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節氣養生也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如:“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立春時節陽氣漸長,理當養陽護肝。

而到了“驚蟄”,氣溫逐漸回暖,雨水增多,此時的江南開始樹枝泛綠、小草要抽芽了,乍寒乍暖的極大溫差。由於大地溼度漸高,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所以容易溼邪入侵、身體也常感到睏倦、燥熱等。

為什麼春天容易犯困?

古語說“春眠不覺曉”,意指每到初春時分,有不少人變得特別好睡,感覺怎麼也睡不夠。而有些人剛好相反,晚上變得難以入眠,睡醒後更是精神不佳。

春困是人體應對季節轉化而自然做出的調節反應,身體偶感疲憊無力也很正常,但若有嚴重的症狀如嗜睡、經常疲倦乏力等則需要注意是否有疾病發生。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如何應對春困?

1、不要錯過自己最佳的入眠時機

人體到了夜晚,自然會體溫下降,新陳代謝減緩,身體進入放鬆狀態時容易入睡。相反,如果常常熬夜、又體溫偏低,則不易入睡。

2、選擇在輕睡眠的時候起床

如果選在淺睡時間帶起床人們容易保持精神煥發。據研究表明,人體由深睡進入淺睡的睡眠週期通常是90分鐘,因此可以固定將鬧鐘調為90分鐘的倍數,加上你入眠所需的時間,便是理想的起床是時間。

3、多吃辛、甘類的蔬菜

春季宜選用養肝柔肝、疏肝理氣及辛溫發散類的食物,蔬菜類比如白蘿蔔、油菜、韭菜、洋蔥、芥菜、茼蒿、菠菜、芹菜、大白菜、香菜、茴香、花生等。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春燥

中醫以為,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現急躁、上火等春燥反應。那麼如何預防春燥呢?首先降火要從內調做起,因此,春季養生飲食是關鍵。

而春燥有溫燥和涼燥之分,每個人有所不同,應根據寒熱溫涼的不同對症選擇合適的食療。

春燥如何緩解?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1、潤燥三寶:蜂蜜、百合、銀耳

都說春燥宜潤不宜瀉,除了百合、銀耳、蜂蜜這些潤肺食物是首選,以及胖大海、杏仁、梨、川貝、白蘿蔔等也是非常好的潤燥食材。

2、清熱解毒:寒性果蔬類

梨子具有止咳、潤肺涼心、消炎降火等功效;芹菜可以清熱解毒,對肝火旺盛、皮膚粗糙的人也是相當有好處,而且它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刺激腸胃蠕動。

3、多吃蔬果確保水維生素攝取充足

新鮮水果和蔬菜攝入不足,身體水分、維生素和優質脂肪儲備下降,容易引起諸多春燥反應。多喝水、補充多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也是緩解春燥的關鍵。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4、飲食之外,睡眠充足也是預防春燥的關鍵!

睡眠不足、熬夜等,容易引起肝火上亢,會出現口臭、上火、便秘等情況;如果再加上精神壓力大,內心總是處於一種焦慮、失衡的狀態,會加重春燥的症狀。所以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情緒平穩。

溼氣重

有朋友問我,他在晨起後刷牙時,有想咳嗽,痰多,噁心,嗓子不清爽的感覺;而有老年朋友,不是便秘就是大便溏稀不成形,常常粘在馬桶上衝不乾淨,這多半是體內溼氣較重的症狀表現。除了本身體內多餘水分無法排洩造成的,和春季雨水增多,外溼入侵體內也有一定關係。

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

那麼外溼氣主要是通過什麼方式入侵體內呢?比如長期食用寒涼食物、著裝不保暖又或是長期處在潮溼的地方,或是淋雨等,溼氣就會通過呼吸道、皮膚毛孔等入侵體內,在各個臟腑組織之中“安營紮寨”,並“長期居住”。

所以中醫有“千寒易除,一溼難去”的說法。因此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才是確保身體健康的關鍵。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中醫常用的祛溼的方法如理療、拔罐、艾灸等。而藥膳、食療調理則更加講究一些,因溼氣沉著於五髒六腑全身上下,而中醫的角度,不同體質的人個體差異很大,如果食補不小心補錯,反而對身體不利。所以當你無法判定自己的情況時,最好由中醫師診治後有針對性的調理。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款,老中醫最愛用,人人都能吃的【祛溼】食療湯方

平補藥膳【四神湯】

不寒不燥,即健脾又利溼,全家老少都能吃。

1、為什麼說四神湯各種體質都可以吃?

中醫強調依據不同體質,進補的藥膳種類也不同,否則不但沒有用,有時反而加重病情。

對於一些身體本來就比較健康的人,體質不虛不燥,只要平補就好,也就是以性屬平和、不溫不涼的藥材與食材來補。事實上,平補藥膳因為性質適中,就連虛寒與燥熱體質的人都可以吃。

在各種平補藥膳中,流傳最廣泛也最多人熟知的就是四神湯,且四神湯顧脾胃的效果明顯,如果脾胃不好,吸收功能差,用此湯方調理是最好的。因此在臺灣只要夜市或小吃集中處,經常就可以見到有攤位在賣四神湯。

春困、春燥、溼氣重,老中醫推薦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祛溼湯方

我做的四神豬肚湯

2、如何煮出好吃美味的四神豬肚湯?

配料:茯苓20 克、芡實20 克、蓮子30 克、山藥20 克、薏仁30 克(改良方,此量約4-5人份,如果沒有現成可買,可以自己購買單一品種,自己配伍就可以)

食材:豬小腸(豬肚、瘦肉片等)約200-250克,依喜好程度酌量添加;

調味:鹽、米酒(當歸酒)。

作法:

1、先把四神料包用清水洗一下,浸泡約3小時;

2、將豬小腸(或豬肚、豬肉)洗淨川燙過,並切好,與浸泡後的食材一併放入砂鍋(或電子燉鍋)中,中到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3小時左右,將食材煮爛後就可調味食用了。

附:當歸酒調味秘訣

想要喝上一碗香醇美味的四神豬肚湯,那麼當歸酒是必不可以少的調味了。

方法很簡單,找一個帶蓋的小瓶子,用150ml米酒加入1片當歸,大約泡3小時後將當歸撈起後備用(避免當歸泡製時間太長變苦、這樣可以保持最佳口感)。

食用之前,加上一小勺,淡淡的當歸酒香混合著四神湯淡淡的香氣,讓人忍不住抓起碗開始品嚐。快跟我一起動動手,給自己和家人煲個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