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01 高考學習中的“二八法則”

我上高三的時候,班裡有個插班的復讀同學,讓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白頭髮特別多,看上去很老,感覺大我們很多歲,我們都叫他濤哥。

他成績挺好,總是非常努力,中午不休息,晚上也是最後幾個走。他是走讀的,和我們住校的交流也不多,一直到天氣轉涼,他不走讀了,搬到我們宿舍住,才開始一起聊天,一起打飯,算是熟悉了。

有一次在宿舍聊天,他講起最近幾次高考試卷知識點分佈情況,大有指點江山之勢,讓人甚是驚訝。

晚上自習跟同桌說起此事,同桌輕描淡寫地來了一句:“濤哥有經驗,他都參加兩回高考了,一心上一本,但總是差一點。” 一時之間,我內心頗為震驚,既為濤哥的毅力折服也為自己未來的高考之路擔憂。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那時候我學習成績普通,上課拔高那段基本跟不上老師節奏,潛心努力一段時間,也沒什麼明顯改善,慢慢地也就懶得去鑽,得過且過了。

自從知道濤哥的經歷後,就想和濤哥聊聊考試經驗,為了能一解好奇之心,我抽空就像濤哥請教問題拉近關係。

濤哥慢慢發現我問的都是拉開差距的壓軸題,跟我說:“你這樣不行,你這麼下去,高考一定失敗。”

我把自己當時的情況說給濤哥聽,他聽完問我一句:“你聽過二八法則嗎?”

我想了想,好像沒學過這個名字解釋,這是哪門課的?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濤哥看我不理解就說:“二八法則是說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小部分,約為20%,剩餘的80%都是次要的。高考是多學科整體能力考核,雖然看似你只是大題不行,但實際這20%大題對你的高考影響卻是80%,這是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20%。”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二八法則,也是成績開始質的飛躍前奏。

02 “二八法則”前世今生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偶然注意到意大利的財富收益模式,彷佛在一定程度上遵循某一種規律。

在對市場經濟進行研究後他發現,無論在哪個國家,最富有的1/5人口控制了整個國家大多數的財富。

在此基礎上帕累託延伸出“二八法則”的概念。

“二八法則”是指在任何大系統中,約80%的結果是由該系統中約20%的變量產生的。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二八法則”初期只應用於經濟學領域,後來隨著理論推廣,二八法則被使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且獲得人們認同。

  • 在行業中,通常20%的企業佔據了80%的市場。
  • 在企業中,通常20%的客戶帶來80%的利潤。
  • 在社會中,通常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
  • 在學習中,通常20%的知識點佔用試卷80%的分值。

荀子說:大智有所不慮,大巧有所不為。

應該將時間放在重要的少數問題上,解決了這些重要的少數問題,即可取得大的成效。

“二八法則”也被人戲稱為“不公平法則”,但其實又是最公正的法則。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03 “二八法則”最佳實踐

經過長期研究發現,無論是中高考,每年考題都不可能覆蓋考試大綱全部知識點。

每次考試都僅僅考核其中一小部分知識點,也就是最為關鍵的20%,這20%就是所謂的高頻考點。

每年考試都會出現,分值佔比接近甚至超過卷面80%分值,有針對性地複習高頻考點就好像掌握了答題核心科技。

既然已經知道掌握20%高頻考點是目標,那接下里就是要用什麼措施確保目標實現。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1)“二八法則”實踐之黃金時間

每個人每天的最佳狀態都在不同的時間,有的人是早上,有的人是晚上,有的人是洗澡後,有的人是運動後。

找出自己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學習是效率最高的,在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去掌握最重要的知識點。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2)“二八法則”實踐之查漏補缺

刷題和學習相結合,就是題海戰術,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華羅庚關於"怎樣學好數學"的講話中提到:"要儘可能多做些習題。"

題海戰術,曾經在長達十幾年得到老師、家長、學生的鼎力支持,認為只要多做題就可以熟能生巧。

然而近幾年教育界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認為題海戰術太耗費實踐,收效又甚微。

出現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沒有加入二八法則,應以題型、知識點為前提情況下,有計劃和有目的地進行訓練。

每次刷題後進行思考、總結、反思三步走,進而擴展解題思路,昇華方法技巧,實現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忽視高考壓軸題?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靈活運用二八法則,切不可一刀切簡單化,應該在二八法則的情況下,不斷應用,使之成為黃金螺旋,畫出最美的學習曲線。


分享學霸高分秘訣,用學霸的方法四兩撥千斤,輕鬆考高分,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