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尤丁登及相位,开始论功行赏,臃肿的“平衡内阁”产生


慕尤丁登及相位,开始论功行赏,臃肿的“平衡内阁”产生

马来西亚首相慕尤丁周一宣布了国民联盟新内阁名单。相对于前首相马哈迪2018年5月宣布的希盟内阁,慕尤丁这次的内阁名单相当完整。慕尤丁内阁共有27个部门,比希盟内阁的25个部门多了两个,但慕尤丁内阁的部长与副部长总人数达70人,比希盟内阁的50人多了20人。它相当臃肿的阵容,显然有着平衡各方势力,以及“论功行赏”的意味。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之前传出多人竞争的副首相,这次竟然悬空了。取而代之的是新设四名职权相当于副首相的高级部长,并由前公正党署理主席阿兹敏、巫统副主席依斯迈、砂拉越政党联盟(GPS)党鞭法迪拉及土著团结党的莫哈末拉迪等四人出任。他们是来自这次支持慕尤丁上台的四股主要势力。

慕尤丁3月1日宣誓就任马国第八任首相后,至周一不到10天时间,就能以符合宪法规定的方式平衡这些势力,可谓煞费苦心。

若从人数而言,土团党无疑是这次组阁的大赢家,共获得11个部长和15个副部长职位,但土团党在国盟内只是第二大党,它只有37名国会议员。国盟最大成员党巫统则有39名国会议员,但巫统主席阿末扎希与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却首次成为巫统执政时却没入阁的党领袖

阿末扎希的法庭案件还在审讯中,莫哈末哈山则相信是因为不是国会议员而没有入阁。阿末扎希一共面对多达87项涉嫌贪污、失信、洗黑钱等罪行的控状,这是巫统史上面对最多控状的领袖。

此次内阁也是“喜来登政变”要角的舞台。公正党前署理主席阿兹敏所率领的退党议员集团大唱丰收,他们10人中有九人成为部长与副部长。其中,阿兹敏还成为四名高级部长之一。

不过,这次华族部长人数与比率大减,这显然是为了满足马来保守势力的期望。马华在马国建国初期曾出任财长等要职,但在马哈迪首个任期内,马华的部长通常只是交通部长或卫生等“二线部长”,与教育、内政、外交、财政等重要部门首长完全无缘。然而,新内阁不能完全是马来族,必须有非马来族参与才能称得上慕尤丁所说的“全民政府”。

此外,著名银行家赛夫鲁出任财政部长,可说是慕尤丁这次组阁的一个“惊喜”,显示慕尤丁展现新政府振兴经济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