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是羅大佑在音樂歌曲上成就高,還是李宗盛成就高?

御羅473


羅大佑在他的歌曲《追夢人》裡唱道:“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的確,在羅大佑的生命中,音樂就猶如那長髮飄飄,美如天仙的她。她是他的夢,一生追逐的夢。追夢小子不僅讓這城市記取了她的笑容,還讓這個世界記住了他------現代流行音樂之父羅大佑

“是否你還記得過去的夢想,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你我為了理想,歷經了艱難,我們曾經哭泣過,也曾共同歡笑。”是的,追夢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但當歲月長逝,我們會發現,這個過程很美,儘管有點孤獨,儘管帶有無奈和迷茫。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會勇敢地面對,因為這就是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夢,不是別人的,只屬於我們的。

1954年7月20日,羅大佑出生於臺灣台北,是臺灣苗栗縣的客家人。由於羅家是名醫世家,所以羅大佑的父親也希望自己的三個孩子成為醫生。事實也是,羅大佑的哥哥姐姐都成了醫生,而羅大佑在1972年考入了中國醫藥學院,但他並不滿意,為了考個更好的學校,他又補習租了一年,但在補習期間並沒有怎麼用功,還組織了一個合唱團。第二年考試還是考入了中國醫藥學院,這就開始了羅大佑長達7年的學醫生涯。

很小的時候羅大佑就接受了良好的音樂教育,他的父親為孩子們請了鋼琴教師,從此,6歲的羅大佑每天都要和哥哥姐姐彈半個小時的琴。後來,羅大佑又有了自己的電子琴和電吉他。音樂才華橫溢的羅大佑在大學期間就應邀為電影《閃亮的日子》作插曲,創作了他的處女作《歌》

1980年羅大佑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但他對音樂的熱情從未消減,工作之餘大部分時間都用於音樂創作和演出。工作和音樂兩頭奔波的羅大佑越發覺得時間不能協調。白天要上班,可是自己的音樂創作靈感大多在晚上11點以後。在音樂和從醫之間,羅大佑陷入了兩難。對當時的社會壞境來說,醫生的社會地位高、收入穩定,而他的父親雖然不反對兒子搞音樂,但也時常提醒兒子別因音樂耽誤正事。

但是已明確知道自己的興趣是音樂的羅大佑最終還是放棄了從醫。至1982年,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發表,可謂震動了臺灣和華語樂壇,而他的音樂理念更是對現代流行音樂進行了重新定義,羅大佑在音樂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可以說這個世界少了位醫生,卻多了一位時代的“代言人物”。

李宗盛有著音樂教父之稱的聲譽,當年一手打造了趙傳、周華健、梁靜茹、辛曉琪等等一大批頂尖歌手,除了他們是公司精心培養的以外,其實還有一位也是李宗盛一手捧紅的,他就是“情歌王子”張信哲。只是過程有點出乎預料稍帶尷尬。

李宗盛寫過很多歌曲,其中一部分都是給歌手量身打造。但是有一首他自己都認為俗不可耐,可就是這首歌,讓張信哲紅遍了大江南北,這首歌就是至今都在流唱的《愛如潮水》,將張信哲推上了“情歌王子”的寶座,成為情歌界的天王,還有後來的《別怕我受傷》和《我是真的愛你》等等作品,這些歌曲李宗盛都認為是“萬年備胎”的大俗作品。

在當時這些歌曲並不是給張信哲寫的,那時候張信哲還是滾石旗下巨石唱片的一個無名小卒,名為助理其實就是負責跑腿打雜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潘越雲出合唱專輯,湊人數才獲得了演唱的機會,當年李宗盛寫好《愛如潮水》以後,並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去唱,隨手給了張信哲,但上天眷顧,就是這首歌讓張信哲機會就要放棄歌唱事業的時候,反而登上了事業的巔峰時期。

在很多年以後,李宗盛自己演唱會上獻唱了這首《愛如潮水》,只是因人而異感覺不同,李宗盛自己也覺得這些歌曲都是俗作,只是陰差陽錯的安排。

但是命運總是將好運帶給準備好的人。相信張信哲是偶然中的必然。


JiaChia


第一十九屆金曲獎,有個單元,叫華語流行。先請了周華健上臺演唱,然後周華健對臺下起立的明星講,別喊我周華健大哥,我上面還有大哥。然後引出李宗盛,李宗盛抱著吉他上臺後說:我算什麼大哥,我上面還有真正的大哥大。接著羅大佑閒庭信步的走上臺,笑了:前幾天,我聽有人喊,寫詞的那個林夕做夕爺,我立馬打電話給他:林夕,林夕,居然有人喊你爺了。林夕回答道: 這已經好久啦,羅公!

羅大佑是教父,曲高和寡,殿堂級的人物。李宗盛寫小人物的悲喜,刻畫的如此細膩,彷彿寫的就是你我他。前者家國情懷,後者凡塵浪漫。論旋律,兩個都是流行音樂集大成者;論歌詞,兩個人都開創了自己風格。

如果非要從兩人裡排個名,還是羅大佑地位更高些。周杰倫曾說:“很少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李宗盛也表示:“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他的創作內容都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描述。他是時代造就的英雄,敢於揭露社會的一些現象,他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羅大佑的作品對華人世界的影響不止於音樂。羅大佑將流行音樂做成了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符號。作品中清晰呈現的社會與人文信息,歌詞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旋律中的自由與創新,首首都推動了一扇古老巨門的開啟,使我們在音樂之外,看見了一個更開闊而誠實的視野。


郭兒


先講個例子,在縱貫線還沒成立之前,第一十九屆金曲獎 有個單元 叫 華語流行 先請了周華健上臺演唱,然後 周華健對臺下起立的明星講 別喊我周華健大哥,我上面還有大哥。然後引出李宗盛, 李宗盛抱著吉他上臺後說:我算什麼大哥,我上面還有真正的大哥大。接著羅大佑閒庭信步的走上臺,笑了:前幾天,我聽有人喊 寫詞的那個 林夕做夕爺,我立馬打電話給他:林夕,林夕,居然有人喊你爺了。 林夕回答道: 這已經好久啦,羅公! 羅大佑彈鋼琴的時候,周華健和李宗盛親自為其搬椅子,擦鋼琴。 談到華語樂壇,林夕可謂是 前三的作詞人。林夕就是羅大佑在香港開辦音樂工廠時帶出來的


81873391


羅大佑和李宗盛在音樂上的成就哪個更高?這個問題在歌迷中其實討論由來已久,到今天也沒有大家一致認可的答案。今天再次面對這個問題,就當探討,不“抬槓”。

要說這兩人,其實都算華語歌壇“教父”級人物,各領風騷。缺了哪位華語歌壇都會失色不少。但非要說誰稍微稍微更“牛”點,我認為也不是不可能,先說個小插曲;在十九屆華語金曲獎上,在華語流行單元上,先請了周華健上臺,周華健上臺後對臺下說,“別喊我周華健大哥,我的上面有大哥,大哥的上面有大大哥”,然後李宗盛出場,李宗盛抱著吉他上臺後說:“我算什麼大哥,我上面還有真正的大哥大”,然後從臺下請上了羅大佑。羅大佑當仁不讓的閒庭信步走上舞臺。輪到羅大佑要唱歌彈鋼琴,周華健和李宗盛一前一後,一個抹凳一個擦琴鍵。當然這裡面有一定的幽默成分,也有羅大佑在三人中最年長因素,但也足以透露出羅大佑在“江湖中”的地位。

如果非要讓他倆分“高下”,我覺得要客觀的從兩個角度去看結果。一個是普通的歌迷,一個是專業的歌壇從業者。普通的歌迷是從各自的聽覺感官,各人對歌曲的喜好去評判,單就從歌者來說,我肯定是喜歡李宗盛。畢竟李宗盛是難得的,集音樂創作者與歌手於一身的全才,而羅大佑如果作為歌者,他的唱功和嗓音就不敢恭維了。如果你非要說喜歡他唱歌,我也無話可說,再說就是抬槓。畢竟“紅燒肉”“臭豆腐”各有所好。

但從專業的歌曲創作角度來說,羅大佑不管從出道時間、創作歌曲數量、作品質量高度感覺就要勝李宗盛一籌了。到目前李宗盛共創作254首歌曲,經典代表《當愛已成往事》、《鬼迷心竅》、《我是真的愛你》、《漂洋過海來看你》等情歌,還有像《凡人歌》、《愛的代價》、《山丘》、《給自己的歌》有一定“深度”讓人思考的歌,但他的總體來說“個人的小情調”居多。主要還侷限於男女情愛之間,將愛情詮釋的淋漓盡致,屬於對個人情感的抒發。李宗盛小時候學習不好,輟學在家沒有出路,幫父親送煤氣瓶,1980年作為“木吉他合唱團”成員加入寶麗金唱片公司,開始進入樂壇,第一張專輯是《小雨來的正是時候》,加入滾石唱片後,創作了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之後開始走紅。

羅大佑的歌,小朋友們可能最為熟悉是《童年》。但你仔細去挖掘一下,會發現像《光陰的故事》、《戀曲1990》、《戀曲1980》、《愛的箴言》這樣的歌曲,細細品味你就能體會到羅大佑個人魅力和胸懷。羅大佑學生時代就是樂隊鍵盤手,後來家裡執意讓他學醫,才暫時放棄音樂。上世紀1981年創作《童年》,一曲成名紅遍大江南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他的《之乎者也》專輯打破了當時民歌曲風,開創羅大佑時代。後來與黃霑合作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滄海一生笑》,那叫個“霸氣”。到目前羅大佑共創作歌曲約349首,基本都是氣勢恢宏而“霸道”的,比如《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追夢人》還有《戀曲1980》《戀曲1990》這樣大氣的“情歌”。

所以不管從創作數量上來說,還是從質量上,還是從創作格局上來說,羅大佑都要高出李宗盛,即使是從音樂功底造詣上評判,也要高出李宗盛。

羅大佑直率敢說敢做,是性情中人,否則也寫不出《皇后大道中》當時敏感卻又無比壯闊的歌。李宗盛柔情蜜意,最能抓住女人心,往往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力。字字句句都能直擊人內心,勾起你的情懷,醞釀、回味、發酵、紅眼、鼻酸。

“江湖”永遠是後浪推前浪,即使後浪翻不過前浪,至少玩法已經不一樣。打個不恰當但形象的比方,把李宗盛比作古龍或梁羽生,那羅大佑就是“金大俠”金庸老先生。只是屬於他們的“江湖”已成過去。








溜達HIFI聲音


羅大佑和李宗盛誰的音樂成就高?

雖說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大家都願做個第一,不做第二。在排行上,一定是有個論資排輩的因素在裡面的。在詩句上有李杜之分,李白先於杜甫出生,出名也比杜甫要早。李白自然就排在了杜甫前面,那到底杜甫厲害還是李白厲害,要以文論之,恐怕我們要爭到天荒地老。那羅大佑和李宗盛要爭個高低卻很簡單。

羅大佑出道時,臺灣音樂算是初期,優秀的音樂人士還比較少,羅大佑的橫空出世,對本地臺灣音樂的啟蒙起著巨大的作用,也大致決定了臺灣音樂的走向,有一大批早期的音樂人士都受到羅大佑的影響,羅大佑在臺灣本土成為了臺灣音樂上的“教父” ,臺灣樂壇大致走向因此奠定——原創音樂是臺灣樂壇人士的主旨。並沒有網友謬論的說:日本音樂養活了半個華語樂壇,至少臺灣並沒有,香港亦有優秀的作品被掩蓋。

所以羅大佑的影響是巨大的,引領著音樂後輩的創作性。

那李宗盛呢?我們每個人想到李宗盛的時候,更多的想到的是:李宗盛為自己乃至其他人創作非常多的,每拿出一首,都可以是膾炙人口的歌曲,羅大佑顯然是比不上的。但羅大佑音樂初期的啟蒙和引導,是臺灣樂壇誰也無法比擬的。

作品的誕生,不僅僅是令人快樂、傷懷得感同身受,更至要的是能催人奮進,讓迷茫的人能找到方向,這才是真諦。






諸葛饒舌


羅大佑和李宗盛都是華語樂壇重量級的音樂製作人,對於音樂有著突破性的創新,他們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歌迷。但是二者在音樂創作中風格有很大的差異:

1、羅大佑自《之乎者也》開始,徹底改變了中文流行歌曲的內容形式,將流行音樂做成了一種文化,作品中清晰呈現的社會與人文信息,包括後來的《未來的主人翁》、《鹿港小鎮》,藉以流行音樂的方式以批判主義的思想深度,警醒世人。

2、李宗盛的成名作《凡人歌》,包括後期的《真心英雄》《壯志在我胸》《我是一隻小小鳥》,都是極為立志的正能量作品,對青年人有極好的鼓勵進步作用,但是仍停留在自己的小我層面,未曾有羅大佑的高遠與深度。

3、李宗盛最為人稱道的是寫出的大量經典情歌,被稱為最懂女人心的音樂人,比如《夢醒時分》《領悟》《當愛已成往事》等,很通俗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情感道理。

而相比而言,羅大佑的情歌作品則更為詩意化,《戀曲1990》《追夢人》《滾滾紅塵》《野百合也有春天》,各有所長,側重點不同而已。

經過分析比較,還是羅大佑的音樂成就略高一籌。

就連李宗盛自己對羅大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他的創作內容都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描述。他是時代造就的英雄,敢於揭露社會的一些現象,他是真正的臺灣音樂界重量級人物。”

一代音樂大師李宗盛都這樣評價羅大佑,我們還有什麼疑問嗎!


海邊小昉music


任時光荏苒,光陰如梭,他的歌越來越有故事,他是時代造就的英雄,他的作品對華人世界的影響不止於音樂,更是一種文化,一個時代的符號。從70年代至今,共創作歌曲高達350餘首,首首臻品,歌詞中的文化與審美,旋律中的自由與創新,首首推動了一扇古老巨門的開啟,清晰地呈現出社會與人文信息,讓流行音樂上升到能夠和電影,戲劇,文學比肩的高度,他就是被眾多後輩音樂人譽為“音樂的燈塔”—羅大佑


人生若只如—初見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能讓你從全新的角度認識這個問題。首先羅大佑是懂音樂的具有獨立精神的文化人,看到沒有,羅大佑確切說是一個文化人而不是單純的搞音樂,只是用音樂作為他文化傳播的工具。文化力是任何文化產品最核心的力量,歌曲也是一種文化,一首好的歌曲不一定流行,也不一定好聽,但是絕對內涵深刻,李宗盛寫了很多歌曲,但是卻沒有一首會流傳100年,而羅大佑只要一首東方之珠,100年後依然絕對還是名曲,所以羅大佑寫的歌曲雖然沒有李宗盛多,但是文化力就是李宗盛比不了的。但是是不是說李宗盛就完全沒法和羅大佑相比了呢?卻是不然,我們都知道李宗盛和羅大佑都可謂是滾石唱片公司的兩大支柱,但是如果僅僅憑羅大佑一個人,他卻根本就撐不起滾石唱片的家業,因為前邊說了他就是一個獨立精神的文化人,音樂是羅大佑傳播他的文化精神的工具,所以他寫的歌幾乎都是給他自己唱的,但是李宗盛一個人就可以撐起滾石的天地。說到這裡,李宗盛羅大佑他們誰的音樂成就高大家自己去評判。最後,給大家開闊一些知識,滾石唱片公司是臺灣本土最成功的唱片公司之一,擁有李宗盛羅大佑兩位大師級音樂人,但是滾石卻並沒有賺什麼錢,滾石的財務爛的可怕,有多爛,在90年代臺灣的唱片公司都被收購了,只有滾石沒有人買,因為它是一個負資產,根本沒人買。那麼大家可能奇怪了,滾石當年出了那麼多歌曲那麼流行,怎麼會不賺錢?因為還有其它唱片公司也有很多響噹噹的人物,市場競爭可謂慘烈,當時和滾石並列的臺灣三大唱片公司上華唱片公司和飛碟唱片公司也是大師雲集的地方,上華唱片也是後來臺灣被收購的唱片公司裡價格最高的,一度擁有左宏元,陳進興(陳進興之前已經去了滾石)等音樂大師,徐嘉良,黃大軍,齊秦等著名作曲家和音樂人,以及他們公司的首席歌星高勝美(高勝美90年代在上華事業低迷,但是在公司的地位很高),以及冒出來個孟庭葦,李翊君,許美靜,許茹芸這些人也奪了很多市場份額,滾石走的是接地氣的路線,上華走的是唯美路線,另外飛碟唱片也同樣名家雲集,所以那個時候滾石是才遭了上華的一記掃堂腿又捱了飛碟的一悶棍,還要被福茂等又踩幾腳,但是滾石還是能打的,只是每次打完自己都是遍體鱗傷。所以滾石也得到了對手的尊敬,上華唱片的首席音樂家左宏元就說,滾石的老闆和李宗盛羅大佑都是有追求的人,李宗盛羅大佑都是很有才氣的,只是我們上華的人才也多,隨時都能搶奪先機。


腐爛的氣息


想到歌手大家會想到四大天王,因為他們的知名度是非常高,而且還有很多代表作,只是在這些知名歌手的背後,還有被稱之為音樂教父的他們,是這些天王級別歌手的偶像,也是他們想要達到的成就。我們喜歡的周杰倫,他就說過自己想要做到像羅大佑一樣的歌手,這樣殿堂級的人物是業內人士的前輩和偶像,只是杉杉今天要說的是,音樂成就更高的羅大佑,為何名氣比不上李宗盛,網友表示不簡單。

音樂教父這個稱號可不是所有人能夠擔任的,羅大佑和李宗盛都是出道幾十年了,在樂壇中的地位都是屬於前排,而且作品數量跟傳播量都有很多,不管現在新生代有多紅,都無法取代他們的位置。只是為什麼同是音樂教父,羅大佑的成就高,可是名氣卻比不上李宗盛呢?羅大佑的音樂是為眾人發聲,談天談地談社會,李宗盛是“量身定做”,講述人之間的情感,而且羅大佑還是一個時代的發聲者,開創了三段體歌詞的先驅,還捧紅了蘇芮這位天后。當時很多人都是模仿蘇芮走紅的,比如那英。羅大佑捧紅了蘇芮,提前終結了當時鄧麗君軟綿綿的情感控制。

杉杉覺得羅大佑的音樂高度是要高過李宗盛的,因為他對整個流行音樂的改造,就像當年崔健一樣。所以為什麼音樂成就更高的他,名氣比不上李宗盛呢?其實這都是音樂曲風問題,李宗盛的音樂作品,從年少到老年時都涉及過,而且不管什麼時候聽都不過時,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從李宗盛的音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另一方面羅大佑的音樂,帶有哲學性還有一定的高度,這樣的作品傳唱度一般都比較低,所以我們才會很少聽到羅大佑的歌。

其實杉杉覺得羅大佑和李宗盛,兩位都是很優秀的音樂教父,只是走得路線跟曲風不同,這也是他們之間的差別。可他們都是為樂壇做貢獻,挖掘新人寫出有影響力的作品,讓大家不沉迷於口水歌,只是網友表示不簡單,因為兩人發展不同,人氣也會有差別的。只是你們怎麼看呢?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來啦老弟!又一個關公戰秦瓊!

羅大佑和李宗盛放在一起比一比也對,畢竟我還見過類似邁克爾傑克遜和刀郎在新疆誰更受歡迎這樣的命題,相比之下這個科學點。

兩位都是樂壇上“教父”級別的音樂人,就受眾面和傳唱度來講,羅大佑略勝一籌。

要怎麼說明羅大佑和李宗盛究竟誰在音樂上的成就更高呢?專輯銷量應該是羅大佑要高一些,畢竟也是在香港攪動過風雲的人,羅大佑在香港演唱《皇后大道東》時的樣子你根本想象不到,以為是個沉穩的老人家,颱風其實很屌的,而李宗盛最開始其實是在幕後居多點,也曾經是周華健背後的男人。

再說歌曲傳唱度吧,這個就更不好說了,兩位大佬都有特別多的經典之作,只能從受眾群體上做做文章了,李宗盛的《山丘》《漂洋過海來看你》《愛的代價》照亮了許多人的愛情,沒什麼閱歷的人聽不懂李宗盛,也不會感同身受,反觀羅大佑,《童年》《光陰的故事》是我兒時的童謠,《東方之珠》在97香港迴歸時唱哭了多少人?《鹿港小鎮》又讓多少迷失的年輕人感同身受,《愛的箴言》讓多少人刻骨銘心?是不是會覺得羅大佑要比李宗盛的受眾更廣,傳唱度更高一點?

羅大佑的歌曲更多的是大愛,在境界上羅大佑還是略高一籌

再從歌曲題材上來說,其實李宗盛的歌曲要更接地氣,也更容易明白一些,李宗盛的字裡行間都是他自己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愛情的嚮往,而羅大佑的歌更多的是說一個群體,《鹿港小鎮》就是在描述一群進入大都會的年輕人迷失了自我,《皇后大道東》描述的是英國治下的香港人,《亞細亞的孤兒》說的是在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替換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許多被稱為亞細亞孤兒的臺灣青年,在境界上,羅大佑還是略高一籌。

說完才華談談兩位大神的顏值,其實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如上文,真的沒什麼好說的,兩位鬼斧神工半斤八兩,只能說老了都還能看,和帥沾不上邊,偏偏兩個人的身高還是一樣的,羅大佑看起來瘦點。


其實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很無聊的,就像抬頭我寫的關公戰秦瓊一樣,我們喜歡一個人的音樂,不會去分析那麼多,寫了這麼多還是為了博君一笑,娛樂大眾而已,謝謝大家看我的問答,如果覺得還不錯,麻煩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