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美國客戶的老闆親自打電話催訂單,

真是要命了!”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2月13日零點30分,一通來自美國的越洋電話劃破天津寂靜的深夜,本來就輾轉反側的魏宏徹底精神了。窗外漆黑而安靜,他心裡卻像著了火。


魏宏是天津高盛鋼絲繩有限公司市場部的副部長,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在春節前談妥了一筆出口美國的新產品訂單,準備過完春節大幹一場。可自從大年三十,天津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一切全亂了。好不容易盼到可以復工的通知,但申請打上去了,工人、原材料、物流……卻一個都沒有著落,而哪個因素搞不定都可能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


“每天都做惡夢,夢見美國公司的人推門叫我,醒了之後就感覺後脊樑發涼。別看這訂單隻有180萬美元,真是能要命呀!”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天津高盛鋼絲繩公司車間外景


No

-Number-


01

一份訂單何以致命?


這要從高盛研發的一款新產品說起。


天津高盛鋼絲繩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由香港上市公司高力集團和天津冶金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它是全球最大的電梯鋼絲繩製造商,美國0TIS、日本日立、三菱、德國蒂森等跨國公司都把他們列為首選供應商


在業內,高盛可謂是鼎鼎大名。它脫胎於天津第一鋼絲繩廠,中國第一根電梯繩就誕生於此。1997年,在亞太地區率先獲得美國OTIS的供應商資格。它也伴隨美國跨國企業全球化的步伐不斷成長。2019年,高盛年產5萬噸電梯繩,佔到全球新梯市場份額的近40%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高盛電梯鋼絲繩產品成功應用於張家界百龍天梯


然而,近些年來鋼絲繩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產品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2000年5月,迅達電梯公司發佈無機房電梯,它採用高強度無鋼絲繩芯的合成纖維曳引繩牽引轎廂,此後,電梯及配套產品的一輪輪技術創新此起彼伏。2001年中國真正成為世界第一電梯生產國,產業內形成了以跨國公司為主、相當數量中小規模企業共存的局面。一時間,電梯行業群雄逐鹿,誰掌握更先進技術,誰就擁有更廣闊的市場。2013年,高盛公司決策層果斷提出,研發一種合成介質曳引新品,逐步取代傳統電梯鋼絲繩。跟傳統產品相比,這種新產品疲勞壽命延長了三倍以上,震動低、免維護,還可以有效減少建築物公攤面積。因此,被業內視為電梯鋼絲繩的替代產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全球瞄準這塊“蛋糕”的企業不在少數,但目前僅有5家公司能生產出這種產品。


高盛公司開發的一款產品

資料圖

為了開發這款新產品,高盛前後投入6000多萬人民幣,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相關檢驗機構的認證。2017年,高盛抓住一次難得的機會,為美國一家跨國電梯公司做配套,但這家公司提出的產品性能要求遠高於市場水平。“中國第一根電梯繩就誕生於高盛、中國第一條自主設計的電梯鋼絲繩也誕生在這裡,當今世界最前沿的鋼絲繩技術也要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田莊強是技術員出身,高盛成立之初他就來到這個公司,從技術負責人一直幹到總經理。經過整整一年時間的技術研發,高盛終於為這家公司量身定製產品型號,拿到了這家公司的“通行證”。


美國目前電梯的保有量在100多萬臺,每年新增市場業務5%以上。2018年開始,中美貿易摩擦,產品關稅由10%提高到25%,高盛丟了不少國際訂單,但決定美國這個訂單一定要保住。魏宏說:“世界最大的電梯公司在美國,最前沿的技術也在美國。這個產品是鋼絲繩行業發展的方向,我們只有藉助這家跨國公司的實力,才能將新技術新產品儘快應用推廣,迅速佔領新市場。誰先佔領了這個市場,誰就可能在未來奪天下,在業內擁有更多話語權。”


截至去年,全球電梯保有量在1580萬臺左右。2020年,全球電梯新增銷量將達到150萬臺左右,超七成由中國生產,但實際大都是美國奧的斯等八大世界品牌在華跨國企業壟斷。這個行業的產業鏈全球依存度非常大,即便是中美貿易摩擦不斷,也不是美國想回到本土就能回去的。但技術和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魏宏身處其中,既有信心,又有強烈的危機感。


為了這個訂單,魏宏和美國客戶大小几十輪視頻談判,還帶隊專門跑到美國去拜訪客戶,邀請客戶回訪,幾經努力才保住這個單子。“帶他們看我們的實驗室、流水線,還考察了供應鏈。掌握這項技術的世界上一共五家公司,美國客戶最終選擇了我們,一是認可我們的技術,二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畢竟全球新梯市場70%在中國。”


折騰這麼久,終於簽下了180萬美金的訂單。數字不大,但是意義重大。“這只是2020年的第一個訂單,進展順利的話,今年的訂單將達到一千萬美元。不久的將來,這種新產品可能會逐步取代傳統鋼絲繩,它對後續產業鏈的拉動將是巨大的。這是開啟行業未來的鑰匙,特別珍貴。”


這個訂單也是2020年高盛的第一筆訂單,按照合同,他們應該在大年初九就發走一集裝箱的貨,三月底之前完成所有產品的交付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高盛公司車間


“我們年前就做好準備,大年初七一開工就開足馬力生產。”而疫情的不期而至將一切打亂,從武漢封城的那天開始,美國公司的採購總監每天一個電話找魏宏,“開始是詢問疫情,還安慰我。等到大年初四,就開始催問什麼時候復工?能不能按時交貨?”再到大年初六,計劃專員也開始給魏宏打電話,“他們公司的銷售人員也給他們壓力,沒有我們的配套產品,他們也不能按時交付。”直到2月13日深夜,美國公司的老闆霍克親自打來電話,“要求雙方聯絡人員每天晚上10點開會通報復工時間、準備事項、上下游供應鏈的復工時間等更新進展。他語氣很委婉,但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在施加壓力。違約影響的不僅是訂單,更是商譽。”


是呀,交貨時間、違約責任,合同上約定得很清楚,如果不能按時交貨,他們的違約金將高達訂單金額的十倍、甚至二十倍。即使提交貿促會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美國客戶也可能尋找新的供貨商,那前期投資的6000萬研發費用不僅付之東流,由此引發蝴蝶效應甚至會連累到傳統電梯繩市場的出口份額……


No

-Number-


02

復工,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東風來了,“萬事”還在路上


連續幾天睡不著覺的還有高盛的總經理田莊強。那段時間,他天天在空無一人的廠區轉悠,盤算。2月11日,公司收到可以復工的通知後,田莊強火速組織人打好申請交了上去。


14號晚上10點多,田莊強的電話響起。來電話的是靜海工信局侯曉東書記,電話裡他詢問了復工復產的具體準備情況。15日凌晨,田莊強的電話再次響起。“還是侯書記電話,他親自打電話告訴我,

審核通過了,可以復工了!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聽到這個消息,田莊強一骨碌爬起來,連夜組織美國那筆訂單的生產,“早上6點開工!”


說是6點復工,田莊強心裡並沒有底。首先,口罩不夠,高盛已經盡力採購口罩等防護用品了,但是口罩也只夠用全廠工人一週的用量。還有就是缺人,關鍵崗位捻繩車間的熟練工大部分都堵在村裡出不來。最讓田莊強著急的是原材料,木軸、酸洗、麻紗等幾十種原材料,配套企業上百家,而這些企業絕大多數都沒有復工


這樣的話,即使高盛自己復工了,也生產不出完整的產品,美國的訂單還是交不了貨。


田莊強一夜未眠。“人家都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這是復工審批的東風到了,‘萬事’卻還都在路上。”


No

-Number-


03

2月15日,大雪,復產。這就是雪中送炭呀!


2月15號,一夜大雪。


高盛公司院內一片雪白,新產品車間裡機器轟鳴。上午9:00, 忙著組織生產的田莊強沒想到,靜海區區委書記藺雪峰居然帶著區領導、開發區管委會的同志直接來幫助解決問題:口罩少,園區解決;工人出不了村,區裡給開復工證明,挨個村鎮去協調。最難解決的就是原材料配套問題,藺雪峰向田莊強承諾,“就是把靜海這塊地方翻個遍,我們也得幫企業把供應鏈接上!”田莊強激動地不知該說什麼好,“這真是雪中送炭呀!”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2月15日,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公司協助幫助解決復工問題


貌不驚人的電梯繩,其生產相當複雜,原材料包含三大類、幾十種,上百家配套企業。要一一打通這些原材料供應鏈條並非易事。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同樣坐落在靜海開發區的天津明梯金屬絲繩製品有限公司是高盛的一家配套企業,專門提供浸油麻紗和麻繩。他們遞交的復工申請正在排隊審核中。得知他們的情況,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現場核查組為明梯進行了緊急審核。“16號,現場核查組就到公司來審核,發現我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防疫標識張貼有問題,二是防疫計劃不完善。審查組當時就提出整改意見,說你隨時改完隨時給我們打電話,24小時隨時來複核。”明梯公司總經理王建華說。


17號,現場核查組第二次來明梯公司審核;18號,復工申請通過;18號下午,明梯公司正式復工。“簡直是急行軍般的速度。” 明梯公司總經理王建華說。


浸油麻紗和麻繩問題解決了,還有更加錯綜複雜的情況等著他們。


就拿木軸配套企業來說,高盛原有三家配套企業,聯繫下來都不具備復工條件。


木軸是美國訂單所急需的主要輔材。木軸找不到,訂單根本沒法完成。聽到三家企業都不行,高盛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濤覺得自己血壓都飈上去了。“別急,小王,原來的企業不行,咱們找替換的。”靜海區發改委主任高志安慰道。


2月15號,高盛復工的當天下午,區發改委就通過區“雙萬雙服”大數據網絡在靜海區找到8家可以做木軸的企業。16號,區裡組織高盛和這8家一一對接。“根據生產規模、能力,我們最後從中選出2家。政府又根據他們公司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復工。”


2月17號,高盛和跟天津市源芳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和天津力贏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簽訂合同,木軸問題解決了。


以高盛為引擎的上百條原材料生產鏈條正在復甦。因為高盛的復工復產,帶動了天津市明梯金屬絲繩製品有限公司、天津華鑫森木製品有限公司等16家本市企業,以及江蘇萬德機械有限公司、浙江五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其他省市企業復工復產。

No

-Number-


04

他們主動打電話來,要承擔運費


大洋彼岸,美國電梯公司的老闆霍克先生也很焦慮。中國“戴口罩”,世界都在“打噴嚏”。這次疫情,讓他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電梯的產業鏈包含了原材料供應、零部件設計和製造、整機設計和製造、安裝、改造、修理、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使用管理、培訓諮詢以及舊梯更新等在內的全過程環節。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國家都不是孤島。


在美國,電梯生產、安裝與維修的成本居高不下,有的部分特別是勞動力成本是中國的十倍,電梯行業早已佈局海外,奧的斯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天津,電梯行業幾大國際巨頭紛紛佈局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打造供應鏈。也因此,

中國擁有電梯及其配件行業完備的供應鏈、高端技術能力,也成為了最大的電梯生產國和新裝電梯最大的市場


如果高盛供不上貨,短期內,美國電梯公司供應鏈會斷掉;而如果中國電梯配件的供應鏈條出現問題,美國電梯行業也會遭遇重創


機器轟隆,18號,高盛復工後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第一批合成介質曳引產品終於生產完畢,整裝待發。田莊強長舒一口氣。可是,怎麼才能運到客戶手裡呢?海運肯定是趕不上趟了,只能走空運。可是空運一來成本高,二來受疫情影響,直飛美國的航線幾乎斷航。要想飛過去,就得找路徑。


高盛鋼絲繩有限公司市場部副部長魏宏沒有想到,霍克主動找到他,心平氣和地幫助他們協調運輸,還

表示要承擔空運的運費


2月19號,價值9萬美金的貨物由北京經東京輾轉發往紐約。2月20號,價值7萬美金的貨物也順利發往紐約。收到貨物後,美國客戶霍克先生表示,“我很遺憾,中國遭受了這樣的疫情。你知道,這疫情不僅影響到中國,而是全球貿易,包括我們。前段時間,我也非常緊張,短期內,我們很難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我們也時刻關注事情的進展。我很高興,我的供應商夥伴,在嚴峻的形式下,積極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中國是個神奇的國家,在所有環節都暫停以後,還能很快的重啟。我們很高興找到了一個可以信賴的中國供應商。我願意承擔空運的費用,儘管這很貴,但是你知道,一個好的供應商更加昂貴,我們願意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時刻。


從復工到第一筆訂單發出,只用了四天時間

,這樣的生死時速讓田莊強都不敢相信。但現在,他信心滿滿,“復工第一週,我們就恢復50%的產能。29號,公司已有87.8%的工人上崗,實現了70%產能,3月10號我們爭取恢復100%的產能。”


截至3月2日16時,靜海區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2583家。天津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30家,復工4118家,復工率達到88.9%。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周勝昔表示,下一步本市在繼續抓好企業復工的基礎上,重點要解決好企業生產過程中的用工、物流、產業鏈協同等方面的問題,打通“堵點”,全力推動復工企業提高產能。


實錄 | 復工:一份美國訂單的“生死時速”


3月,空氣中有了春的氣息。田莊強站在辦公室的窗前,俯瞰廠區,只見庫區已裝滿用於規模生產的原材料,車間機器轟鳴,一切在快速而秩序井然地趕進度。畢竟一個“要命”的訂單交付了,後面還有很多的訂單。遠處,草坪已經有了隱隱的綠意。要不是鼻尖飄來消毒水的味道,這個春天和以前的春天別無兩樣,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


相比天津空客、天津一汽豐田等恢復生產的大潮,高盛的復工只是其中的一個漣漪。《紐約時報》最近在報道中國復工時曾說:“中國這臺產出佔據世界製造業1/4的巨大機器已經閃現重啟的曦光。”


(應採訪者要求霍克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