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春秋時期,晉獻公吸取上兩輩的教訓,大舉誅殺同宗諸公子,待無人能爭奪其位後,選址建都於車廂城。因堯王故里城外三座土嶺黃土層下皆為紫中帶紅的山石,取名“絳”。到了晉景公的時候,將都城遷到新田,舊城稱“故絳”,新都稱之“新絳”。嚴格來說,這個“新絳”並非今天的“新絳”,而是今天山西侯馬新田,今“新絳”只有部分遺址。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晉國在景公在位期間(前599-前581年)疆域不斷拓展,加之為了遠離長期威脅晉國公室的趙氏勢力,所以在前585年開始策劃遷都。當時大夫們的意見是遷往郇瑕,即今天運城市的臨猗縣、鹽湖區一帶。理由是那裡肥沃富饒,且靠近鹽池,對國家有利。景公又徵求韓獻子的意見,韓獻子說:“不行,郇瑕土薄水淺,汙穢容易積累,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如新田,土厚水深,住在那裡不生疾病,有汾水、澮水沖走汙穢,而且百姓服從領導,這是您長期的利益所在。”景公聽了非常高興,便採納了他的建議,於當年夏四月十三日從絳遷都於新田。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此後,晉國人稱原來的都城絳為故絳,而把新遷的都城新田稱為新絳,這是“新絳”一名的起源。這座新建的都城從公元前585年始,到前453年三家分晉止,經歷了景、厲、悼、平、昭、頃、定、出、哀等9代國君,並有著130年繁榮的歷史。戰國時期這個地方叫汾城,到東漢時期改為長修,三國時期在這個地方置臨汾縣,屬平陽郡管轄(此臨汾也非今日之臨汾),約戰國後逐漸荒廢。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北魏年間在柏壁設東雍州,將臨汾縣分稱太平和南太平,後在此置正平郡。到北周時期,改名為絳州。 

公元619年冬,秦王李世民率軍從龍門踏冰渡過黃河,屯軍柏壁。以主力堅壁蓄銳以逸待勞,同時偏師侵擾奇襲斷其糧道。等待時機成熟後,親帥大軍力排眾議窮追猛打。一晝夜兼程200餘里,大小斗數十次,大破之,隨之收復了並、汾兩州,這便是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戰”。當李世民班師返回,當地百姓鼓樂《破陣樂》慶祝。秦王李世民親自登上擂鼓臺擊鼓相和,“雜以龜茲之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自《破陣樂》以下皆擂大鼓”,是為《秦王破陣曲》。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至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明在長安大宴群臣,在大殿之上演奏了整理後的《秦王破陣曲》。自此後,這個地方的“擂大鼓”聞名遐邇。直至今天,除去本地,與其相鄰的稷山、聞喜邊沿地區依舊擂大鼓習俗,但其他地方便稀有罕見了。隋時期,州治從玉璧遷移至此,改名為絳郡,領八縣,治所為正平縣,也就是今天的新絳縣。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唐時在此設絳州總管府,轄十五州,而絳州則領五縣。宋時為雄州,設絳郡防禦,轄七縣。金設絳陽軍節度使,並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領八縣。元代在此設絳州行元帥府,領七縣。明降為絳州,領三縣,清雍正年間改直隸絳州,領周邊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等五縣。民國時分,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意,與相鄰絳縣區分,改名“新絳”,再度啟用春秋之名。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因新絳“控帶關河,輔翼汾晉,據河東之肘腋,為戰守之要區”,歷史上的“新絳”政治地位可見一斑。新絳自古以來就有“水旱碼頭”之稱。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運糧船自秦都雍,沿渭水轉黃河,入汾水直抵晉都絳。

因政治地位及地理位置等原因,新絳縣在歷史上一直是經濟繁榮發達的地區,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一直都是山西南部的經濟中心。這個不大的一個小縣城,所遺存下來的歷史“乾貨”,絕非一般。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華夏樂都”絕非浪得虛名。有“樂聖”之稱的師曠便為新絳人,《史記》所載其演奏驚天地泣鬼神之琴曲之臺虒祁宮虒祁臺,就在今新絳縣橫橋鄉的東昇莊。縣城內尚存鍾、鼓、樂三樓,走遍全國,三樓共存雄舉於城內絕無僅有。幾乎是村村有戲臺,現存元戲臺就有79座。最為知名的,還是“擂大鼓”了。“鑼鼓雜戲”起源於此,“絳州鼓樂”乃世界非遺名錄。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自古絳州手工業就十分發達。且不論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從唐代“諸州凡置九十九爐鑄錢,絳州三十爐”就可看出。這裡還是毛筆產地,歷代為朝廷貢品,與湖州毛筆齊名於天下,有“南湖北絳”美譽。中國四大名硯之絳州澄泥硯,當年也是貢品。其他的諸如“絳州木版年畫”、“雲雕漆器”、“絳州刻瓷”等。北宋潘師旦摹刻的《絳貼》刻於絳州,乃全國三大名貼之一。存世稀少,明清也已是鳳毛麟角。直到今天,明清刻本都難得一見,更不要說宋了。現新絳圖書館藏有宋《絳貼》孤本。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因手工業發達的新絳縣被稱之“七十二行城”,當年慈禧太后諭旨批准建造的“絳州紡紗廠”是目前唯一保留的民族工業遺址。除卻新絳所產的梅花點舌丹、七珍丹,各行各業的產品上千種,刺繡、皮革、釀製、陶器、刀剪等,又被稱之手工業城。

古絳州並沒有採取中軸對稱的傳統模式,而是雄踞黃垣,因地勢而修建。“城周九里有奇,酬嗽山,餘高三丈五尺,門二,南曰朝宗,北曰武靖。池菊,各一丈五尺”,古稱“臥牛城”,歷經1400多年了,依舊隋唐古城的那種格局保護完好。在現如今不大的舊城內,竟然有全國文保單位十二處,省文保十四處,幾乎是每走幾步,便可看到。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絳州大堂始創於唐代,大堂正中尚有一塊裂為數塊的“魚兒跪堂石”。當年唐大將軍張士貴便在此升帳,現存建築為元代重修。後有座現存唯一的隋代園林,名絳守居園池。是絳州街府花園,當地俗稱“隋園”。范仲淹曾留下“池魚或躍金,水簾常布雨。怪柏鎖蛟龍,醜石鬥豹虎。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靜境合通仙,清陰不知暑”的《居園池》詩句。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福勝寺為當年李世民敕建,宋、元曾有修復,現存為元明建築。

稷益廟內有巨幅明代壁畫,不同於別處僧道壁畫,而是以古代傳說為體載,可謂壁畫中的獨樹一幟。龍興寺內藏有“三寶”,僅存的唐代小篆“碧落碑”,宋金彩塑“三世佛”和建於唐代的唐塔。新絳天主教堂是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在全國哥特式建築風格中屬於較大的一座,乃全國四大天主教堂之一。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1956年有關部門對晉都新田遺址開始進行大規模探查與發掘,首先發現兩組古城遺址,早期有白店古城址,晚期有平望、牛村、臺神、馬莊、呈王等古城址。在牛村古城址南發現鑄造青銅禮器、工具、兵器、貨幣以及製造陶器、石器、骨器等遺址,其中鑄銅遺址分佈面積達三千餘平方米。祁村有大片古代建築廢毀後留下的瓦礫,可能是當年祁宮遺址。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1965年至1966年,山西省文管會侯馬工作站在牛村古城遺址東4公里的秦村發現東周祭祀坑,坑中有大量石簡,計約5000餘件。載書最多達二百餘字,最少十餘字,反映了三家分晉前夕晉國六卿間的政治鬥爭及盟誓活動情況,這便是聞名於世的“侯馬盟書”。新田晉都遺址位於侯馬市境內汾河與澮河交匯處的三角洲上,面積約33平方公里,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嚴格地說晉國新絳都並不在今天的新絳縣境內,而在侯馬市,只有部分遺址與新絳縣東境相接。今新絳縣在春秋時屬荀國地,漢代分屬臨汾縣和長修縣。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在今新絳縣城置臨汾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臨汾縣為正平縣,而改平陽縣為臨汾縣。明代正平縣併入絳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絳州升為直隸州,轄聞喜、河津、稷山、絳縣、垣曲5縣。1912年3月,山西省軍政府廢除府州,本應廢絳州改絳縣,但因已有絳縣,後決定改新絳縣。當時改新絳縣意義有三:首先避免了與絳縣重名;其次啟用了春秋晉都新絳的歷史地名,突出了地域文化特徵;同時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後全國“鹹已維新”的時代風貌。可謂一名而三善備焉。

山西縣名史話:新絳縣——謀去故絳遷新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