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什麼是好中介

首先你要明白,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怎麼理解中介。在大多數人眼裡,中介是一個幫別人「買房」的角色。這種觀念放在以前傻買傻賣的時候,還能站得住,而現在100%就是錯的。

買房是一項遠超普通人理解能力估範圍的工程,大部分人會把「買房看得過於簡單,從而產生了一種誤解中介是別人我買房的。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買房,需要一個將軍和軍師視角統籌規劃,而非士兵視角,士兵會教你“抗搶打仗”,而一不留神就變成“抗搶站崗”。所以你去任何一家中介公司問任何一個業務員,大多數只會告訴你他所管轄的,他所擅長的“兵器”。互聯網再好用,也只是堆積一些一目瞭然的數據而已。而統帥不僅僅是要善於用兵打仗,籌備糧草、步兵弓箭手投石車樣樣都需知曉如何配合,買房的統籌規劃是非常重要,決定你用何種“兵器戰術”請纓出戰。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中介是買房過程中一個的服務工種,可以找房,處理貸款,帶客賣房。而能真正理解客戶的需求,幫客戶尋找房源的;業務溝通談判素質過硬,能掐住賣家或第一時找到新出房源的,能夠幫助買家提前預判風險的,銀行溝通過硬,原本只能貨500的,能給你溝通找到貸足700的;幫客戶軟磨硬泡為你省錢省時間,幫你做規劃的,條件不合適、時機不成熟不建議你買房的,都是好中介。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大垃圾場

另一方面,中介這個職業,既是C2B,又是B2C,行業本身就存在不合理性,而不合理性的東西往往藏著不是坑萌怪騙,就是壟斷暴利。幷不是針對個體討論是否垃圾,意義不大,而是中介這個行業在國內就是一個大垃圾場。垃圾堆裡看到的,都是蠅營狗苟哪些事。

在國外有過購房經歷的朋友就知道,比如在USA,在美國的中介平均年齡在42歲,大部分具有本科和碩士學歷,甚至在曼哈頓大把的博士從事房產諮詢這個行業,他們的地位像老師和律師一樣受人尊敬,不光是對房產熟門熟路,更是談判、心理學,會計、法務各種素質綜合與一身。最重要的一點,在美國進行房產交易,是有買賣雙方都有“中介",雙方只服務於其中的某一委託方,是相互博弈的關係。再看看國內,都是一群剛出社會的小孩,平均年齡30不到,年齡稍微大一點也只都是銷售上的老油條,門檻能說話吹牛皮就可以,本質上是銷售+看房員的功能,而不是諮詢和規劃的功能,行業的道德試錯風險也不高,不會坑蒙拐騙,好像還真對不起這個低門檻低道德風險的行業。本質上的“單向皮條”模式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永遠都是Shit。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中介的目標是撮合買賣雙方成交,他的利益出發點決定了,既不應該站在賣家利益考慮,也無法單獨為買家利益出發,當房源強勢的時候,就要多忽Yo買家,當市場蕭條的時候,就要多打擊賣家降價出售。這種利益出發點,決定了中介必須是一個充滿謊言的行業,他們的目的的第一齣發點不是保障你的權益,而是為了成交,加上房產屬於低頻大額交易,一些居間中介就更要抓住只有一次的忽Yo機會。

很多人以為“綠皮家”等大中介服務好就靠譜,其實靠不靠譜看的是業務能力,公司越大分工越細,恰好掩蓋了業務能力的差,技能單一。“綠皮家”等大中介給人所謂的靠譜,僅僅只是來源於它的體量和規模,而欠缺這個體量應該具有的社會責任感,降低行業的消費成本、判斷成本,這些事情不去做,盡整些花裡胡哨的VR,譁眾取寵,並沒有讓消費者真正獲益。這種大體量小企業家的格局,才是行業停滯不前惡臭最大的毒瘤。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再者,房產本身也是一項超大額的投資項目,很多人一輩子可能就這一次投資機會,且不說很多年薪百萬的社會中產都不具備這種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技巧,整個中介群體大都只是社會底層人員,他們對於財富和房產投資的理解十分有限,這種情況下,怎麼能夠給購房者提供真正靠譜的購房建議呢?

為什麼說中介天生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

唯一答案是不行也得行,通過一整套培訓,中介形成應對的套路,只要能夠「對付買家」就可以了,想要真正懂得投資並給出合理的建議,這不是月薪5000(絕大多數情況)的中介能辦到的。

房產可以說是一個低頻的大宗買賣市場,未來的購房市場,會逐漸明白,買房是一個專業領域,需要真正專業的服務人員。就像懂汽車的永遠不是4s店的銷售,而是真正開壞過無數量鑽研汽車全部零件調配性能的職業車手,中介的士兵思維只會教你扛槍打仗,將軍統戰思維是縱覽戰場格局運籌帷幄有的放矢,有本質上的區別。真正的專業,是讓客戶瞭解它的能力界限,讓別人降低判斷成本,站在需求者的利益角度和需求來匹配需求者的精細化購房全通路服務。淨化市場,任重而道遠,改變不了環境,就提升自己,豐富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身辨別能力,這樣才能百毒不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