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音樂和酷狗音樂概念版有什麼異同?

毀滅中的星辰之淚


1、酷狗音樂概念版特色

軟件界面全部進行了重新設計,非常簡潔清新;

該版本沒有任何廣告,使用體驗超級好;

去除了直播、K歌等亂七八糟的功能;

概念版的酷狗音樂非常好用,體驗非常好,真正的純淨無廣告,非常推薦使用;當然,該需要會員的歌曲還是需要會員,畢竟這軟件不是什麼破解版

2、moo音樂

MOO 音樂在 UI 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在交互操作上卻讓人非常難受。

我認為交互上最大的兩個問題是:

實際上十分豐富的功能全部收進了 discover 這一個頁面,導致各類層級單一,缺乏重點。

play 頁面操作與絕大部分音樂應用甚至一些已經是移動設備上的默認操作方式相矛盾,非常容易導致誤操作。

這是導致我無法將 MOO 音樂作為主力音樂應用的最主要的原因,這些難受的交互常讓我在使用中產生挫敗感。

另外在功能上,MOO 音樂是存在十分重的編輯痕跡的,很多時候可以說是幾乎無算法純粹的音樂編輯。單純從 discover 頁面來看,可以讓人感覺她似乎是想做一本日更的音樂雜誌,有著固定的音樂欄目,如:每日推薦、音樂故事、音樂朋友等。但音樂品味可能是這個世界上分歧最大的事情之一,用戶算法的缺失,即便你編輯的列表質量再高都是隻能滿足一小部分人口味。比如我注意到有一段時間的每日歌單推薦每一天都會出現伍佰同一張專輯中的一兩首歌曲,伍佰的那幾首音樂固然是好音樂,但這種推薦完全是音樂編輯的個人意志傳遞,只能服務於部分對應的樂迷。甚至可能你在音樂內容上編輯的質量越高,你的受眾反而越少,因為你是在用你的內容在做相應的篩選。這種情況很像早期的 Apple music,但早期的 Apple music 是一款說不上成功的音樂服務。

第二點是 MOO 音樂內部無處不存在的標籤系統, 可以看出產品設計者是希望將標籤系統作為其一個特色功能的。我很喜歡流派標籤和 MOO 官方的系列標籤如 #moo mix、#moo friends 等,但更多的標籤是讓我感覺到莫名其妙的,比如這種截圖中的#高溫派對、#看顏就夠了、#社交禮儀、#躺著聽、#你女友喜歡的。你很難想象這些標籤點進去之後會對應什麼樣的內容,如果單純是好奇心驅動的話,我想一個人的好奇心不是主要通過一個音樂應用中釋放的。而且這些標籤仍然有嚴重的編輯痕跡,你可以感受到這些標籤不是用戶自發打上的,而是運營者添加的,這些標籤奇奇怪怪但我總覺得就是幾個人隨意打上的。

所以我認為這個標籤系統可以重新規劃一下,比如突出流派和官方系列,因為他們代表著一首歌曲最重要的分類熟悉和一個人工編輯的主要意志。對於其他標籤,因為在音樂 app 中,用戶主要是消費者 —— 聽音樂,次要才是創造者 —— 創造歌單、發佈評論等。其他標籤可以限制在歌單等用戶自發創造的內容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