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血管瘤需要治疗吗?

刘莹3348


我是小影大夫。肝脏血管瘤需要治疗吗?有很多很多朋友问过这个问题。肝脏血管瘤非常常见,属于肝脏的良性肿瘤。大多数是体检发现的,无需要治疗。肝脏血管瘤需不需要治疗,取决于临床症状和血管瘤大小。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跟肝囊肿不一样。肝囊肿是一包水,而血管瘤,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血池,装的是血,不是水。肝血管瘤在CT增强上有典型的特征,95%的病灶都能通过CT或者磁共振增强确诊,血管瘤一定要做增强才能确诊哦。

只做一个CT平扫是没有办法诊断肝血管瘤的,因为在平扫上肝血管瘤和肝癌的形态是一样的,而做了增强才能显示两者的区别。

下图是我见过最大的肝脏血管瘤,16cm大,54岁,女性,因为上腹部疼痛就诊。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很常见的良性肿瘤,小的血管瘤没有症状,很多人偶然体检发现,可以不用处理。其实临床上发现的肝脏血管瘤,大部分都是不需要处理的,定期复查即可,可以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用超声复查即可。复查过程中,血管瘤可以长大,但是不是恶变的表现,不用过于紧张。

肝血管瘤最严重并发症就是破裂大出血。大的血管瘤不处理最严重的就是血管瘤破裂 就好比是肝脏出现了一个血池,容易爆,抢救不及时随时有生命危险。

大的血管瘤,指大小>5cm,并且有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比如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血管瘤位于肝脏边缘等。像上面这位女性患者,有症状,并且有16cm了,要积极处理。

在我的工作中,发现大多数人的肝脏血管瘤都<5cm,都是没有症状的,尽管肝脏有很多个血管瘤,都不需要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过度治疗,放松心情,戒烟限酒,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影大夫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肝血管瘤以单发为多见,约10%可为多发性,左、右肝的发生率大致相等,血管瘤形成原因未明,有人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人认为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上图是肝血管瘤的CT图像,右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由边缘向中央成渐进性强化。

肝血管瘤有什么临床表现?做什么检查能发现?

肝血管瘤生长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瘤体较小者多为圆形,较大时,可呈椭圆或不规则形,并可向肝表面突起。肝血管瘤较小时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增大后主要表现为肝大或压迫胃、十二指肠等邻近器官,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等症状。

体格检查:较大的肝血管瘤可以出现腹部肿块与肝相连,表现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根据临床表现,超声、C T 、MRI或肝动脉造影等检查都可以发现,超声需要观察其血流情况,多成稍高回声。CT,磁共振需要增强来观察强化程度和方式。

小的、无症状的血管瘤则不需要治疗,可以每隔3~6个月做超声检查,以动态观察血管瘤的变化。

一般对肿瘤直径大于10cm,或直径5~10cm但位于肝脏边缘,有发生外伤性破裂危险,或有明显症状者,可根据病变范围就诊肝胆外科手术处理,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采用介入治疗或者消融治疗。

最后总结一下,肝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检查发现后不不要有心理负担,小的血管瘤定期复查就可以了,特别大或有临床症状时才需要处理。


张浩医生


肝血管瘤是肝脏血管发生的良性肿瘤,它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有研究报道该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大约为0.4-20.0%。该疾病常见于中年女性,多数为单发。该疾病属于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时病程达数年以上大小未见明显变化。一般瘤子体积较小无明显不适,如果体积增大后可压迫邻近组织器官而引起症状。



肝脏血管瘤怎么处理?

肝脏血管瘤由于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多数是由腹部超声(B超)、上腹部CT、MRI和肝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时发现。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包括以下情况:①一般对于肿瘤较小的(肿瘤最大直径<5cm)、有没有明显压迫症状、不混有其它肝脏恶性肿瘤的血管瘤可暂不处理,可以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如果发现其生长较快则需要积极干预治疗;②对于肿瘤最大直径>10cm、肿瘤最大直径5-10cm但位于肝脏边缘的、肿瘤大小直径3-5cm伴随明显症状的、评估发现有发生破裂风险的需要积极干预治疗。目前干预手段包括:开腹或者微创下肝部分切除术、射频消融术、介入栓塞治疗等。



因此,对于肝脏血管瘤的处理一般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评估其风险后决定是否干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建议到三甲医院的普外科或肝胆胰外科或介入科咨询。

肝脏血管瘤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肝脏血管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先天性的肝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②女性多发的原因可能与体内高雌激素水平有关;③肝脏局部感染、出血导致血管异常增殖。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肝脏血管瘤通常指的是肝内的海绵状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需治疗,极少部分需要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多认为起源于肝内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最后形成肿瘤样增生。实际上就是异常增生的不规则血管团。该肿瘤质地柔软,切面有好多小孔,像蜂窝一样,内充满血液,可压缩,状如海绵,所以叫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发展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有的可长期不生长,有的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体内有较高的雌激素跟孕激素水平有关,尤其30-50岁的女性是高发人群。

海绵状血管瘤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极少数会有肿瘤本身比较大或突然增大直接或间接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出现的症状,比如肝区不适、右上腹痛、食欲缺乏、恶心等。

部分海绵状血管瘤有破裂出血的风险,特别是长在靠近肝脏边缘的,尤其是儿童跟妊娠妇女。前者活动多但自我保护意识差,后者因怀孕腹内压增高使破裂出血的机会增加。但理论上虽是这样说,实际上真正破裂出血的几率很低,C浩医生从医十年来海绵状血管瘤大大小小的也见过不少,但没见过一例破裂出血的,文献报道的病例也很少。

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是在体检中超声偶然发现的。典型的病灶在超声、CT和MR检查中都有比较特征性的影像,定性诊断不难。超声造影和CT增强上是典型的"早出晚归",MR平扫T2呈呈“灯泡征”(如下图)



对于海绵状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是否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跟生长速度。如果肿瘤<5cm并且无症状,无需治疗,随访就行。对瘤体在5-10cm之间并且无症状的也可选择随访。对症状明显,肿瘤生长迅速(1-2cm/年)、瘤体>10cm的患者,可以考虑接受进一步治疗。

治疗上主要有两种方法。最常用有效的是通过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目的,缺点是创伤较大。另一种是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经血管或经皮介入注射药物,让肿瘤硬化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缺点是可能复发,而且有出现严重并发症风险。

检查发现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不用担心,这是十分常见的良性病变,发展很慢,绝大多数无需治疗,需要治疗的必须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症,一般预后很好。

我是 ,可关注了解更多相关医学知识。


影医C浩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又被称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血管刺激,以及血管感染变形等等原因。肝血管瘤的生长和性激素有密切关系,所以临床上以女性多见,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6。它可以是多发的,也可以是单发的,其中要以多发为最常见。

小的肝血管瘤(<5cm):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体检时通过B超或者CT无意中发现。大的肝血管瘤(>5cm):因为突出于肝表面或者压迫到周围临近器官,可能有上腹部胀痛不适。特别大的血管瘤(>10cm):在肝区可能摸得到包块,合并有肝脏受压的症状,比如腹部胀痛、肝功能异常。过大的血管瘤在外伤或者挤压下可能会引起血管瘤破裂出血。

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若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每隔3至6个月复查腹部彩超,动态观察血管瘤变化。直径大于10厘米的肝血管瘤,不管有无症状,均考虑手术治疗。不过,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以及血管瘤本身的生长速度。如果患者高龄、全身基础疾病比较多、血管瘤生长很缓慢,则不急于手术治疗,因为血管瘤本身对这部分患者可能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反而手术风险较大;如果患者相对年轻、血管瘤生长较快,或者肿块靠近重要管道,如果任由血管瘤增长,对将来的手术切除会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则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而对于5-10cm的血管瘤,如果存在腹胀症状,或者生长位置不好,比如位于肝脏边缘的肝血管瘤受外伤容易破裂出血者,或者心理负担过重者,最好也进行手术治疗。育龄期妇女如果打算怀孕,为防止妊娠后期胎儿过大挤压肝脏血管瘤,5-10cm的血管瘤也可以在孕前进行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癌变,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1.切除手术,直接切除肿瘤;2.肝动脉结扎术,通过结扎给肿瘤供血的动脉血管,使血管瘤失去血供;3.肝动脉介入栓塞术,通过堵塞给肿瘤供血的动脉血管,饿死肿瘤;4、射频消融术,利用高温烧死肿瘤。在这几种方法中,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彻底,一般作为首选,如今多采用腔镜手术,创伤小。


胡洋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表面的扩张血管迂曲成团而形成的肿块。这种“肿瘤”一般是良性的,通常也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事实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患有肝血管瘤。通常人们都是在做体检或者是其他疾病去做检查时候偶然发现肝血管瘤。而即使已经诊断了肝血管瘤,大多数病人也不需要治疗。

肝血管瘤发生的原因并不清楚,一般说来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使用一些药物比如类固醇治疗,雌激素治疗和怀孕,可以让本身存在的肝血管瘤长大。

前面说了肝血管瘤基本上都是良性的,也不会引起症状,所以一般来说,多数肝血管瘤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因为当肝血管瘤的瘤体比较大了以后,可以引起破裂出血,甚至大出血的危险,所以少数病人是需要治疗的。这部分需要治疗的病人主要是:肿瘤大于5cm的;肿瘤较大,并且位于肝脏边缘容易破裂的;肿瘤虽然不大,但是因为位置的原因,引起肝区疼痛,或者压迫消化道胆道引起症状的;或者其他不能完全确定是肝血管瘤,怀疑有可能是其他肿瘤的。

肝血管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其他微创治疗。手术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式,当然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腹腔镜的方式来切除,创伤较小。其他微创治疗的方式包括介入栓塞、射频消融等。还有一些报道可以通过放疗来治疗肝血管瘤。

所以,体检发现肝血管瘤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一般情况下,如果肿瘤不大,可以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泌尿肿瘤外科鲜医生


无症状并且直径小于5cm的血管瘤可密切观察,暂不治疗;出现症状且直径大于5cm行手术治疗。


目前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


非手术治疗:(1)肝动脉栓塞术(TAE) TAE治疗肝血管瘤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2)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微波可转化为热能而使周围组织凝结,使瘤体局部萎缩、变硬,达到固化肿瘤的目的。


本病经规范治疗,预后一般尚可,尚无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