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被自己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给闹腾的脑袋疼了一下又一下。打还怕打坏了,不打孩子实在是调皮捣蛋。

这该怎么办呢?这也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遇到的一大难题。而孩子们被惯成这副模样,归根结底还是父母没有培养他们的「敬畏心」。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敬畏,能让孩子自律与自觉,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老一辈的人就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才有了惩罚教育,李玫瑾就曾提到过关于惩罚的问题。

最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圆桌派》中说的一席话,正好能解释这个观点。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她说:“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都特别弱,从小就被泡在蜜罐中,一大家子人都是绕着孩子打转的,这种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孩子,打一下就受不了了,我建议父母从小教育孩子就选择惩罚教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说不听就打。”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母教,须敬听。意思就是对待父母的教育,孩子必须要恭恭敬敬地听,这话形象的说明了孩子对父母要有敬畏心。

要是在让孩子知道:规矩是不能违反的,父母的话更是要认真听。

举个例子讲:

前段时间,在合肥中铁国际城小区,发生了一件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儿:一个“熊孩子”,不知道是因为无聊还是好玩,从28层向下扔了15个啤酒瓶。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孩子家长得知后,瞬间急疯了:索性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后果还是不堪设想!

于是,家长连忙在业主群里郑重向邻居们道歉,反思自己平时没有对孩子进行高空抛物危险性的教育,同时,还晒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

这时就有了很多网友评论:好好说说孩子就行了,不用打孩子吧!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其实有不少父母打孩子是为了出气,导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导致“打孩子”这个词成了贬义词,给人一种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的感觉,其实并不是这样。

其实我们打孩子的主要目的不是渲泄,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很多孩子之所以无法无天,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舍不得打孩子,这样的孩子眼中没有父母也没有规则。

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在教育的过程中,虽说孩子该打就得打,但是我们首先要懂得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是要懂得教育孩子的心理学。

推荐大家看看这套《教育孩子要懂得心理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中国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期望与要求,是每个中国家长都十分熟悉的培养孩子的目的。如何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一直是个并不那么容易掌握的事情。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就是一本启迪家长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掌握引导教育孩子成长的书。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本书视角独到,采用了心理学上的众多原理来论述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表面现象下深层的心理机制。你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能迅速地找到心理学的依据,作出恰当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作为父母,要懂得一些行为心理学,才能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

李玫瑾教授:孩子该打就要打!孩子需要的除了爱,还要有敬畏

全套书3册只要48元,甚至不到妈妈的几贴面膜钱,就能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孩子的心理,能带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到50块的投资,是不是很值得呢?

点击下面商品卡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