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青磚黛瓦迴廊柱,灰邸朱門影壁圖。在北京西城區虎坊橋東北角、珠市口西大街241號,有一座有著百年曆史的老北京四合院。這裡就是清代乾隆年間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的故居——閱微草堂。在一個寒冷卻也陽光明媚的冬日,我走進了這個四合院,院子裡刻滿風蝕的殘痕,磚縫瓦隙裡都散發著馥郁的歷史氣息,彷彿訴說著這個院子的傳奇故事。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這所大宅子坐北朝南,四進院落,東西兩側紅油綠漆的長廊相連,廊間枋樑上都繪有精美的彩畫,大門在院子東南角。大門口的一架紫藤,相傳是紀曉嵐親手栽植。《閱微草堂筆記》提及了這架紫藤:“其蔭覆院,其蔓旁引,紫雲垂地,香氣襲人”。二進院還有一棵海棠樹,相傳也是紀曉嵐親手所植。傳說紀曉嵐植下這兩棵海棠,是為了寄託對少年戀人文鸞的思念:“憔悴幽花劇可憐,斜陽院落晚秋天”。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據紀曉嵐在《姑妄聽之》中記載,這所宅院是其父親紀容舒從岳飛的二十一世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武臣巨擘”嶽鍾琪手裡買下。紀曉嵐在這裡讀書、科舉、做官,直到39歲外放福建學政,這所宅子才典租給了別人。乾隆三十六年,紀曉嵐由新疆返京,又回到閱微草堂。他前後在這裡居住了62年,撰寫了一部有重要影響的文言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82歲時,紀曉嵐在草堂駕鶴西去。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嘉慶十八年(1813年),紀曉嵐後人將此宅“割半賃”與黃安濤。到了民國年間,故居已在晉南一個劉姓商人名下。前兩進院子租給商人臨時落腳,後兩進院子空著。1928年,第三、第四進院子住進了一位山西人——劉少白。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1928年9月,劉少白從太原遷到北平虎坊橋60號,也就是紀曉嵐故居。1929年4月擔任天津商品檢驗局副局長,後被提拔為局長,從那時起紀曉嵐故居也被稱為“劉公館”。1930年,奉軍勢力統治了平津,年底,劉少白“封金掛印”,辭了商檢局局長,回到北平的劉公館,當起了“寓公”。

1931年,劉少白長女劉亞雄與留蘇同學陳原道結婚。陳原道、劉亞雄分別是中共河北省委組織部長、秘書長,而劉公館則是中共河北省委的秘密聯絡點,除了接待地下黨負責人,還負責中轉中共中央從上海轉來的經費、信件。上海寄來的匯款,都是以某商行、某公司的名義寄給劉少白,再由河北省委派人來取。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1931年4月7日,陳原道、劉亞雄等在天津被捕,劉少白當晚趕到天津營救。但因新成立的中共河北省委遭到破壞,省委秘書長郭亞先等人叛變,供出劉公館是秘密聯絡點,寓所遭到敵特破壞,劉少白避居大連。

1937年8月初,經過王若飛、安子文介紹,劉少白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6月,時任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地總動員委員會興縣分會經濟部長的劉少白,首次千里迢迢奔赴革命聖地延安,王若飛特別安排時間,領劉少白到王家坪,專門拜見了毛主席。一見面,毛主席十分熱情地握著劉少白的手說:“我早聽若飛同志說過你了。你是前清貢生,又是民國議員,還是秘密共產黨員,我毛澤東久仰大名了”。解放後劉少白同志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協副主席,上世紀50年代初,劉少白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第六次接見,兩人親切握手、合影留念。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關於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一文,有這樣一段話:“晉綏邊區的劉少白、陝甘寧邊區的李鼎銘等人,在抗日戰爭和抗日戰爭以後的困難時期內,曾經給我們以相當的幫助。”給予劉少白高度評價。

1949年後,這裡先後為民主建國會總部、宣武黨校所在地。1959年10月,經北京市市長彭真等人提議,山西風味的餐館——晉陽飯莊在這裡開業。後出於保護文物,晉陽飯店遷到一牆之隔的地方重新開業。


潛伏在紀曉嵐故居里的地下黨,一個被毛主席點名表揚的傳奇人物

作家老舍曾在此留下“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的詩句。一座四合院、一處名人故居、一箇中共秘密聯絡站、一位優秀地下黨……這裡還有多少傳奇的故事?也許只有門前那棵古藤記得。

(覽歷史之苑 聽時代風聲 關注必互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