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没眼界”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蛮赞同的。


说两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一个是我自己,我母亲没读书,但一直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家庭困境,所以,我们家几个孩子只要能读书的,就送去读书,我就是其一。 那时候没多少经济,母亲一开始借钱给我们读书,可是后来要上大学,母亲就去当学徒,然后在小镇上开个早餐店,供我读书。 虽然说我现在工作不是特别出色,但靠自己努力以及知识基础,还算可以。 也很感谢母亲的付出,感谢母亲的眼界不错。


另一个是村里的部分孩子,因为村子比较落后,那时候很多孩子还没读完初中,就被迫辍学,进厂打工。 很多村里上一辈的觉得,读书没啥用,早早让孩子出去打工了。 她们很多起步低,在社会吃了很多苦,到现在还有很多只能进厂找到工作,因为家里没有给他们太多建议,自己又一直进厂、进厂,接触不到更多的市面,圈子眼界也不高。

这些,限制他们太多的发展了。 我一个表妹夫也许还好一些,虽然只是读了初中,但因为做销售的原因,见到很多人,所以对自己的文化一直感概,自己也在准备学历提升,做了很多功课,来弥补曾今的不足。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父母,教育小孩的时候,用心不到位,我们的眼界,真的会影响到孩子的。 虽然我们之前的基础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提升的,比如看书,比如学习怎么教导孩子,比如努力工作磨砺自身并做好榜样等等。


紫色的记忆


我认识的一个熟人,他来自安徽灵璧县农村。六十年代的安徽灵璧可以说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穷得叮当响。冬天,熟人一家人只有一床被子,全家老少都没有棉衣棉裤,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他们有一位不屈于命运摆布的伟大母亲,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硬是让他们兄妹五人先后脱离了贫困的农村生活。

母亲全力以扑培养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大哥吃母乳到十一岁,后面的弟弟妹妹全部吃面糊糊。大哥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中学。为了节省儿子的时间,母亲每周要去县城给儿子送一次干粮。母亲都是走夜路,来回几十里,天亮时必须赶回来和社员们一起下地。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哥最终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学建筑设计专业。毕业时,因成绩突出,大哥又被留校当老师。在大哥的带领和帮助下,他们后面的兄妹四人也先后离开了农村,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


抚琴放鹤


关于这个我深有体会、我父母有我和弟弟两个儿子,我比弟弟大三岁,今年三十二!很早经历了一场失败婚姻,留下一个女儿

我和前妻2009年元旦结婚,11月左右女儿出生,三个月后协议离婚!

2010年的时候弟弟谈了一个女朋友,可能因为我的婚姻的失败,导致弟弟对结婚的事并不上心,一直选择和女朋友维持良好的恋爱关系,后来干脆同居!

我的父母在我弟弟弟妹婚前同居的那几年里,总是反覆要求弟弟不要把自己打工的收入交给准弟妹管,怕她们最后不愿意结婚,弟弟会人财两空!每每在父母向弟弟开口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总是看不惯父母的观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现在每每回想起都觉得自己当时说的那些话,颇有些义正言辞的味道!

我和我父母说:“弟弟和弟妹只是暂时没有夫妻的名誉,但是弟妹对弟弟的感情哪一点不像二老的儿媳妇,弟弟挣了钱就应该由他们两个花,你们让我弟在钱的事上防着弟妹,就是再把人心往外推,不是人家不想进咱家门,是你们不拿她一家人”

我一直鼓励我弟弟少受我父母观念的影响,要他和弟妹自己创造自己向往的生活!

这是我当年想做,却不被前妻理解,最后做不到的!我希望弟弟能比我做的好,因为他缘分这事上,比我幸运太多,他遇见的是一个不管家庭背景,不管经济条件,只是出于喜欢我弟就愿意和他在一起的女孩!

2018年,弟弟和弟妹经过七年的感情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礼都是他们两个人商量着策划的,我和我的父母作为亲人需要做的就是分享喜悦,都不用我们操心,同一年可爱的小侄子也来到了这个家!

弟弟弟妹幸福美满,我的父母也心满意足!

而我,也将去寻觅属于我的真正幸福!

人间不缺幸福,缺的是走向幸福的眼界,父母只有一颗希望做儿女的能够幸福的心,至于能不能给你正确的指引,真的需要自己去经历和学习才能判断!



gaigeV587


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很对的,接下来说说我的经历。

我出生在湖北恩施农村,父母都是地道农民,没有人嫌弃自己的父母是农村人,但有件事我到现在也耿耿于怀,09年高考,平时我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爸妈也报了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但考试失利,考的非常不好,爸妈很生气,但我还是想上学的,但只能上个大专,当时志愿报了一个职业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医是我的梦想,当时因为自己没有手机,所以联系方式填的我爸的手机号码,后来报考的学校打电话联系确认的时候我爸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我退档了,过了半个多月他才告诉我,我问他为啥要退档,他说那样的学校有啥用!当时就绝望了,后来因为这个,在社会上走了很多弯路,后来自己挣钱了通过成教的方式获得了本科学历,去年参加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公务员,现在是一名警察。虽然这事过了很久了,但我任然觉得父母的眼界会影响后代的一生,如果当时我能去上学学医,现在的我肯定会更好一些,至少会少走很多弯路!


右臂的牙印


我很赞同这句话!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两千年初,我们那边移动公司招各区代理商,我跟我爸商量开个行动营业厅。我爸把我骂了一顿,说我是为了玩电脑!好吧,这件事我不再提!大概过了三年,无意中看到我妈一个远方亲戚开了一个移动营业厅,说是开了两年多,和修手机的合作,每个月几千块收入吧!那时候我们那边工资一个月才四五百。我爸心动了,去我们移动公司问代理情况,人家说市区基本饱和了,不准备在市区增加营业点了!又过了两年,小火锅开始流行。我跟我爸说开家小火锅店吧!因为小火锅只是晚上营业,我和妹妹晚上放学了还可以帮忙。我爸说我们住的地方穷人多,没生意!后来我家附近一个比较大的饭店,增加了小火锅项目,生意很好!我又提出来开家小火锅店,我爸说人家饭店有固定客源!我看跟我爸商量不通就找我妈。我妈说她不喜欢做生意,就喜欢打工,不用操心,只要她好好干活,到日子就得给她工资,多省心![捂脸]后来我考大学,我爸说读大学几年得花好几万,有这几年时间踏入社会,能挣几万了,软硬兼施地给我说不上大学的好处,总之一句话,上大学不行!我记得那时让交高考报名费,他不给我!我们班主任急得不行,说你来学校吧!我给你交!我爸禁止我出门!就这样我高考都没有参加就辍学了!现在在社会底层挣扎……后来我逃离家,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还好,现在还有个还算幸福的家庭!也知足了……


愁小丫


特别赞同。小时候家住农村,隔壁的邻居家两个儿子,他家大儿子特别爱读书,可是为了盖新房,他愚昧的父母竟然让他辍学,只为了把钱省出来盖房子。那时他家老大正好是初中毕业,本来孩子自己是想要上高中的,无奈父母觉得上完高中也要给他盖房娶媳妇,于是硬把孩子从学校拉了回来。后来邻居家大儿子初中一毕业就去北京打工了。现在我们家也早已搬离村子里,只是有一年在县城火车站等车的时候,碰见过这个老邻居,聊起天来,邻居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年没有让大儿子继续读书。如今,他家盖的房子还是空着,因为农村的人口都往外出,年轻人没人再愿意回去了。

所以,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没有眼界,只把眼光盯在眼前的一点利益上,那对孩子来说,很不幸。


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班级里有个叫芳芳的女孩,她父母死活都觉得女孩读了书也就那么回事,再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于是硬生生把芳芳从学校拽了出去。当时女孩哭得稀里哗啦,我们班主任也为了这个事情去家访过2次,可是女孩的爸妈仍然不同意她继续上学。如今我早已而立之年,我儿子都2岁了,我不知道当年的芳芳现在怎么样了,但我想她曾经一定很失落和伤心,或是因为没有继续读书而恨父母或者是后悔自己是个女孩。

其实对于很多家庭条件并不好的父母来说,想让他们拥有太多的眼界,实属困难,比如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报专业,我的父母也无法给我提供有价值和眼界的参考,我只能和同学老师一起研究、琢磨。但是我很感谢我父母,他们一直都很支持我学习,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学习才有出路。学习才是我们平凡人家的孩子改变自己的路。

所以,我如今特别注重从小培养我儿子的阅读能力。因为读书学习会让一个人头脑更丰富,思维更敏捷。无论家庭状况怎样,一定要让孩子坚持读书和学习,这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眼界。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句话我非常赞同:父母没钱有眼界,就可能给孩子带来改变没钱命运的机会;而如果父母既没钱也没眼界,就可能将贫穷代代相传,甚至可能因为没眼界变得更加贫穷。

事例一:

我有位朋友,父母都是农民。在她求学期间父亲遭遇车祸,家长异常困难。当时家中所有亲戚朋友都劝她父母让三个孩子退学回家干活,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可她的父母坚持让孩子们继续上学,孩子们也懂事,不叫苦不叫累,中午从来没有米饭吃,喝点米粥就能熬过一下午。

当时因为贫穷,亲戚们都害怕他们家人上门借钱,邻居见了他们也绕道走。即使如此,父母也没有让孩子退学的念头。

这样坚持了几年,儿子进入复旦,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大女儿师范毕业,回到我们县城工作;我的朋友是小女儿,就跟着姐姐继续求学,直至工作、成家。

现在老夫妻俩成为村中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事例二、

我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家境不错,至少让所有孩子都上学没问题。无奈外公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五个女儿都没上过学。唯一的舅舅对读书也没兴趣,初中毕业,当了几年民师就回家当起了农民。

我大姨长的非常漂亮,即使到了老年也完全没有农村老人的感觉,不开口没人能看出她不识字。听说当年有位师长劝外公让女儿们上学,外公不答应,欲想把大姨带走送她上学外公也没同意。

外公还有一个观点:三百六十行,种地为上行。当年倾尽所有拿出所有家产买了地,没几年全部充了公。

母亲以前经常会抱怨父母当年不让自己读书,现在老了,不抱怨自己的父母了,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我父亲、抱怨我们。

有时我会想:如果当年外公外婆眼界宽一些,带着家产到城市落脚而不是返回乡下;如果当年他们送女儿们读书,他们的后代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吧?

结束语:许多人抱怨家庭贫穷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其实真正限制自己发展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眼界。


妈咪老师


说这个是真的!!父母的眼界是真的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还有家庭生活的质量!我老公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家里弟兄三人!我大伯子上学时学习特别好,一直好到初三,那时他头痛在家休息,我婆婆说上学没用还是怎么的,他再也不去读书了!二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上了!两个大男孩还有他们的父亲我婆婆也不让他们出外地打工,所以家里一直很穷!九几年时那时刚流行去广州深圳打工!这就是眼界的问题,我们那里家里如果有几个棒小伙出去打工家里日子都过得非常好,我老公家就是一直穷一直穷!我老公学习一直很好,升初中时,婆婆说家里今年吃的不够你复习一年明年再上初中吧,那时没有六年级,我老公只好又上一个五年级,初中毕业我婆婆说家里没钱不让上高中,我老公非要上,最后他小姨给他的钱上的高中那时高中学费一学期是四百元!上大学我老公助学贷款交的学费!前段时间闲聊我老公说,还好我一直思想比较坚定!现在我大伯子二伯子在家带孩子两个嫂嫂在外打工!


匪我思存li


当我18岁时去考大学,父母千叮咛万嘱咐的要争気考个国立大学,不巧,却考个私立医学院,那个暑假,真是不好受,他们说要花那么多钱,怎么办啊?到了学校后,同学每次都在问如何解题,常常问我后,我发现有许多老师的子女功课上可能落后,所以被同学举荐教授课业,所以下学期学费就有著落,就这样度过了一些日子,毕业后是在本校附设医院任职,在急诊室中,受用无穷,可是就想更进一步的进入研究所,之后,要出国进修,岳父却说,如果出去,我女儿未必会嫁给你哦,所以就待在研究所一辈子,常常像古人唱的一首歌我好比是笼中鸟。。。。。


元元119293286


我觉得有道理。现在人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正真的起跑点。父母的眼界决定了父母的格局、素养、理念,从而决定了家庭的幸福指数,教育理念。我孩子的同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都特别好,保送东北大学,本来可以保研的,由于父母是做小生意的,觉得女孩子本科毕业找个工作就可以了,所以反对,孩子也没坚持,毕业就找了教育机构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可是时间长了,我孩子及自己周边同学大都读研就业了,慢慢她就体会到,自己起点有点低,无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收入都跟周围同学不能比,才意识到当初应该读研后再找工作。所以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影响孩子的起跑点,从而影响家庭的走向。作为父母应该不断修炼自己,多读书,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人生的关键时刻,给孩子正确的意见及建议。否则会影响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