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股、均衡配置、適度偏離”,三原則煉就的長跑型選手


“長期持股、均衡配置、適度偏離”,三原則煉就的長跑型選手

王明旭常常說自己在投資上是一位“悲觀主義者”,但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之下,王明旭對股市看法卻顯得並不悲觀。

春節假期後首個交易日,滬指大跌7.72%,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廣發均衡價值兩隻基金分別下跌6.08%和7.12%。面對劇烈波動的市場,王明旭當時就做出了判斷,他認為,疫情對於A股的第一步衝擊已經到位。

“只要疫情不往更嚴重的方向演化,跌破2650點還是比較難的。總體而言,上證指數2700點以下的區域,都會成為今年最好的加倉位置。”王明旭的沉穩讓他管理的兩隻基金在隨後市場的反彈當中表現出色,截至2月21日,廣發內需成長和廣發均衡價值自2月3日以來淨值反彈分別達到16%和14%。

在反彈之後,疫情對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市還將產生哪些影響?作為一名長跑型選手,王明旭在疫情之後又將如何佈局今年的行情?


疫情下的A股投資


此次肺炎疫情對於經濟、股市乃至上市公司會產生哪些影響?

王明旭指出,今年發生的肺炎疫情,儘管政府採取的措施比較及時有力,但由於疫情橫跨春節,企業停工情況比2003年非典疫情時更為嚴重,消費和地產投資可能比之前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但從歷史經驗來看,疫情的影響最多持續兩個季度。

“這次肺炎疫情的傳染性比非典強,對於工業的影響可能比2003年稍微嚴重一些。2003年非典對經濟的衝擊只有一個季度,之後就迅速回升,對當年二季度GDP負面影響在1,5個百分點。這次疫情對單季度GDP的拖累大約在2個百分點,影響全年GDP在0.5%左右。如果政策加碼,全年仍有希望達成GDP增速5.6%的水平。”王明旭說。

至於股市方面的影響,王明旭認為,目前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並不是很高,Wind全A的PE水平大約在17倍,處於歷史估值的40%分位左右,PB是1.65倍,處於歷史18%的分位水平,這是一個相對合理偏低位置。從歷史上看,包括2003年非典疫情帶來的短期衝擊,只是改變市場的節奏,並不改變市場向上的長期運行趨勢。

具體行業上,王明旭指出,今年景氣度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如果疫情並非特別持久,對這些行業應該沒有特別大的影響。至於消費品,如白酒、食品、家電、醫藥等龍頭公司的估值水平依舊在合理位置,並沒有顯著高估。而持續受益於免稅行業、穩定較快增長的機場、旅遊等行業白馬的估值水平則極具長期吸引力。

“我組合中與消費相關的行業比重較高,雖然短期會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但這些品種持有的週期都相對較長,我並不是特別在意短期股價的調整壓力。”王明旭在談及疫情對自己投資組合的衝擊時說到。

從中觀出發的長跑型選手

在公募基金經理陣容中,有著多年宏觀策略研究背景、管過10年絕對收益資金的王明旭,屬於市場中少見的中觀配置選手:他善於自上而下對各個行業的機會進行比較和評估,敏銳地把握市場主線;他偏重先選賽道再挑個股,甄選高ROE、高ROIC、自由現金流充沛的優質企業長期持有。

2005年入行的時候,王明旭在東北證券負責的是宏觀策略研究,之後在生命人壽管理過股票以及投連險賬戶,又回到券商行業,在東方證券做了兩年首席策略分析師。多年宏觀策略的研究背景讓他在日後的投資生涯中更傾向於自上而下做行業配置,也對根據宏觀經濟的景氣變化選擇順週期或逆週期相關的行業更有心得。

2011年3月王明旭進入興全基金,在興全專戶部待了將近8年,一直從事絕對收益投資,直到2018年6月加入廣發基金轉身成為公募基金經理,他管理的廣發內需成長自2018年10月份接手以來收益率達到65.54%。

聊到這裡,王明旭也不無幽默地說,儘管自己入行時間比較長,但在公募基金圈算是一位“新人”。

十年的絕對收益投資經驗如何融入到公募基金產品的管理當中?作為一名投資老將,王明旭早已胸有成竹。他指出,要想成為公募基金當中的長跑型選手,長期穩健的收益更多是來源於基金經理的價值觀、投資框架和理論實踐能力。此外,對於相對收益性質的公募基金而言,一些重要的原則是取得長期較好排名的基礎。

第一,放棄擇時,長期持股。王明旭認為,公募選手主要任務應該是專注於選股,不需要頻繁變動倉位,因此管理公募基金的第一原則就是放棄擇時,精選股票長期持有。

第二,均衡配置。王明旭提出,無論是海外市場還是A股,能穩定每年跑贏指數7個點甚至以上,三年之後就是這個市場上的頂尖選手之一。因此他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就是希望每年都可以穩定地跑贏與自己風格類似的基準指數,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自己投資當中就要做好行業的均衡配置,不能對某個行業偏離度特別高。

第三,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如何做到“每年都跑贏”?王明旭提出了關鍵的第三原則,就是在某個時間節點上需要在某些行業上做適度偏離的配置。這也是考驗基金經理投資能力最關鍵的一步。

在2018年10月份接手廣發內需之後,通過查閱王明旭過去四個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的披露可以發現,他的持倉中行業配置相對分散,60%、70%以上的比例是家電、白酒、食品飲料、醫藥、銀行、保險、機場等偏價值的白馬龍頭公司,這些就是他提到的“均衡配置”的原則。

但在均衡配置之餘,他也會在組合中進行適度的行業偏離。2018年四季度,王明旭判斷生豬養殖行業的景氣度將走高,果斷將投資組合中該板塊的配置比例提升到了15%以上,為組合貢獻顯著的超額收益。

2019年四季度初,王明旭判斷未來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週期,新能源汽車及3C電池會出現新一輪需求增長景氣週期,其上游的資源品在供給大幅收縮的背景下,出現供需共振的投資機會,因而在那個時間節點配置了新能源汽車上游和3C電池上游的資源品。

這些操作的背後,王明旭都遵循自己的三大原則,並結合自己自上而下的行業配置優勢,將敬畏市場、謹慎操作的絕對收益投資風格運用到公募基金的管理當中。

“我是一位常年的悲觀主義選手。”王明旭說,十年的絕對收益管理經驗,讓他在投資中對產品和組合的淨值回撤相當重視,對於回撤的控制已經天然融入他的性格當中。

正如其溫和的個性,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的淨值曲線也是不慌不亂,平穩、波瀾不驚地向上增長。Wind統計顯示,2019年,廣發內需增長的回報為65.96%,排名同類前5%;年度最大回撤為-7.76%,同期滬深滬深300指數的最大回撤為-13.49%。

2020年看好三大投資主線

自2月3日單日大跌後,以新能源汽車、芯片等為代表的科技股走出強勢上行行情,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板塊則表現相對低迷。

對此,王明旭指出,他長期看好A股的投資機會,但從十幾年的歷史規律來看,一季度市場流動性比較寬鬆,會有一波春季躁動行情。但之後的二季度多數時間處於調整階段,對於新發產品來說,剛好是不錯的建倉時點。

對於今年比較看好的行業,王明旭認為有三條主線:一是估值處於歷史低點附近、盈利能力向上的銀行、機場、旅遊等;二是增長相對穩定的大消費板塊,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家電;三是景氣向上的週期品種,如新能源汽車上游的資源品——鈷和鋰。“我認為從今年甚至更長時間維度來看,新能源汽車都是景氣程度不斷上升的行業,並且能帶動很長的上下游產業鏈。”王明旭說。

對於當前市場最熱門的科技股,王明旭認為,科技股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依然會有非常不錯的市場表現,也是A股市場重要的行情主線之一。但他同時指出,大部分科技股公司當下的估值水平都超出了他的承受範圍內,他個人的投資更偏重格雷厄姆式的風格,相對強調安全邊際。

“在當前背景之下,我還是會盡量去找低估的、有安全邊際的品種。”王明旭說,作為公募基金經理,他希望以更低的換手、更穩定的持倉,換取較為穩定不斷向上的淨值曲線,為持有人在三至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獲得滿意的投資回報,分享優質企業不斷成長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