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茅臺邁入千億的舵手李保芳卸任,醬酒“二人轉”該怎麼唱?

大有大的難。

文 | 華商韜略 魏峰

3月3日消息,茅臺集團發生重大人事變動,原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不再擔任當前職務。

1.

對於為何發生這樣大的變動,目前尚未有明確回應。只知道新一屆茅臺董事長由原貴州省省委委員、貴州省交通廳廳長高衛東擔任。

當下正是抗疫的緊要關頭,消費即將解禁,“大戰”當即,各酒企相繼復工,積極備戰。然而,茅臺卻連續上演“陣前換將”

無獨有偶,2月26日晚間,茅臺宣佈,萬波、張家齊、李明燦三位副總職務被免去,同時塗華彬和王曉維被推薦為副總經理人選。

就在上月底,業內人士還推測,副總的更換意味著以李保芳和總經理李靜仁為首的新領導層格局已經形成,並進入全面“去袁仁國化”階段

李保芳是在2015年8月正式由貴州省經信委原黨組書記、主任擔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並提名作為總經理人選。

同期,茅臺又聘任了何英姿、李明燦、王崇琳、鍾正強等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將副總經理一職擴容至11位。當時,茅臺方面對外解釋是出於“新老交替”的需要

2.

自履新以來,李保芳就在積極作為,進行大力整改。

尤其是2018年擔任董事長之後,李保芳身兼茅臺集團dangwei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貴州茅臺董事長、總經理(代行)五大要職,茅臺正式進入“李保芳時代”,他以自己鮮明的個人風格推動了茅臺的發展

“2018年以來,茅臺集團分期分批開展生產系統、機關後勤幹部選拔工作,加大幹部輪崗交流力度,提拔交流乾部總數超過450人次。”

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生產。李保芳特別重視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賴茅等系列酒的發展。2018年茅臺系酒全年收入88億元,已佔到集團業務的10%,補足了“雙輪驅動”的另一極。

最為值得稱道的是,李保芳任內通過互聯網、商超、直營等多種方式穩定價格體系,並且在任砍掉了超過600家經銷商,並表示不再新增專賣店、特約經銷商、總經銷商。

一時間,茅臺黃牛備受打擊。

同時,李保芳還具有更開放的產業觀,積極參與赤水河醬酒產業建設。

“今天我看到郎酒打出一個“醬香酒谷”概念,我覺得很好。從茅臺到郎酒赤水河這49公里河谷,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具成長性、最具發展潛力,名優白酒最集中,投資規模最大的白酒產區。

2019年12月11日,李保芳從茅臺鎮順赤水河而下抵達郎酒莊園,與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共謀醬酒產業發展。


帶茅臺邁入千億的舵手李保芳卸任,醬酒“二人轉”該怎麼唱?


圖注:李保芳(左)&汪俊林(右) 2019年12月李保芳率隊到訪郎酒莊園,共同呼籲共建赤水河醬香酒谷

自古以來,由於氣候溫潤以及泥土水質中含有獨特元素,赤水河流域釀造業極其發達。誕生了以茅臺、郎酒為代表的大小數十種名酒,佔中國名酒的60%,被譽為“美酒河”。

李保芳在職期間,不論是茅臺自身的發展,還是以赤水河為代表的中國醬酒產業,都顯示出極強的發展潛力。

然而,李保芳才離開郎酒莊園僅僅3個月多月,茅臺董事長就突然換人了。

3.

李保芳任內的功績是業界有目共睹的。他不僅完成了茅臺內部的“換血”,還正式帶領茅臺進入“千億俱樂部”

2019年12月,李保芳宣佈,茅臺年度銷售額達到1003億。這意味著,中國酒業史上首家千億級公司正式誕生。同時,也為“醬香酒谷”產業建設開了一個好頭。

直到2020年2月26日,茅臺內部進行“去袁仁國化”的最後收尾工作。茅臺,也正式邁進全新的里程。

就在當天,在這場副總經理“換將”大會上,李保芳還指出:

“近年來,隨著時代和形勢發展,股份公司班子建設互補性不強、後繼乏人等問題逐步顯現,調整充實、優化配備已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沒想到,短短一週之後,茅臺“後繼乏人”的前提下,李保芳突然交棒了。

而根據茅臺官網消息,就在交棒的前一天,即3月2日,李保芳還在帶領公司領導班子帶頭捐款,支持疫情防控。

當下正是“一手抓復工,一手抓生產”的關鍵時期,酒企暗中角力,靜等消費解禁。新的領導班子剛剛搭建穩定,也正茅臺這艘千億大船揚帆前行的關鍵時期。然而,茅臺卻突然換了掌舵人。

具體原因,目前茅臺方面並未透露。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年僅48歲高衛東,是貴州省省委委員、貴州省交通廳廳長,

也是茅臺集團近年來非酒業出身的最年輕的“掌門人”

如此緊要關頭,茅臺換將又換帥。在“70後”的交通廳廳長帶領下,這艘千億大船會開向何處?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