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时期,地产商们在做些什么?

喂喂牛牛568


关于抗击疫情时期,地产商们在做些什么,我个人是这么想的:

1、因为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比较严重,地产商们都在考虑捐赠物资之类的事情。

2、因疫情期间无法销售房屋,销售人员都在朋友圈或直播间进行网络销售或网络看房,加强营销好回笼资金。

3、策划如何度过因疫情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怎样卖房和融资应该是他们最应该考虑的,公关银行,补充贷款。

总之一句话,不管大公司小公司,保持现金流充裕,顺利挺过这段洗牌时间


叶歪究


地产商在疫情期间,什么也沒做。房子已经卖完,开发新的房源,政府也不可能批。钱已经赚够,心里也不慌,不像无职无业的人,还要愁去找工作谋生。洲际春天广场的房产手续,说好的两年内办妥,结果交房两三年了,全额购房的产权证都没发下来。去年就说是在年底一定办完,发给业主,可年底无音讯。去问,答复还差一步手续。现又遇到疫情,这是最好的借口,你说他还做什么?正好什么也不做。


天涯人2286


这个问题问的好![赞]

中国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时此刻开发商正在琢磨购房者内心深处的想法,我觉得有一下几点:

1.疫情这么一整购房者会推迟购房计划吗?推迟购房比例是多少?比如推迟1-2月的占多少,推迟3月以上的占多少?推迟6月以上的占多少?

2.根据1的调查情况指定销售方案,比如才去线上销售的方式先把属于自己项目的客户给稳住,在线上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比如恒大推出的交5000顶2万之类的优惠。

3.根据1和2的数据分析研究客户心理预期优惠价位是多少,指定疫情结束后的销售价,是低开高走?还是推出特价房吸引客户?还是封盘不卖?

4.商量来年计划要拿的地是不是先放放?不拿了,先把银行贷款还上?要开的盘是不是再等等?

4.如果经济不景气导致购房者观望5-6个月,开发商能不能扛的住?因为每年都有倒闭的开发商,这不奇怪。

综上所述,开发商此时此刻比老百姓着急,痛心。



自由人2023


你好。很高兴解答你的问题

因为我是一个地产从业者,然后我身边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的朋友。

所以很清楚他们现在在干嘛。

小的开发商可能叫销售人员在家做一些不痛不痒的动作,发个朋友圈呀,维护一下客户呀,这是小开发商。

大的开发商像恒大,融创等等都是在弄线上看房,然后用此来,获得成交或者回款。

像恒大融创这两个楼盘近期成交确实不错。

基本上大的开发商,他背后的营销团队都在想着怎么样能够安全的度过疫情。



Hi有屋


我一直关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抗击疫情时期地产商们在做些什么比较了解。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要筹措捐款。

疫情发生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开始捐款。典型的比如恒大,先捐了1亿元,后来追加了1亿元,并捐款1亿用于抗病毒药物研究,前前后后,捐款超过3亿元。据统计,截止到2月19日,240家地产商捐款近24亿元。见附图。

捐款不管是资金还是物资,都要筹集。特别防疫物资,如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消毒液等非常紧俏,这需要通过企业积累的资源并开拓各种渠道来完成。

第二,研究抗击疫情对策

筹谋在先。

疫情发生后,线下销售、施工工地受到严重影响,关闭售楼处、停止施工,人员集聚的场所已经是暂停状态。

这个时期,虽然我们看不到繁忙的工地,看不到以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销售人员,但地产商的研究部门是最忙碌的。因为可以家庭办公,可以分批复工,我知道的这些研究部门很早就开始工作了。

他们收集资料,分析疫情对于经济、对于老百姓收入、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一份份表格,一份份数据,一份份动态,整理、汇总、分析,提供给决策者。

房地产企业的产品研发部门,针对疫情激发的对于物业管理、户型结构、小区环境、郊区带院大宅等新需求,要完善产品结构,完善物业管理。

房地产企业的高层应该是最紧张的。疫情将改变购房需求,疫情将激发需求,疫情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分水岭,未来的路何去何从,高层决策者要做出选择。

第三,地产商的物业在忙碌物业服务

我们知道,大多数楼盘的物业管理是开发商自己的物业团队。

疫情期间,房地产业最辛苦的是物业管理。

防疫宣传、全小区定期消毒、入户摸底、小区封闭管理、筛查测温,对于来自重疫区业主的管理,以及为隔离户购买日常用品,等等。

整个湖北省的生活小区,特别是武汉的生活小区物业管理,基本是战时状态。

疫情就是对于物业管理的考验。看看武汉及北京一些典型事例,最容易出现漏洞的是小区管理,难度最大的也是物业管理。

其实,我看问题的题目,多少有些质疑的意思。房地产商关乎着房价,社会对于房地产商的争议也是比较大的。因为房地产商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住房、物业有着紧密的关系,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也不断提升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离不开房地产商,我们希望房地产商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这是情理之中,也是正当要求。

第四,这是最核心的,疫情期间房地产商在进行线上卖房

房地产商是企业,是企业就需要生存,提供产品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就业,是本份。

线上卖房,打折优惠,无理由退房,是房地产商开展的引起社会关注的经营活动。

全国前20强地产商开启了线上卖房APP。

以恒大为例,全网宣传,全员销售,开发客户,开拓用户,忙得不亦乐乎。

房地产业关联着上下游很多行业,如建材、钢铁、水泥、煤炭、玻璃、建筑机械、冶金、化工、森工、仪表、电气、装饰装修、旅游、园林、家电、家具、厨卫等等这些最直接的,还关联着房地产金融、信托、资本市场等,以及规划、征地、拆迁、设计、施工、产权登记发证、物业管理等。

以上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就太多了,如窗帘、地毯、工艺品等等。

房地产业兴则百业兴。

疫情期间,各地出台了不少扶持房地产商的政策,如缓交土地出让金等,支持企业复工等等。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开启拍地,其中,上海还出了总价新地王,上海市徐汇滨江西岸金融港地块成交总价310.5亿。之后,不少城市也开始拍地。

同时,购房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包括人才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政策,等等。特别是广州,近期出台了松绑商务公寓新政策。

疫情期间,地产商很忙。捐款,拍地,卖房,物业服务,等等。

期望全国疫情早日清零,期望各行各业早日复工复产,期望老百姓的生活早日恢复正常。


深圳房产探秘局


这一轮疫情改变了很多商业模式,地产商在抗疫情期间,在做几件事:

1.继续拿地,这个是2019年计划好的,还要继续执行;

2.加大折扣力度刺激销售,回笼现金,现在的形式,现金为王;

3.线下售楼处基本停转,线上开发网络售房平台,有一些房企的网络售房平台早就有了,但是今年开始火爆,这些网络平台,有些会分佣金给一些售房分享者,希望开启“全民网上售房”;

4.开启直播,线下售楼处停了,却开启了另一扇门,直播,很多地产商发现,一个前期的项目顾问,一场直播,几千人几万人看房,比一个销售团队的效率要大很多,但是成本却小很多。

5.现金充足的,开始看“别人的项目”,准备在复工后开启并购模式,有一些地产商,撑不下去了,只有卖掉项目。

这一轮疫情,改变了很多商业模式,过去地产界很重头的销售部门,可能会面临重塑,不再需要那么多售楼员了,资深的专业人士,直播+预定+网上售楼处会部分取代过去的售房模式。降低成本才有未来,当然房价降了全民欢迎!

点击“关注”就是鼓励!


律界诸葛


应该说地产商现在正是最伤心难过的时候!

我一个同学是在房地产销售房子的,朋友圈天天都是大促销,吸引客户订房,但是明显感觉没什么销售量。

因为疫情对房地产冲击还是很大,没有业绩,就没有资金流动支撑,还是银行贷款利息不能少,人员工资不能少,压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大房地产线上销售,打折促销,比如恒大。很多小房地产,严重的破产,还有可能裁员,或者同样促销。

有的可能在自救,通过政府银行贷款补充资金问题,有的可能在摸索线上销售下订单。有的可能就要被迫转行了吧。

我想大部分的都在为解决资金想办法。

疫情当前,确实是不可控因素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还是有的,比如很多服务行业啊,都很难的。餐饮啊,商超,旅游,等等实体经济还是很大影响。

同样的房地产大佬王健林很大手笔给客户免房租,帮客户度过难关,价值40亿的租金。

所以说,不仅仅是房产行业了。但是我们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的积极性措施,很多对经济恢复,帮助企业度过难过的措施。这些政策对疫情以后以及当下企业的困难都很有帮助!

所以,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让各行各业都好起来,社会正常起来,国家也好起来,更强大!


搬砖男神


3月底以前,销售惨淡的现实要接受,房企现金流也面临着巨大压力。确保现金流安全是目前企业最高等级的事情。企业现阶段应积极融资,通过融资性现金流入弥补经营性现金流入的缺位,既为了度过现在,也为了应对行情复苏做好资金储备。

1、多融资、快融资,以融资性现金流充实企业的资金水平。

疫情发生之后,金融端积极“救市”、助力企业渡难关:不断加大货币宽松的力度;多次发文“维稳”企业的融资额度和利率水平;一些改革例如资管新规延后一年。

建议企业复工后,抓住货币宽松、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加快、相关金融企业权限变大的有利时机,积极申请贷款、延缓支付利息、贷款展期、协商降低开发贷的标准(至少疫情影响期间),做好快融资、多融资,以融资性现金流充实企业的资金水平,提升安全度。

2、与地方政府做好沟通,一是最大限度地争取预售资金监管的放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范围;二是土地出让合同、土地款项上申请缓签、缓缴,减缓现阶段资金压力,降低违约风险。

3、做一些应急型预案,比如开放一些有亮点的项目,适时引入金融企业、战略合作企业或其他关联企业,同舟共济,腾挪更多资金,保安全、促发展。

4、与一些灵活操作的金融企业进行洽谈,在前端融资、并购贷款方面达成默契和合作,2019年不能操作的产品和路径,2020年不见得不行。

5、通过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对限签限购等限制性措施争取有条件的放松,利于恢复信心。

6、做好线上销售,不过销售转化或将在二季度才能显现;线上以输出企业品牌为核心,不能忽视企业的品牌运维以及核心价值的彰显



郑州房市咨询师


受传统楼市销售淡季+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今年1月,全国地产销售TOP100企业单月操盘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2%,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同比降低19.1%至9亿元,销售百强房企中有近7成的企业单月业绩同比下降,部分甚至腰斩……二手房成交下滑更厉害,武汉、杭州、济南等十个城市在春节假期期间二手房零成交!

在这期间,本人总结归纳了一下,发现开发商们主要在做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培训以及梳理内部流程,疫情过后,兵强马壮好干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众多标杆房企也一边捐款捐物,一边通过线上销售渠道和上线网上售楼处进行销售和推广,同时梳理内部流程,进行密集培训。

2、倒逼自身营销方式的改变,提升线上营销和推广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下渠道断了,只能走线上。碧桂园、融创、金茂、绿城、雅居乐等,纷纷加大了线上销售渠道的推广力度,通过自有平台、自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进驻电商平台等多种形式全面启动线上销售服务。直播卖楼也成为了可能。比如保利长春公司某项目2月1日晚8:00直播,共计81333人观看,384条留言互动,75人后台领取1万元优惠券,8人加置业顾问微信。

3、做好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发掘满足客户需求的新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对房企的“租”和“售”都带来了冲击,但也有一些领域是可以发力的,比如物业。

此前,不少做社区电商的房企,他们都直言难做,甚至一些大房企也不得不关闭社区生鲜店。如今,这些业务全面复活。

为了让业主能安心呆在家里,保利物业、碧桂园物业等,还为业主提供买菜服务。如果说平时物管的重心在“服务”,那么,当前物管更要侧重“管”。诸如碧桂园、雅生活等早已开始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在这方面显然会更加娴熟。


SRT天府之声


这次疫情对地产行业冲击非常大,可以说是危机重重!

先谈谈“危”:1、售楼处被关闭,老百姓被禁足,行业在春节期间几个月的销售仅有往年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回乡置业的小阳春没有了;2、销售不好,地产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山大,借钱还钱天经地义,可融资渠道没有明显改善,资金周转困难,所以有的公司开始优化(裁员)节流资金;3、大部分区域的工程不能按计划复工/新开工,导致计划延迟,开发建设延误会导致供货不足、销售额降低,施工单位索赔、延期交付、开发成本上升等等。

在谈一下“机”:客观的说:有危就有机会,行业面临的机会也不少,1、销售方式改变,地产公司的线上销售搞得风生水起,对渠道的依赖会越来越低,销售的话语权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既降低成本,又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实惠;2、线上办公方式的改变,也会使地产公司开启互联网运营模式,线上审批、线上开会、线上培训,短时间会增加一部分设备及系统开发投入,长远看是提质增效的好处;3、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比如智能安防系统,面部识别技术、智能送货机器人、无接触呼电梯、智能家居等新产品,配置社区超市、社区医疗机构、健身、幼教等学习机构,物业管理更加完善,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等等。

总之,这次的疫情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既有挑战,更有机会,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及时作出改变迎接挑战的企业最终一定会胜出,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将引领地产行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