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辅警:一腔热血 十载青春

好辅警:一腔热血 十载青春

好辅警:一腔热血 十载青春

李海清,男,1983年4月10出生,现任通榆县边昭派出所辅警。

李海清担任边昭派出所辅警已近十载,作为警务辅助人员,凭着对公安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倾注在派出所户籍窗口服务上,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认真诠释了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对本质工作的热爱,对群众服务的热心,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好辅警:一腔热血 十载青春

一、主动请缨,扛起责任积极工作

边昭镇属于通榆县的“南大门”,镇内昭福家园是全县易地搬迁最大安置点,涉及三个村950户常驻人口,疫情防控工作难度非常巨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李海清主动请缨,投身昭福家园小区的疫情防控一线,他凭着多年从事辅警经验,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小区门口设立防控卡点,及早对外地返乡人员进行管控,建立了返乡人员微信群,为他们做心理疏导,被隔离人员无论谁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助解决。在李海清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全小区97名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全部落实了居家隔离14天和每天两次量测体温的管控措施,小区治安稳定和谐。

二、以身作则,自己带头关停营业

李海清在做好昭福家园小区外地返乡重点人管控的同时,还肩负着检查全镇各商户停业关闭的管理工作,每天要对镇直内126家行业场所全部检查一遍,发现有私自营业的立即向所长汇报,由派出所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为了给各个商户业主带个好头,他第一个将妻子开的火锅店关闭,在他的带动下,全镇除居民生活必需的商超、药店和市场外没有一家场所营业的。

好辅警:一腔热血 十载青春

三、不讲代价,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平时派出所的警力就不足,疫情爆发后,由于小区、村屯封闭,各类矛盾纠纷多发,导致派出所的民警更加不够用。作为辅警的他成了多面手,管控重点人,检查行业场所,还要协助民警查处疫情期间发生的治安案件,调解民事纠纷,村民都风趣的说“你可真是一个全能运动员”。

四、慷慨解囊,关爱一线送去温暖

爆发疫情后,边昭镇政府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在进出边昭镇的各个路口设卡,村民们在镇政府及村部的带领下,顶风冒雪,不畏寒冷,自发的上卡值守。李海清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与卡口值班人员沟通,帮他们排忧解难。并以个人名义给10个村的卡口送去了泡面、八宝粥等物资共二十多箱,价值约1200元。李海清送给卡口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李海清夫妇两个人的一片心,和对边昭镇父老乡亲浓浓的爱!通榆县的南大门边昭卡口是守卫通榆的第一道防线,正好设置在李海清家不远的地方,李海清有时间就主动到卡点帮忙,白天没时间,就一早一晚去,帮卡点的弟兄拦截车辆,登记人员信息,并在自己家做饭,为卡点的公安干警们送上热腾腾的饭菜。

李海清之所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是和他的妻子王丹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为了支持李海清工作,他的妻子王丹一边照顾7岁的女儿和刚刚满15个月大儿子,一边担起全部家务,再苦再累也没有说过一句怨言,生怕拖了丈夫的后腿。

受过无数表彰的李海清,是边昭镇辖区内最坚实的“护盾”,始终有两个字一直在他的心中,那就是“责任”。疫情无情,人却有情。李海清——一个真正为大家着想的好辅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