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已經變異,出現了兩個亞種,這意味著什麼?

農村小凱子也有春天


新型冠狀病毒會變異,早就已應出現徵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發表過一篇文章,其中詳細的介紹了中間宿主和冠狀病毒之間的關係,以及病毒的進化之路。

病毒的進化之旅

病毒的依靠兩種方式—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我想在座的各位對此應該不會陌生,高中時期生物裡就有相關的知識。

正是憑藉這兩種方式進行開始朝著有利的方向進化,畢竟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無可厚非。

病毒是如何依靠基因重組進行變異?

以冠狀病毒為例,病毒的傳播途徑:宿主→中間宿主(可能是多個)→終宿主(人)。

首先它的首任宿主將病毒傳染給中間宿主,在中間宿主體內的細胞中,不僅僅有單一的病毒,還存在其他的病毒,細胞內兩種或兩種以上病毒同時複製,遺傳物質在交換的過程中會產生新特徵的病毒,也就是變異。

另一種方式,基因突變也是離不開宿主,在不停的切換各個中間宿主,不斷的調整、適應、改進,以至於中間宿主的越多,對於病毒基因突變越是有利。

將視線轉移到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於單鏈RNA病毒,不像是DNA具有穩定的雙螺旋結構,它結構導致它十分不穩定,很容易發生突變,另外DNA在複製主要用到DNA聚合酶,而DNA聚合酶自帶校正功能這是RNA複製酶所不能具備的功能,也就是RNA病毒比DNA病毒難以治療的根本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時間決定一切

生物進化進化是本能,即便花費幾百萬年時間進化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病毒的變異代價忒低了。

RNA病毒複製週期多數是6~8小時,產生數萬的病毒,在數萬個病毒中可能會存在複製出現失誤的個體,這個個體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非常適合傳播生存,另一種是非常不適合傳播生存,不適合自然會被淘汰,適合的自然會被留下,這是自然法則,誰也無法干預。

存活下來的變異病毒,對於康復者就像是披著羊皮的狼,尤其是最近發生一起病人“復陽”,吸引眾多目光,本質原因是病毒發生了變異,康復者之前產生的抗體無法在抵抗變異後的病毒,所以會出現病人“復陽”現象。

對付冠狀病毒沒有捷徑!最好的方法就是隔離,斷絕傳染源,減少發生突變的概率,病毒變異也是病毒的一種生存手法,人工手段控制變異很難,否則早就利用技術將體內的適合生存的多病毒轉化成不適合生存的病毒,讓其自生自滅,豈不是美哉?

總結感言:

病毒在不停的進步,但並不意味變異病毒是無敵的,我們依然可以將它拒之體外,84消毒液、肥皂、口罩都是很好的防範工具,善於利用這些工具,足夠我們抵擋病毒的入侵。

沒有了宿主,縱使變異病毒再怎麼牛,也是無濟於事。


會講故事的外星人


新型病毒已經變異,出現了兩個亞種,這意味著什麼?


適者生存,這句話用在病毒身上也同樣適用。此次疫情剛開始時專家聲明:此次病毒是當年SARS病毒的升級型,傳染性更強,而今隨著3個月的鬥爭,病毒再次發生突變,演化為2個亞型。

就像一些動物的演變一樣,病毒的每次複製、繁殖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而突變的基因再次繁殖後就會按照上一代的基因結構進行復制,最終留下來的結構就可能是更適合當前的生存環境的。

病毒的變異可能演化成傳染力更強的殺手,並且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演變成適合自己生存的亞型,這也讓我們懷疑是否變異後的病毒具有更長的存活時間。但是,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根據目前我們的防控措施,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已經被控制穩定。任其如何變化,終究找不到攻擊的對象。

在此之前,國際衛生組織預計最快將會在1年內研製出病毒疫苗,不過理論上,此次病毒的變異後,恐怕疫苗問世還要推遲了。因為科學家們抑制按照之前的病毒亞型來做分析,並研製免疫製劑,而變型後的病毒在結構上不見得多複雜,但是卻可能調轉科學家們的研究方向。

好消息是,昨日中科院專家周琪表示,雖然病毒變異,但國家有統一部署,對病毒的研究並沒有因為病毒的變異而受到影響。所以,作為我們普通人群,積極相應國家號召,繼續保持對自己的保護和隔離。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汐煒醫生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是遲早的事情,用最樸素的想法去思考這個問題,你也應該知道:為了生存,它會不擇手段。
新型冠狀病毒是單鏈RNA病毒,本身遺傳穩定性就差,容易發生基因突變。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儘管我們怕它變異,但它還是會變異。

根據最新報道,通過對103個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新型冠狀病毒已發生了149個突變點,產生了L和S兩個亞型。S型是更原始的病毒種類,佔了30%,而L型為進化型,佔了70%。相比較而言,L型感染性可能更強,傳播速度可能更快。雖然如此,從整體數據來看,我國疫情已經明顯緩和了,無論病毒怎麼變異,就目前我們採取的這種強有力的防控措施而言,消滅疫情是指日可待的,大家不必過於驚慌。

另外,我們要客觀看待這個問題。病毒變異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就像流感病毒一樣,每年都在變異,無論怎麼研製疫苗,我們都無法預防100%的流感病毒,能達到60%的有效預防,已經十分不容易,所以,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究,步伐永遠是跟不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中藥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過程中發揮了出色表現,特別是以江夏方艙醫院中醫藥全覆蓋為代表。令人欣慰的是,院內沒有死亡病例,沒有由輕症轉為重症病例!細菌越用抗生素它進化的越厲害,病毒又何嘗不是?中醫中藥以不變應萬變,不失為一種新思路!


關注『e醫路同行』獲取更多健康資訊


e醫路同行


危機!新冠病毒已發生變異,L亞型傳染力再次增強

新冠病毒是否會出現變異,一直是科研學者觀察的重點。眼下我們已經用血與淚的代價,摸清了在我國傳播的新冠病毒所具備的一些特性,進而能夠根據其特性制定治療方案。

但如果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傳播時適應了人體的情況,就會出現種群變異。而這種變異將使得我們更難對病毒引發的肺炎症狀進行治療。因此,新冠病毒的變異,對於全體人類來說都是一個噩耗。

不幸的是,中國科研團隊在3月4日對外發布了消息,表示新冠病毒出現了兩個不同的亞型,被命名為L亞型和S亞型。

S亞型是更為古老的版本,也就意味著病毒出現了“返祖”的現象。

但L亞型則更具傳染性,意味著病毒的傳染性還將會再上臺階。

因此,今後在新冠病毒的治療方案中,將要對病毒的亞型進行區分,以此來制定差異化的治療方式,這才會使得病人能夠最快恢復。

鍾南山院士曾表示,他對於病毒的傳染性之大感到驚訝,並且也還沒有弄透病毒傳染性大的原因。眼下新冠病毒的L亞型,將給一些地區的防控帶來更大的挑戰。

眼下已經有超過70個國家出現了新冠病毒,其中不乏一些較為落後的地區。在國外的確診人數也已經突破了1萬人,若是新冠病毒持續性傳播,恐怕將出現更多的亞型。

亞型的出現,對於病毒防控來說並不是好事。病毒的變異是它適應環境的一種體現,若是有朝一日病毒進化得更加完善,恐怕將出現難以戰勝的超級病毒。

因此,疫苗研發勢在必行,早一日成功上市,早一日讓國人擺脫危機。


樂在三農


意味著病毒在進化,有了抗藥性,病毒的抗藥性,在醫學上是重要問題,也是演化證據之一。例如金黃葡萄球菌在1943年時仍可使用青黴素(盤尼西林)治療,到了1947年就已經發現具抗藥性的菌株。1960年代改用甲氧苯青黴素,同樣因為抗藥性菌種的散佈,使得1980年代改用萬古黴素,2002年時,已發現抗萬古黴素的菌種。好在人類的免疫力也在進化,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疫情



星弦科學


隨著天氣的變化,新冠病毒變異是遲早的事!相信中國專家,也早已有所防範。只是大家不用過於恐慌,我們只要做好自身防護,不到處走動,非要走動,必須佩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集。會進一步增加人際距離。除此之外,由於擔心疫情而產生的焦慮、無助等消極情緒,也會削弱人際交往的意願,讓我們與同事之間的人際距離更加遙遠。





拆na


新冠病毒變異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早在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已經提醒新冠病毒可能會變異,變異之後的新冠病毒致死率會降低,但傳染性會更強,更隱蔽。而目前出現了一些無症狀患者,甚至有些隱藏期達到了20多天以及一些轉陰後復陽,這些都充分說明冠狀病毒越來越狡猾,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或許變異就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



冠狀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學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RNA是不穩定的,如果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甚至會被直接分解。這種不穩定導致了單鏈RNA在複製的時候更容易出錯突變。特別是病毒的遺傳物質很簡單,根本就沒有出錯修復機制。所以,對於病毒來說,一旦RNA出錯,就會一直錯下去,最終造成病毒突變。目前,冠狀病毒已經被發現有149個鹼基發生了突變,可以歸為兩個亞型,S型和L型。



當然了,即便是人類的DNA在複製的時候都容易出錯。比如癌症,它就是DNA突變導致的。雖然人類有各種DNA修復機制以及防禦機制,但奈何細胞太多分裂次數太多,偶然就會有突變逃過突圍,造成癌症。而冠狀病毒,不僅本來就易突變,又沒有糾錯機制,在大肆傳播的過程中突變也就不奇怪了。



突變也會給病毒的治療造成困難。不同類型的病毒至病性不同,和藥物的作業靶點也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種藥物針對S亞型有效,可能對L型就沒有效果。病毒之所以難以防疫,這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科學探秘頻道


感謝提問,忘記是哪個專家說的了,我認為很有道理,病毒不是想殺死誰,它只是想活下來!新型病毒的變異恰恰說明了這一點,病毒正試圖通過各種變異尋求生存的可能,或許病毒變弱了,或許變得更加強大!



大王龍8855


就在前幾天,中國科學團隊發表了《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的研究論文,提出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後,發現新冠病毒現在已經出現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兩種亞型,分別為L亞型和S亞型,其中S亞型的存在時間更古老,並推測L亞型可能傳播力更強。

世界上的任何生物,在子代基因複製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幾率發生基因突變,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因為基因都是由基因片段構成,DNA雙鏈通過鹼基對的形式進行匹配,RNA單鏈需要首先合成負RNA鏈條然後進行匹配,在子代或者以後的子代基因複製匹配的過程中,會有較小的概率發生匹配錯誤,這就是基因突變的原因。

新冠病毒作為RNA單鏈病毒家族的一員,其複製子代基因的原材料,來自於侵入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複製的過程可以簡單表述為,首先利用侵入細胞中的物質,合成複製酶和相關蛋白,然後複製酶以新冠病毒的正鏈RNA為模板,合成負鏈RNA,繼而以負鏈RNA為基礎合成新的病毒RNA,再與相關蛋白組裝成子代病毒,相對於DNA病毒,新冠病毒的複製,“出錯率”更高,因為不需要鹼基對的一一對應。



由於基因突變是沒有方向性的,所以病毒的突變,有很大的概率使病毒適應環境的能力減弱,或者不能存活,或者毒性變弱,這是對我們有利的一個方面。當然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可能病毒變得傳染性更強,另外,病毒突變,對疫苗的研發也會產生負面影響,疫苗對病毒的免疫作用如果跟不上病毒的變異速度,則免疫效果就會減弱甚至失效。因此,針對此次新冠病毒的變異,需要我們抓緊根據變異特點和規律,加快做好相應診療手段升級和疫苗研發,確保疫情防控取得最終勝利。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想知道更多關於基因的故事?那就關注【核老師說基因】吧~

截止上週末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已經突破十萬大關

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超過百個

上一屆里約奧運會的主辦國巴西

也在2月底發現了國內首個病患

根據巴西研究人員的分析

巴西1號和2號病例體內的病毒

基因測序結果並不完全相同

前者與德國發現的病毒更加相似

後者則和英國發現的病毒較為接近

這兩種和中國發現的病毒也有所不同

同樣都是“新冠”怎麼還有多副面孔呢?

這就跟核老師之前講的

單鏈RNA病毒容易變異的特性有關啦

變異是疫情在相關地區傳播留下的印記

可被研究人員用於追蹤病毒傳播路徑

根據我國科學家的研究

新冠病毒已經產生了149個突變點

演化出了L型和S型

就像商場裡衣服的尺碼一樣

L型傳染性極強更有侵略性

佔到了病例的七成以上

第一批武漢病患遇上的就是它

S型和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更接近

應該是更早的野生版本

感染能力較弱但分佈範圍很廣

更多出現在美國和日本

病毒變異了!

還出現了這麼多版本!

那我們正在研究的疫苗是不是就失效了?

別擔心!

雖然新冠病毒著實狡猾

但咱們人類也還沒到山窮水盡

拿它無計可施的地步

雖然突變了149個位置

聽起來好像很多的樣子

但其實新冠病毒有超過3萬個點位

千分之五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況且冠狀病毒極其微小的變異

是在一直不斷進行的

任意兩株新冠病毒拿出來比較

都可能有幾個點位存在區別

就像我們同樣是人類這個族群

哪怕是雙胞胎兄弟姐妹

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暫時不需要過度恐慌

病毒存在於世間的目的

是不斷地繁衍和生存

取走人類性命的結果並不是它們想要的

根據非典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經驗

與新冠病毒結構相似的老大哥們

SARS和MERS冠狀病毒

傳染性在傳播過程中都在不斷減弱

有可能經過更多的變異之後

新冠的致病力會減輕、症狀也會輕微

就像流感一樣不足為懼了

新冠現有的149個突變點

沒有影響到藥物研發和疫苗的製備

目前的疫苗研究工作是可控的

一旦病毒真的發生了實質性變異

科學家們也會及時跟進

調整疫苗和藥物的研究方向

光明一直就在前方

衛健委週六官宣

最早在4月份可能有希望部分疫苗

能夠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

我們對它的認識探索還有一個過程

疫苗的研發也一樣

請給科研工作者們一些時間

在探索和深化的過程當中

逐步地解決問題

也給我們自己一些時間

一起齊心協力做好防疫

相信戰勝病毒的日子終會到來

關於新冠病毒變異的消息

你還有什麼疑惑和擔憂

我來給你寬寬心呀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基因的知識,就多多關注核老師,核老師有機會再和大家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