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們,你們該休息了!疫情不良反應,中了太多條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之下,全國的學生一次又一次延長了“寒假”!為了做好學校的疫情防控,充分了解家長、學生的疫情防控狀況,公立教師和教培行業教師都化身為“超人”,全力銜接家長、學校、學生之間的情況:每天堅持統計上報健康數據,確保學校的安全防控;調整教學計劃,參與網上教學、在線輔導工作,實時掌握學生情況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因信息上通下達,難免會接觸更多的負面信息,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產生了各種疫情不良反應,有的教師中了很多條!


教師們,你們該休息了!疫情不良反應,中了太多條了


接下來,做個小測試,以下為教師疫情不良反應,看看你中了幾條?

01、過度亢奮,拒絕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證自己的健康

長期居家不外出,教師在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的同時,還多了一份對學生的擔憂。事情的繁雜、精神的高度緊張,導致作息不規律,健康受影響。

02、看見學生或身邊人染病時,感到挫敗或自責

由於經常要下發學校的通知,回饋家長和學生的外出信息和健康狀況等信息。有些教師在通報信息的過程中,遇到學生或者家長疑似或受感染病毒會非常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做好工作,沒有通知到位,心情異常鬱悶失落自責。

03、學校延遲開學,擔心自己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業

各大學校的延遲開學,對疫情預防有良好作用。但被打亂了的教學計劃、學生學業的延遲、課程進度的延誤等,都會讓教師們著急不已。“高考時間越來越近,學生複習時間越來越少了”這樣的著急心理,隨著時間的一天一天過去,愈加嚴重。

04、線上教學、溝通不暢引發過度疲勞和緊張、焦慮不安、失眠、抑鬱等

“學生在家能認真學習嗎?”“怎麼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我不會使用線上軟件怎麼辦?”開始線上輔導和教學後,不但是授課方式和課後反饋都完全依託網絡,而且教師在處理問題時都需要一對多,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天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處理,疲勞又傷神。

05、過度忙碌,沒有時間照顧自己身體,帶病上崗

疫情期間,教師真的是超級忙碌,除了班級群裡每天統計,佈置檢查作業,提前做停課不停學錄課直播準備外,還要進行各種校區會議、進度表、以及準備自己的職稱和考研相關事情,目前已經有數十位教師堅持帶病上崗,令人肅然起敬,但是也更加希望教師趕緊去治療後再來。

教師們,你們該休息了!疫情不良反應,中了太多條了

06、在線教育流程麻煩,加大了工作強度

對於很多教師來說,有些線上授課的困難不是靠技術人員就能解決的。一名初中物理老師就拍下了自己為學生辛苦錄製的課程界面,並在朋友圈抱怨道,“十幾分鍾能講清楚的事情,要做十幾個小時,說不清楚是更先進了還是更落後了。”這條朋友圈獲得了數名正在準備網課老師的點贊。

07、教師翻車現象太多,信心受挫,還損失錢財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家裡上課”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教師直播課堂堪稱大型“翻車現場”:有的興致沖沖備好課打開軟件,結果網速不給力直播卡成PPT;有的在毫無所覺的靜音閉麥中,對著空氣滔滔不絕講了45分鐘;有的正講到入迷處卻忽然眼前一黑,原來是流量用光了,一查好幾百大洋沒了!

08、教師被截表情包,造成心理陰影,尷尬無比

學生因為網課體驗沒有那麼愉快,所以就開始了各種“摸魚(偷懶)”的經驗,拿網卡了做藉口逃避課堂提問。更有甚者,一些同學瘋狂截取老師的鬼畜表情包,在微信群流傳,部分教師看到後都造成了心理陰影,尷尬無比!

總的來說,教師在疫情期間的努力付出,是有目共睹的!疫情是一時的,但教師健康身心是長期的。做好學校工作之餘,教師也不要忘記自我關愛!充分地自我關愛,能夠幫助你避免職業耗竭。

奇碼星球總結了一些疫情期間教師調理建議,希望可以幫到教師們。

1、作息規律,長期居家中容易失去生活規律,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胃口不佳、免疫力下降等身心不良的情況;居家久坐辦公,也容易腰痠背痛,眼睛疲勞。所以請教師們在假期中也要有序規律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放鬆心態,做好防護措施,增強自信。除了工作以外,可適當安排一些較輕鬆的活動,拓展興趣愛好、進行室內運動,如室內即可完成的親子游戲等。研究證明,通過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可以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恢復平靜,經常練習,會促使大腦創傷碎片修復,達到改善不佳心情的目的。每週堅持3-5天,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穩定情緒、控制精神緊張和心理失調的有效途徑。

2、時間安排,我們很多教師居家辦公,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扮演著雙重角色。一方面,要和幾十個學生及家庭實時溝通、備課上課,以及每日各種數據的通知、統計、彙總、上傳;另一方面,又是孩子的父母、家人,需要足夠時間的陪伴。作為雙重身份的工作者,教師自身對於時間的合理安排就尤為重要。

3、合理調節,即便是成年人,我們也需要認識到,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們產生恐懼、擔憂、緊張、焦慮等的情緒體驗都是正常的,適當的負面情緒是為了提高我們對疫情的警惕,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和應對威脅,保護好自己。疫情考驗了在面臨危機事件時,教師該如何與學生一起面對,我們要比學生在情緒調節方面更快地成長。教師情緒管理不是簡單地壓抑或控制,而是要在正確理解、體察、接納自己各種情緒變化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調適不良情緒的方法,如放鬆訓練、適當鍛鍊、轉移注意力、與人交談、尋找心理支持等。


教師們,你們該休息了!疫情不良反應,中了太多條了


奇碼總結

作為教師,特殊疫情時間,迎難而上,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除了保護好自己,還要有責任、有擔當,適時調整工作內容和狀態,成為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給學生做好榜樣:平凡盡力,不輸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