘇籽油混合搭配。


每天最好仍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國際單位,食物中獲取維生素D的量非常有限。


有的寶寶食量少,排除內在因素,父母不必著急,不要強迫寶寶進食,父母只要做好合理的膳食結構,烹飪美味可口的飯菜即可。


2、充足的睡眠

生長激素是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也是唯一促使骨骼線性生長的激素,生長激素呈脈衝式分泌,特別是晚上11點-凌晨3點的深睡眠階段分泌最旺盛,因此晚上11點前入睡,更利於長高。


3、水分:

液體需要量與寶寶運動量,攝食量,環境溫度等因素有關,春季戶外活動量增加,消耗也增加,需增加飲水,一歲以上在奶量和蔬果量足夠的前提下,額外飲水至少300毫升,三歲以上在奶量和蔬果量足夠的前提下,一天至少需要額外補充600毫升,如果有尿液黃的情況,說明水喝少了。

媽媽春季這樣做,寶寶長的快,錯過等1年


影響身高的原因

1、腸胃功能弱:吃的少、加量又會積食、吸收差,營養不能滿足身體需求,身高也會受影響。


2、體弱易病:容易生病的孩子,食慾會下降,有的一次生病,還會瘦幾斤,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媽媽多費心,去安排飲食。


3、含草酸和植酸的食物:比如韭菜、菠菜、芥菜、會影響鈣吸收,最好先焯水再烹飪。


4、選擇合適的鈣劑:鈣在吸收過程中經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碳酸鈣會變成氯化鈣,進入腸道後會形成磷酸鈣,這些鈣鹽難吸收,並抑制腸道蠕動,引起便秘。


5、飲食攝入不知: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春季氣候溫和,萬物復甦,爸爸媽媽們帶著寶寶一起去踏青吧!


我是荷花,畢業於醫學專業,有6年育兒生涯,如果你也喜歡育兒,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