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電池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鈷鋰金屬等新材料投資機會

未來特斯拉新電池技術方向或存在三方面的可能性。我們預計,特斯拉電池“黑科技”的猜想主要為3個方面:

1)所謂的“無鈷”電池就是短期寧德時代向特斯拉中國工廠提供的超級磷酸鐵鋰電池,但其僅為過渡型產品,中長期仍是發展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趨勢;

2)Maxwell核心技術手段在於幹法電極配硅碳負極,硅碳負極將加大負極補鋰的需求,金屬鋰需求有望提升;

3)預計短期超級電容+鋰電池的技術在純電動的乘用車上突破空間或非常有限,也不會改變正極材料體系情況,對鈷鋰需求並無影響。

一方面,“無鈷”電池或為短期過渡型超級LFP電池,未來將被三元+CTP所替代,其並不改變未來鈷行業依舊短缺趨勢,影響更多是預期大於實質。

短期來看,路透社披露的所謂“無鈷”電池或是寧德時代向特斯拉中國工廠提供的超級磷酸鐵鋰電池(正極LFP+碳納米管導電劑+CTP技術),短期其在成組的能量密度與高鎳三元接近,又具備低成本優勢背景下,超級LFP電池在大概率短期將裝載在特斯拉國產M3/Y上;中長期來看,預計超級三元電池(高鎳化三元+CTP技術)運用的推廣,三元+CTP電池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都比超級LFP電池更具優勢,超級LFP電池或僅是1-2年過渡型產品,進一步推廣的空間較小。

中性預期下,2020-2022年,基於超級LFP電池在特斯拉中國工廠的使用或分別減少鈷需求量為149噸、1605噸、1920噸,但鈷行業供需缺口依舊分別達到-5345噸、-6274噸和-11070噸,且對氫氧化鋰需求減少量或分別為646噸、6955噸、8320噸,對碳酸鋰需求量或增加566噸、6099噸、7296噸。因此,超級LFP電池的運用並不影響鈷行業未來仍將短期的大趨勢,且未來三元仍將是Tesla採取的主要方向,“無鈷”電池更多隻是預期大於實質的影響。

  另一方面,特斯拉黑科技或為Maxwell的乾電極+超級電容器技術,有利於硅碳負極替代石墨,對鈷無影響且有利於負極補鋰提升金屬鋰需求。Maxwell是全球第一的超級電容器製造商,在電池業務核心擁有著名的乾電極+超級電容器技術專利。

①乾電極能夠解決硅碳負極體積膨脹率大的問題,從而提升循環壽命,實現用硅碳負極替代傳統石墨電極,帶動整個體系能量密度的提升。

②乾電極只改變生產製造工藝,對正極材料沒有影響,現有的正極材料生產工藝已經非常完善,不存在幹法生產環境更優而加速高鎳化作用。

③乾電池電極技術可應用於無鈷體系和固態電池體系等,僅為其可適用於無鈷體系,而並非指其能推動無鈷化。

④硅碳負極首次鋰損耗甚高達15%-35%,需通過負極預鋰化進行補鋰,以提高電池的總容量和能量密度,預計或帶動金屬鋰需求增長8%-12%。

⑤超級電容器能量密度提升非常有限且成本較高,未來無法取代鋰電池地位,即使超級電容器+鋰電池技術有所突破,也不會改變正極材料體系,對鈷鋰並無影響。

  投資建議:繼續看好鈷鋰龍頭企業:

①鈷:超級LFP電池影響更多隻是預期大於實質,且乾電極+超級電容技術均不影響正極材料體系,依然看好鈷價中樞或將上移,繼續看好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等;

②鋰:超級LFP電池對鋰鹽影響量較小,硅碳負極替換石墨負極有望提升金屬鋰需求,繼續看好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等,建議積極關注板塊回調帶來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

1)特斯拉4月新電池技術低預期;

2)新能源產業鏈終端需求低預期;

3)金屬價格下跌等風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