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有人說城裡人回農村的多,這個說法現實嗎?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越來越嚴重,多地都實施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其中,“宅家裡”就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防疫方法,但宅一天兩天可以,宅半個月誰受得了呀!尤其是住單元樓的城裡人,天天待在幾間屋裡的確很壓抑,不少人都羨慕農村人,至少還有一個大院子能提供活動場所。此外,農村人群比較稀疏,不容易被感染。所以疫情結束後,回農村老家建房的城裡人會大幅度增加嗎?


疫情後,有人說城裡人回農村的多,這個說法現實嗎?

首先,在農村建房沒有產權年限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在城裡買房有產權的概念,有70年的,50年的,40年的,無論年限有多長最終屬於國家,而農村經過“土地確權”,自己家的宅基地使用權屬於自己,是沒有年限的限制的

農村有家的想法!從這次疫情過後,我回到農村,更有這種感觸。農村雖然閉塞,但空氣好,人文氣息更濃厚,蔬菜是純天然,當很多城裡人,還在為吃的心驚膽戰的去超市購物時,在農村,門口小院就有綠油油的青菜,清晨,有雞叫,有鳥語花香,可以找個沒人的空曠地去鍛鍊!


疫情後,有人說城裡人回農村的多,這個說法現實嗎?

返鄉創業人員(可以是非村集體成員)可以佔用集體建設用地。(以前不允許);

農村自住房可以用來經營(也可以翻蓋後用力出租、合夥經營);

返鄉創業人員可以和農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允許非農人員使用農村宅基地經營)。

基於以上三點,城裡人可以以返鄉創業的名義去實現合法合理佔用農村宅基地作為生活和經營用途,但要建房養老還是很難!

隨著年輕人不斷往城市湧入,農村現在滯留的很多都是老年人。因為大城市上的誘惑力大嘛,也方便,再加上大城市上面的醫療設施,教育設施,交通設施,這些肯定都是高於農村的。


疫情後,有人說城裡人回農村的多,這個說法現實嗎?

但是隨著這一次肺炎之後,我相信大家對農村肯定有了新的認識。

至於會不會湧入大批的城市人回農村建房子因為這個事情還是隻有上了年紀的人來做這件事情的。還有就是說必須是農村出生的,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農村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