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与姐弟争用手机上网课赌气喝药,孩子的心原来我们不懂


最近一则女孩因上网课自杀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自杀的少女李某敏家,家中父亲李汉党左腿残疾,靠平时在街上给人补鞋来维持生计,而李某敏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常年吃药,日子过的艰难。李某敏家中共有姐弟三人,她是老二。姐姐今年17岁上高一;弟弟今年13岁,要考初中。

因为受疫情影响,学校都没开学,按照教育局的指示,各个学校都组织老师网上授课。

无奈之下,李汉党东挪西凑了一些钱,让邻居帮忙在网上给孩子们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是只有一部手机,三个孩子同时面临大量课业负担,没有办法同时兼顾。因为只有一部手机,姐姐和弟弟也要用,她能用的时间也没多少。

一方面落下了许多功课,同时还要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因此一时想不开,选择吞食母亲的治疗药物,企图以此结束生命,幸好抢救及时,已无生命危险。

女孩与姐弟争用手机上网课赌气喝药,孩子的心原来我们不懂


事发后,上营村里有好心人组织捐款,大家都很快响应,50、100、200等不同数目,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累计捐款一万余元。

看了以后网友都深感痛心,有些网友觉得都是网课闹的,有的网友认为怎么不再借钱多买一个手机,但是点赞最高的留言这样写道:“其实上网课只是一个导火索,暴露的是一个多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

女孩与姐弟争用手机上网课赌气喝药,孩子的心原来我们不懂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网友们提出的几个问题来解读一下这个事件暴露出来的家庭问题。

问题一:“这家人生活贫困,怎么还生这么多?”

重男轻女的思想。

李某敏家三个孩子,大姐,她,还有弟弟。不言而喻,这个家庭想要一个儿子。

尽管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家庭固守老观念,执意要一个儿子。二胎政策开发以后,城市里有的人为个儿子不惜让老婆当高龄产妇。

而在农村,有些家庭更是不管自己的经济条件,健康条件,只为有子傍身。

但养育一个孩子不是给他吃饱穿暖就可以的,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和教育,给他做思想的指引,性格的培养。帮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强,性格健全的社会人。

问题二:”为什么不到同学家去学习,到条件好一点的同学家一起上课,我们这里很多孩子都这么做”

记得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说过一句话“虽然我现在还是吃黑面馍馍,但是是昂首挺胸地去我的黑面馍馍。”

同样的问题,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应对的方式也不一样。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阳光,也没有那么自卑,或许他们看到家里手机不够用,真的会到熟悉的同学家一起学习。

可李敏某并没有这么做,家庭的贫苦,母亲的疾病让年幼的她敏感而早熟。要不然也不会因为落下功课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而钻了牛角尖。

女孩与姐弟争用手机上网课赌气喝药,孩子的心原来我们不懂


问题三:“这孩子是抢不过姐姐和弟弟吗?”

重男轻女的家庭,毫无疑问最受宠爱的是弟弟。

其次是谁呢?严格的说,三个孩子里,谁更有话语权?自然是大姐。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大姐,小弟的地位都比老二高。老二从性别上比不过弟弟得宠,从年龄上比不过姐姐受重视,她夹在中间,最不受重视。

原生家庭,父母对孩子爱的程度会影响兄弟姐妹间的相处模式。就如同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成仗着母亲对他的宠爱在家对明玉呼来喝去,甚至拳打脚踢,毫无顾忌。以至于成年后,苏明玉看似强势但骨子里依旧对二哥充满了恐惧。

女孩与姐弟争用手机上网课赌气喝药,孩子的心原来我们不懂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慢慢理解了李某敏这个女孩的内心。

在家中,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注,也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情绪的疏导和开解,以至于遇到问题都憋在心里。

在外,没有人拉她一把让她走出困境。这里的外,是指外界帮助,如果有人开解她可以出去同学家上网课,或是开解她不要和姐姐弟弟置气,或是老师能够了解一下她家里的情况或是还有很多种可能,也许她就不会被困在死胡同了。

但,偏偏,什么都没有,她自己一个人无助在角落哭泣,甚至连倾诉的人都没有,就这样绝望地选择离开。

【安迪妈妈寄语】孩子的心很柔软也很脆弱,尤其是在多子女的家庭,他们能特别敏感地察觉到父母对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的不同。如果父母的爱不公平,缺爱的子女会出现诸多心理障碍,这样的问题不及时纠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有的人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治愈童年的缺憾和痛苦。现在二胎三胎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何掌握爱的度量,把握爱的平衡是家长们应该重视的一门重要课程。


欢迎关注 ,更多育儿资讯与大家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