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Suki,幫我寫一下病歷”

所有的一線醫生都有過花幾個小時整理病歷的經歷,這不僅讓醫生們自己疲憊不堪,也被很多專業期刊批評,正是因此醫生才沒有時間與患者交流。2017年《家庭醫學年鑑》(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的一篇論文指出,醫生每次為患者護理一個小時,就要花兩小時整理病歷。Mayo Clinic也提到,與患者交流時間減少會導致醫生產生疲憊和沮喪等負面情緒。

在這種場景下,如果有一位虛擬的數字助手協助,工作效率能夠得到多大提升呢?Suki AI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普尼·索尼(Punit Soni)認為,影響是顛覆性的。

Suki AI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開發針對臨床醫生的語音助手軟件,近日該公司已獲得來自Flare Capital Partners、First Round Capital和Venrock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總資產規模達到4000萬美元。B輪領投資金方Flare Capital Partners聯合創始人比爾·吉利認為,Suki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滿足醫生的迫切需求。

Suki AI的功能很簡單:就是一款面向醫生群體使用的語音數字助手。就像人們平時使用Siri在蘋果手機上記錄日程,設置提醒一樣,醫生可以採用Suki在患者預約就診期間做記錄,這些記錄會自動上傳至病人的電子健康檔案(EHRs)。

Suki創立於美國加州紅木市(Redwood City),登上了去年的福布斯全美AI公司榜單。他們將這筆新融資用於擴大員工隊伍,開展新業務,比如具有語音識別功能的患者支付系統。公司首席執行官索尼曾在摩托羅拉、谷歌和印度電商公司Flipkart任職,他拒絕透露此次融資後的公司估值,而去年秋季A輪融資後公司估值約為6500萬美元。

Suki採用自然語言識別技術進行筆記與數據轉錄,醫生只需在手機或者電腦上下載Suki軟件,然後對著軟件講話即可。醫生可以向軟件詢問患者病史,或者對著軟件開藥。在患者離開後,醫生的筆記會自動上傳到病人電子健康檔案。目前Suki與Epic、Cerner和Athenahealth三家醫療信息供應商的電子健康檔案相兼容。

Suki在業內的競爭對手包括Saykara, Robin Healthcare和Vocera等公司,幾家公司都生產醫生可以進行語音激活的醫療設備。索尼指出,Suki與幾家公司的區別在於他們不生產醫療硬件設施。“在這個領域內,我們只做軟件。”索尼表示,這樣可以降低價格點。一位醫學轉錄員每年會花費6萬到8萬美元,而Suki只需每月花費200美元。“我不知道我們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我只知道這是一個獨特的解決方案。”

Suki目前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患者的隱私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是否願意讓一個軟件得知自己的病情?Suki與谷歌雲服務以及Ascension公開合作,但兩家在去年因為相互之間未公開合作關係而飽受批評。據稱,谷歌員工曾訪問Ascension的患者數據。索尼說Suki與此完全無關,Suki非常重視客戶隱私。該軟件不會像其他語音軟件一樣全盤錄入,只有當醫生講話時才會開始轉寫記錄。索尼指出,雖然公司工程師的確使用用戶數據對Suki進行訓練,但是完全符合健康保險便攜性和責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1996,Public Law 104-191)。

目前,Suki已在全美85家醫療機構投入使用。索尼說:“在過去的10到11個月內,我們的用戶實現了40倍的增長,對於一家小型初創企業而言,規模算很大了。”

原文標題:This AI Software Company Just Raised $20 Million To Help Prevent Physician Burnout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