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黎塞留

黎塞留,法國紅衣主教,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1624—1642年間擔任法國首相,黎塞留統治18年,法國解決了困擾國家近百年的胡格諾教派武裝割據,桀驁不馴幾百年的大貴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再也不能目無法紀。對內恢復和強化遭到削弱的封建專制王權,對外致力於謀求法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黎塞留是法國專制制度的奠基人,同時也是將法國改造成現代國家的偉大改革家,他是現代實用唯利主義外交的開創者,被西方譽為現代外交學之父。黎塞留在《政治遺囑》中說“我的第一個目的是使國王崇高,我的第二個目的是使國王榮耀。”黎塞留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1626年,朝廷中眾多顯貴為架空路易十三,密謀用暗殺的方式剪除黎塞留。正當他們準備採取行動時,陰謀敗露。為了給這些圖謀不軌的王公顯貴一點厲害瞧瞧,黎塞留毅然把多名公爵打入牢獄,並把作為替罪羊的夏菜公爵斬於斧鉞之下。1630年,黎塞留的對手們又策劃了一起針對黎塞留的陰謀。參與其事的有太后瑪麗、王后安娜和國王的親弟弟加斯東、掌璽大臣馬里亞克。這些人誤以為黎塞留已在路易十三面前失寵,故在11月11日由太后出面,在美第奇宮對路易十三哭訴黎塞留是個無情無義的背叛小人,要國王將其革職。可惜她們挑錯了日子(這天是11月11日愚人日,愚人指太后瑪麗和皇后安娜,她們誤以為黎塞留失去了過往的寵愛,這也是愚人節的起源)。

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國王路易十三礙於母親的面子,只能洗耳恭聽。由於門沒上鎖,黎塞留悄悄地走了進來,躬身下拜道:“太后好像在指責我?”說完淚流滿面。當路易十三正想寬慰黎塞留幾句時,只聽得太后對國王吼道:“難道你為了偏袒下人而不顧自己的母親嗎?”說完即號啕大哭。左右為難的路易十三遂藉故溜走。但他很快就召見黎塞留說:“朕需對我的國家負責,而不是對我的母親負責。”自以為此回就要完蛋的黎塞留聞之大喜,並很快對反對派採取了行動。結果,太后被流放於貢比涅,馬里亞克鋃鐺入獄,王弟加斯東處以大不敬的罪名,責令他言行小心。此事在法國史上被稱為“愚人日事件”。


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黎塞留於1642年去世,享年57歲。在其彌留之際,神父問他,“要不要寬恕你的敵人?”這位一生嚴於執法而樹敵甚多的政治家坦然回答:“除了公敵之外,我沒有敵人。”


法國史:黎塞留與“愚人日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