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豆角什麼時候播種?怎麼進行種植管理?

霧都山客


大家好,我是農民金鎖,春季豆角一般露地在清明節前後。下面具體談談春季角種植和管理。


1.我們一般先整地選擇土層厚,肥沃,鬆軟,排水好的土壤,施足基肥,有條件還可以增加一些有機肥。

2.春季我們一般育苗移栽,促進生殖生長,提前開花,增加結莢數。

3.豆角移植後合理施肥,適當淋水,前期預防徒長,後期控制早衰。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因春季豆角對肥水要求高,及追施重肥。

4.及時插架,當植株生長過旺時,影響通風透光,應適當摘除基部老葉,病葉,減少病害發生。

5.適時採收一般在開花十天左右,這時採收保證內質脆嫩,又能保證產量。




6.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給你提供幫助,如有不同意見,請在下方評論。謝謝。


農民金鎖


在農村,豆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蔬菜,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蔬菜,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吃豆角,烹飪方法簡單,吃起來很美味,所以大多數的農村家庭都會在自家種植,再加上豆角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容易種植,所以菜市場一年四季都有豆角供應。豆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冬天在大棚裡種植,不同的地區因溫度的不同播種時間也不同。

一、春季豆角的種植時間

豆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但最常見的是春季種植和夏季種植。其中春季播種時間按地區可以分為:東北地區在4月下旬播種;西北和華北大部分地區在4月初播種;北部高原地區在5月中上旬播種;華東地區3月下旬至4月上旬;華中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雲南地區大概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華南地區在12月以後一直到4月前。你的家鄉屬於哪個地區呢?

二、豆角種植方式

三種播種方式:

• 土埋法。整理好土地,保持好一定的距離,把種子撒進去,然後用土埋起來。

• 薄膜蒙蓋法。把種子撒在地上,再用塑料薄膜蒙上,等到發芽後揭開薄膜,等到豆苗長到五六釐米的時候就可以移摘了。

三、豆角種植的時候怎麼管理

豆角雖然很容易種植,但是想要長得好、長得多還是需要下功夫的。尤其要注意一下幾點:

• 保持水分充足。摘下後每天都要澆水,通過移摘方式種植的更要注意澆水,以促使長出新根。

• 搭架提高產量。因為豆角苗屬於攀懸職務,搭架有利於豆角苗生長,有效延長採收期並提高產量。

• 開花期提供充足的肥料。開花期是關鍵期,一定要做好肥料的補充,才能提高豆角的座莢率,才能提高產量。

• 做好疾病預防。發現豆角生病或者發生蟲害一定要及時買藥根治,一般的農資市場都有。

總結:各地區豆角的種植時間還是比較固定的,我們可以根據我們所在的地區,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科學地進行種植管理,以便提高豆角的產量。

我是小馬哥,,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路亞club


【大別山鷹】答疑:豆角,通常習慣稱為豇豆,豇豆耐高溫怕霜凍,發芽適溫是25一30℃,生長適溫是20一25℃,15℃以下低溫高溼環境易發生鏽根和炭疽病。

在露地栽培豇豆時,長江流域自3月中旬至7月播種,5月下旬至11月收穫;華南從2月下旬一9月播種,4月下旬至11月收穫。不同的豇豆品種的抗寒、耐熱性及對光週期要求也不同,栽培時要按栽培季節,氣候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對光週期要求不嚴的品種春秋都可種植,要求嚴的只能在秋季栽培。白豇豆比青豇豆耐熱,適於夏季栽培。栽培上常用的豐產品種有四季青豇豆、紅嘴燕、紫豇豆和之豇28一2等。

豇豆一般直播,種植田塊要輪換兩年以上,種前要施足基肥,每穴播2一3粒種子。開花結莢前肥水要適中,不使莖葉過於茂盛,有利於營養生長順利轉到生殖生長上。開花結莢後,肥水要勤要多,促進開花結莢,保持莖葉生長旺盛,防止脫肥早衰。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大家好,我是鄉野耕種稻花香,專注回答農業種植方面的問答,感謝提問。

豆角又稱為豇豆,豆角的栽培非常廣泛,全國各地都有栽培。在我們四川農村,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栽培,而栽培的方法也比較簡單。豆角主要採食嫩莢為主,豆角炒回鍋肉,在我們四川是一道很好吃的美食,豆角的鮮嫩去除了回鍋肉當中的肥膩,吃起來鮮嫩可口。其實豆角的種植技術非常簡單,下面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春季豆角什麼時候播種?怎麼播?

豆角的播種時間在2~8月份都可以。每個地方的環境不一樣,播種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下面是我對播種時間的一些建議。

早春播種。早春地表化凍後做畦覆膜,畦寬50釐米,畦距50釐米,每隔3米用土打一橫線,將膜壓實。當溫度連續5天穩定在10℃時播種(一般3月24~30日)。播種方法是用打孔器在覆膜畦上打眼播種(穴播),播深3釐米左右,穴距30釐米,每穴下種3~4粒,每畦播種2行,行間距33釐米左右,穴距30釐米,每穴下種3~4粒,每畦播種兩行,行間距33釐米,播種後平均行距50釐米(其中大行67釐米,小行33釐米)。採用此種方法播種,一般收穫期在5月份左右。

豆角的種植管理

1、合理密植。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的田塊種植,在整地時應起深溝高畦,畦土要深翻曬白。廣州地區一般畦寬(包溝)1?5~1?8米,雙行植,每穴播2粒,株距15釐米左右。也可以和葉菜間種,採用單行植,畦邊間種菜心、白菜等蔬菜。

2、合理施肥。要注意施足基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30公斤。幼苗期可施1~2次稀薄的人糞尿水等。開花結莢期要及時重施追肥,防止早衰,每畝追施複合肥20公斤,以後每隔7~10天追施1次。必要時進行根外追肥,減少落花落莢。盛莢期後,應繼續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翻花”,延長收穫期,提高豆角產量。

3、插竹引蔓。苗高25釐米時,應及時插竹、引蔓。插竹方式隨種植方式而異,一般採用籬笆架、人字架。搭人字架穩固,比較抗風,豆莢下垂時不會碰到葉片,可減少豆莢螟的危害。引蔓時間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以後進行,按反時針方向將蔓纏繞在籬竹上。

4、主要病蟲害防治。豆角在開花結果期,容易遭受豆角蚜蟲,豆角蝽蟓、豆角斑馬等害蟲為害。怎樣除治豆角害蟲呢?

(1)豆角蚜蟲主要是食豆角葉綠素,影響光合作用,使豆角生長不良而影響結果。

除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于晴天上午露水乾後或下午至太陽落山前噴殺。

(2)豆角蝽蟓此害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豆角幼果嫩汁,使被害的豆角生長髮育不良,幹瘡瘦小,品質低劣,不堪食用。

人工捕捉:可利用豆角蝽蟓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搖動豆稈,在豆角蝽蟓假死落地時捕殺。

藥物除治:用對人畜安全無毒害,高效低毒的農藥25%中科美鈴1000~1500倍液,于晴天傍晚噴殺。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脂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至黃昏噴霧。

(3)豆角斑馬此害蟲專門啃食豆角花朵,使豆角花而不實。

人工捕殺。在早晨露水未乾前或黃昏,戴上膠手套捕殺。在捕殺豆角斑馬時,千萬別讓其液汁濺到皮膚上,否則,會引起皮膚過敏起水泡。

藥物除治:用25%中科美鈴1000~15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于晴天上午露水乾後或傍晚噴殺。

以上就是豆角栽培的全部內容,喜歡的話請加關注。有什麼建議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


鄉野耕種稻花香


豆角在農村,把豇豆、菜豆、刀豆等統稱叫豆角(以下種植、管理方法均以豇豆為例),植株根部具根瘤,在根瘤菌的作用下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元素,因而是所有作物倒茬輪作的上好茬口。豆角有矮生型、半蔓性型和蔓性型三類,生產上常用蔓生型,生長期長,長勢強,產量高。露地種植以春、秋兩季為主,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凡是可以淨地的早熟作物或閒白地均可種植,就是豆角不耐寒,對溫度要求較高,需要溫暖的環境,發芽適溫20~25℃,生長適溫10~25℃,開花結莢適溫18~25℃,因此,春季豆角露地種植,就要多觀察氣溫高低,才能把握好播種時間,避免播種過早,幼苗受到凍害。



一,春季豆角播種時間:

豆角以春、秋兩季生產為主,春季種植不宜過早,播種過早,溫度低不易發芽,易引起爛種,還怕受霜凍幼苗,因此,春季露地豆角播種,必須掌握在終霜結束時才能播種,即當地氣溫穩定在12℃時,豆角可正常發芽,20~25℃時發芽最快,如果採用地膜覆蓋種植時,可在終霜前10天左右播種。

由於我國南、北氣候差異之大,具體播種時間也有相差,一般從3月~4月中下旬均可播種,在我們西北甘肅是“清明前後,栽瓜點豆”,但不管哪個地區,只要當地氣溫穩定在12℃時,春季露地豆角就可以播種。

二,豆角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做畦、施肥:

豇豆根系發達,入土較深,生長勢強,因此要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氐沙壤土為宜,儘量避兔重茬和豆類連作。春種豆角地應在年前深耕凍堡,早春土壤解凍時再進行淺耕,結合淺耕畝施4000千克腐熟農家肥,並精細耙整地。

耙整好做畦,做成130~150釐米的平畦,每畦種植兩行,以行距65~75釐米開溝施肥,每畝施磷肥30千克,硫酸鉀5~8千克,如需地膜種植,施肥後細耙整平再覆蓋地膜,如果土壤墒情差,可提前澆溜溝水,待土壤溼度適宜時開溝播種。

2),播種:

①,選種及種子處理:

不論是自留種還是購買種,種前要選擇飽滿、色澤亮的種子,淘破碎、癟瘦、發黴的種子,可最大程度保證每粒種子都能出苗,由於豇豆種子種皮較薄,春季露地播種一般不浸種,多用幹籽直播法,因為浸種後,遇連陰天,地溫低,溼度大時,種子達不到發芽溫度,容易爛粒或黴變。為了防止豇豆病害,在播前可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拌種後再播種。

②,播種期:

春季豇豆種植,一般在當地氣溫穩定在12℃時即可播種,在保證正常出苗的前提下可適當早播,但也不可過早,過早播種,前期溫度低不易發芽,易引起爛種,或出苗後易受霜凍。各地氣侯有差異,一般在3月~4月中下旬均可播種。

③,播種方法及播種密度:

播種方法:有溝播和穴播,溝播在畦內按行距65~75釐米,穴距28~32釐米,每穴4粒播種(出苗後留兩株),深度3~5釐米。穴播是按株、行距挖穴或用點播器按株、行距點播。

播種密度:根據蔓生種類確定。矮生種:行距35~40釐米,株距20~25釐米,每穴4~6粒。蔓生種:行距65~75釐米,株距28~32釐米,每穴3~5粒。


3),田間管理:

豇豆根系發達,人土較深,耐旱性較強,生長勢強,因此,在田間管理上要採取先控後促的措施,防止前期莖葉徒長,影響開花結莢,後期早衰,影響產量。

①,查苗、放苗、補苗、定苗:

豇豆在適期內播種,一般1周時間就開始出土,應及時查苗、放苗、補苗,表土開裂板結的可適量噴水軟化,促進其出土,對缺苗處可用間苗來補栽,2~3葉片時及時定苗,每穴留2株,促進保留苗健壯生長。

②,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的原則就是,開花前以蹲苗為主,要適當控制水分和氮肥,促進開花結莢,坐莢後以促為主,要供給充足的肥水,促進莢果和植株生長,防止脫肥早衰,主蔓結莢盛期過後,還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側枝抽生花序,一促到底,延長生長期,增加後期產量。

具體在生產上,就是出苗後澆一次水,然後中耕蹲苗,保墒提溫,促進根系發育,控制莖葉徒長,結合中耕可進行培土,有利於排水和植株直立。當出花蕾時,根據土壤墒情,決定是否澆水,初花期不能澆水,容易引起落花落莢。當第一花序的豆莢坐住,第二、第三花序開始出現時,要澆足頭水,促進莖葉生長和中下部莢果伸長,當上部出現花序時再澆第二水,在以後進入結莢期,就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

肥料方面,如果底肥不足,苗期視生長狀況可適量畝施尿素5千克,結莢期結合澆水每隔1~2水追1次稀糞水或氮磷鉀複合肥15~20千克,和尿素(10~12千克/畝)交替使用,在主蔓結莢盛期過後,常會出現歇伏現象,這時要注意增加肥水供應和病蟲害的防治,促進側枝抽生花序,形成較多的側花芽,以增加後期產量。

③,插架、整枝:

豇豆生長勢強,枝蔓抽生很快,當植株長出5~6葉片時就開始抽蔓,這時應及時插架,引蔓上架,時間選在晴天中午以後,不易折斷莖蔓,用人字架牢固性好,還有利於通風透光,防止莖蔓相互纏繞,影響生長。

隨著花蕾的顯現,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側枝長到3釐米左右時,要全部摘除,促進主蔓健壯生長。第一花序以上各節位的側枝,也要及時摘心,保留側技上的花序,可增加結莢部位,當主蔓長到2米左右時要及時摘心,促進下部側枝葉腋抽生花序結莢。

④,及時採收:

豇豆為總狀花序,每個花序又有2~5對花芽,所以採收時,儘量要注意不要弄傷其它花芽,這個也是提高產量的方法,一般開花後10天豆莢長到最大,當籽粒沒有顯露時,這時豆莢脆嫩,為適宜的採收期。

⑤,病蟲防治:

露地豇豆病蟲害相對較少,在生長前期要注意蚜蟲和病毒病的防治,若有蚜蟲及時噴灑抗蚜威滅除,減少病毒傳播。

在開花結莢期,常易發生葉斑病和葉黴病,可噴霧75%百菌清6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600倍液預防和防治。

生長後期,葉片易發生鏽病,可用6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防治,1周1次,連噴3~4次。


以上為春季豆角(豇豆)的具體播種時間及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由於“豆角”所包括的品種較多,各品種性狀有差異,因而栽培管理方法也不太一樣,具體還要根據其品種特性及當地種植習慣細化加強,上述主要以豇豆為例,供參考!


基層農人


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夏秋季栽培於5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採收。

種植方法

一、調整植株。架豆角需要有支架做支撐,這是豆角充分利用自然光照製造養分,提高產量的農藝技術。當豆角蔓爬滿支架時,可以採用掐去頂尖的方法,促進側枝的萌發和生長。對於長勢偏旺的植株減少氮肥的使用,噴施矮壯素等植物調節劑。及時去掉下部的老葉、病葉或殘葉,保障棚架通風透光。

二、水肥管理。架豆角的根系比較弱,不耐旱又不耐澇,土壤當以保持見幹見溼為好。結莢期也是架豆角對水肥非常敏感的時期,如果肥水供應不充足,就難以保證其產量和品質。為此,當架豆角在花期結束後,進入結莢期要加強水肥的管理。在充分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結合,每畝地每次追施氮鉀肥15公斤,或尿素10公斤、硫酸鉀5公斤,攪拌均勻撒施。在進入結莢盛期後要間隔10天左右一次。澆水以澆小水為主,在傍晚或清晨進行。

三、防病治蟲。在生產上,架豆角常見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鏽病,持續高溫乾旱,往往容易發生病毒病,選用300倍的病毒A或500倍的植病靈噴霧防治。在高溫高溼環境下易發鏽病,選用三唑酮噴霧防治。常見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豆莢螟,防治蚜蟲可選用10%吡蟲啉,每畝地用藥10克對水噴霧防治。用噠蟎靈噴霧防治紅蜘蛛,作業時重點噴施葉片的背部。選用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豆莢螟。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續用藥2~3次。

四、噴施葉肥。進入6月份以後,外界自然氣溫往往會出現30℃以上的高溫,太陽光照充足,高溫強光會對處於結莢期的架豆角產量不良影響。在生產上常會表現為落花落莢、早衰等現象發生。通過噴施葉面肥就能有效解決以上現象的發生,明顯提高架豆角的產量。選用硼肥和磷酸二氫鉀混配均勻噴霧,每畝地用藥液30公斤,間隔10天噴施一次。

五、適時採收。架豆角一般在開花結束後10天左右,就能達到採收標準。採收時間一般在清晨或傍晚前後,氣溫較低的時間進行,採摘時不要碰傷花蕾,扭傷豆柄,以防對後期產量造成影響。對於採摘下來的豆角整齊碼放在竹筐內,上面覆蓋棉被保溼保鮮,及時到農貿市場或集市出售。










天涯浪子邊關月


立春後氣溫就開始慢慢回升,春季也到了,這個時候正是種植豆角的好時候。豆角營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吃,那麼該如何種植呢?

1、播種時間

豆角其實一年四季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而春季最佳的播種時機就是在二三月份。但因為豆角是不耐寒的,所以具體的栽種時間還要以當地的溫度為準,不然受寒的話就會凍傷了。

2、種子催芽

在種植前先要對種子進行催芽,因為只有溫度達到了,才能保證它的出芽率。所以,春季栽種的時候地點還是要選擇在大棚內,這樣還不會影響到它的出苗。

3、翻耕土壤

還有就是要將土壤進行翻耕,特別是冬天沒有栽種其它農作物的大棚,同時還要混入一定量的有機肥,來提高土壤的肥力。如果是剛採收完農作物,那麼就要及時清理乾淨,尤其是一些枯枝敗葉,還有土裡殘餘的舊根,這些都會成為豆角生長的障礙。

4、澆水

剛開始長苗的時候,切記不要澆水過勤,不然會影響到根系的生長,還會導致植株出現徒長的情況,而如果在還沒有發芽的情況下,那麼就會直接影響到種植的發芽率。

5、光照

因為豆角是喜光作物,尤其是在開花結莢期間,如果光照沒有達到要求,那麼就會出現嚴重的落花落莢情況。還要及時把那些病葉和老葉給摘掉,這樣不但能減少營養的浪費,還能增加通風透光性,從而減輕病菌的繼續傳染。

6、修枝剪葉

在修枝剪葉的同時,還要將植株上方的頂芽給掐掉,主要是為了讓豆角儘快的生根長側枝,來提高開花結莢率。

7、追肥

因為豆角的根系相對來說是比較發達的,所以前期的時候就可以不用進行追肥,這樣就能控制住植株的生長,防止莖葉出現徒長的情況。

而在開花結莢之後,就可以進行追肥了,因為這時候是它生長最旺盛,最需要營養的時候。還有就是每採摘完一批之後,都要追加一定的肥料,一般主要是以腐熟好的有機肥為主,然後結合著使用磷鉀複合肥,這樣就能讓它儘快的恢復長勢,進入第二次結莢時期,而且產量方面還能得到明顯增加。

以上就是豆角的高效種植技術與管理事項,現在氣溫已經慢慢開始回升,農戶們也可以開始種植豆角了,但是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相關的種植技術,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幫助到豆角種植戶們。


鄉村古月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說到豆角,大家腦海中可能會想到豆角的各種吃法,如麻汁豆角、乾煸豆角等。除了豆角的吃法,您是否對豆角的種植方法感興趣呢?下面我們詳細介紹一下豆角的種植方法

1.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

2.怎麼進行種植管理?

(一)品種的選擇

夏季豆角選擇花梗較短,開花時葉片能護花,耐熱性強,抗病性能好,產量高,豆莢長,不易老莢的品種。

(二)整地施肥

豆角的根系較深,耐乾旱,不耐澇,為實現早熟、豐產,應選土層深厚,排水方便又不致極端乾燥的土壤,作成廂寬1米,溝寬0.4米,深0.3米的種植行。每畝施有機肥1000-20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尿素25公斤或三元複合肥40公斤作基肥。

(三)播種

在麥收後,先清除麥茬,按大行70釐米,小行50釐米點播,穴距30釐米,每穴點播3-4粒,點播後澆一次水,4-6天出苗,苗出齊以後中耕一次,控水10天左右,3-4片葉時間苗,每穴留苗2-3株,中耕後封壠。

(四)搭架

豆角在開始甩蔓時,用竹稈或細木杆兩穴扎一根搭架,四根一組在1.70米左右的高度捆一下即可,為防止蔓上架不齊,要把蔓引到架竿上。

(五)及時打頂

豆角上架後,蔓生長速度快,在蔓爬滿架後豆秧還會扭成成繩向上爬,這時趁早晨秧脆時,用小棍打去蔓頭。

(六)水肥管理

豆角在搭架時澆一次足墒,然後在開花後結莢時再澆水,若蔓生長期過於乾旱,也可澆一次水,總之澆水應掌握“澆莢不澆花”的原則,追肥時,以複合肥為好,在搭架前中耕封壠時,穴施三元素複合肥每畝30-40公斤。結莢盛期以衝尿素為主,每畝施量20公斤。

(七)病蟲害防治

蟲害以豆莢螟為主,其次是棉鈴蟲。一般用生物殺蟲劑或無殘毒的農藥。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豆角的種植方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生豆角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血素和毒蛋白,這兩種毒素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輕者感到腹部不適,重者出現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尤其是兒童。因此,不論家裡的父母,還是託兒所的廚師,在給孩子做豆角這道菜時,一定要充分加熱煮熟,或急火加熱10分鐘以上,以保證豆角熟透,有害物質就會分解變成無毒物質了。






小朋的農村生活


其實豆角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種植,如果包括現在的大棚蔬菜的話可以說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春季的話一般是在二月到三月份進行播種,夏季播種的話是在五月到八月,而秋季播種則是在九月到十月。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溫度播種的時間要做出相應的一個調整。

豆角是薔薇目豆科豇豆屬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長豇豆、 帶豆。富含蛋白質、 胡蘿蔔素、 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是我國北方廣泛栽培的大眾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類蔬菜中居第一位。

豆角的適應性強,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護地種植,同時還可以週年生產,四季上市。豆角的生長環境

1、溫度

豆角是耐熱性蔬菜,能耐高溫,不耐霜凍。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根據中國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進行的種子發芽率測定,在25-35℃,發芽較快,而以35℃時發芽率和發芽勢最好。在20℃以下,發芽緩慢,發芽率降低,在15℃以下時發芽率和發芽勢都差。豆角種子播種後在30^35℃出土成苗為快;抽蔓後在20-25℃的氣溫下生長較好;35℃左右的高溫仍能生長和結莢;15℃左右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時間較長則生長受到抑制,接近0℃時,植株凍。

2、光照

長豆角(豆莢長30 cm以上),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豆角是喜光作物,在開花結莢期間需要良好的日照,如光線不足,則會引起落花落莢。

3、水分

豆角生長要求有適量的水分,但能耐乾旱。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不宜過溼,以免降低發芽率或幼苗徒長,甚至爛根死苗。開花結莢期要求有適當的空氣溼度和土壤溼度;下雨過多、溼度大或遇乾燥冷風,都容易引起落花落莢。並且土壤水分過多,也不利於植株根系和根瘤菌的活動,甚至會出現爛根發病,引起落花落莢。

4、土壤

豆角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只要排灌良好的疏鬆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沙壤土最好。豆角適於PH6. 2^-7的土壤種植。但是,土壤酸性過強,會抑制根瘤菌的生長,也會影響植株的生長髮育。



時裡多肉月季植物園


春季種植豆角的時間是2-3月,土壤要求比較松,肥沃排水性能好即可。平常的田間管理主要是開花之前進行澆水,苗長到二十釐米後進行搭架。

春季豆角種植時間和方法

1、選地整地

豆角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對土地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但是如果土壤比較肥沃的話肯定產量更好咯。在整地的時候儘可能的挖深一點,並且在整地時撒上適量的肥料作為基肥,以保證土壤的一個肥力。

2、播種方式

豆角的播種方式有兩種,其一是在整好的地中按照一定的間隔挖好穴每隔穴中撒上三到五粒種子,在旁邊施好肥料之後再對種子進行掩埋,撒肥時不可讓肥料接近種子,如果肥料接觸到種子可能會燒壞種子,降低出苗率。第二種方式就是先選擇一小塊地將種子撒上,蓋上一層薄膜,等到種子發芽後揭開薄膜,進行澆水,然後等苗長到五六釐米的時候就可以拔苗,按照一定的間隔進行栽種,栽好之後如果沒下雨就要進行澆水不然苗會枯死。

3、田間管理

在開花之前都要進行澆水,尤其是通過移栽的幼苗要促使它進行再一次的長出新根,,豆角苗屬於爬行式生長,所以為了提高產量和方便採摘我們一般都在苗長至三十釐米左右就要進行搭架。在豆角開花的期間要做好肥力的補充,這樣可以提高豆角的座莢率,也就是提高豆角的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