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導讀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自燕國境內突入齊境,直奔齊國國都臨淄,齊王田建投降,立國800多年的齊國就這麼悄無聲息地被消滅了。它既不象韓魏那麼常年受秦國蠶食,也沒有經歷趙楚那樣幾十萬戰士血染疆場的慘烈過程。

曾經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為何如些不堪一擊?筆者試圖通過與秦國對比,揭示兩國在軍事謀略、對外交往、制度人文等方面的差異,來解析其深層次的原因。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一、齊國與秦國軍事經歷概述

(一)齊國

公元前386年,得到周天子首肯,田齊正式被承認為諸候,當時國力並不怎麼強大。直到齊威王時才逐漸強盛起來。標誌性的事件是公元前353年和341年與強魏的兩次重量級較量,把一家獨大的魏國拉下了霸主的神壇,不過這兩次戰爭,都是在別國請求下出兵的。當時魏國不僅受到趙齊的打擊,西邊的秦國也不斷向東出擊,魏國為了擺脫兩面夾擊的局面,組織韓國等一幫小弟,在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會盟,送給齊君一頂王帽,齊威王也送給魏國一頂王帽,史稱“徐州相王”。雖然前期吳、越、楚都曾稱王,後來大家都相繼稱王,但齊國出了這個風頭,還是犯了眾怒,楚威王親率大軍攻打徐州,齊將申縛戰敗。才剛剛崛起的齊國,就露出試圖稱霸的意圖,確實上了魏國的當,但齊威王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公元前320年,秦國越過魏韓國境,與魏韓聯盟攻打齊國,齊將匡章應戰並戰勝了秦國,挫敗了張儀聯魏韓以攻齊的連橫策略。從上面的這幾次戰鬥結果來看,齊國總體實力是相當雄厚的

從公元316年開始,韓相公孫衍、魏相田文、齊相田嬰一道組織合縱抗秦。次年秦國攻打趙韓時,兩國戰敗,原因在於齊國並未真心合縱,在其盟國受兵時並沒出手相救。在這個時期,秦國已取得向東和向南兩個方向的軍事要地,本來齊楚兩國是有友好基礎的,但楚懷王搖擺不定,貪圖既得利益,在張儀誘騙下斷絕了與齊國關係。雖然後來楚懷王又轉向齊國求救,但齊軍在濮水被秦魏聯軍戰敗,齊將聲子戰死,匡章敗走。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公元前314年前後,燕噲王將王位禪讓與大臣子之,引起子之與太子平之間的互攻內亂。齊國乘機派匡章率五都之兵以及北地之眾攻入燕都,開始受到燕人的熱烈歡迎。但齊國平亂以後,並沒有讓燕國實行自治,而是採取了殘暴的統治,最後被迫撤軍,由此與燕國結下世仇

燕國遭此大難後,悉心養民,招徠各國人才,伺機復仇。於公元前295年派死間蘇秦到齊國為相,為齊國樹敵招怨。期間齊國不但拒絕了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聯合意圖,而且在燕國和蘇秦引誘下,投放大量的人財物力,消滅了宋國。當時宋國的陶邑,是天下貨物集散中心,相當富庶,不只是齊國盯上了,秦國權臣魏冉、趙國權臣李兌也已垂涎已久。秦國在此期間,頻繁與楚、趙、魏等國會盟,商討伐齊之計,燕國也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就聯合趙魏秦韓五國之兵,以燕將樂毅為主帥,於公元前284年,與齊軍在濟西展開激戰,齊軍戰敗之後,聯軍長驅直入,攻下齊都臨淄。之後六年時間,除莒地和即墨以外,全部被燕軍佔領,剛剛到手的宋國也被其他國家瓜分。雖然經田單努力復國,但元氣已傷,再也無力在戰國舞臺上展演了

。隨後一直保持中立狀態,坐看六國拼命爭殺,同時聽信受了秦國重賄的後勝和眾多商人們鼓惑,不修武備,落得滅亡下場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二)秦國

自從秦國逐漸強盛以後,秦國的對外擴張一直走的是“由近及遠、遠交近攻”的路線,先攻佔秦國周邊地區,並不斷加以鞏固,之後再逐漸向東向南發展。

公元前360年,韓趙魏之間發生大戰,秦國趁機伐魏的少梁,攻取了龐城。

公元前338 年,秦進攻魏的岸門。在這種情況下,魏國開始與齊國和好,兩國 “徐州相王”。

公元前332年秦遣公孫衍大舉攻魏,取得魏上郡雕陰,俘虜魏將龍賈,斬首八萬,取得了重大勝利。秦取得了魏河西之地, 同時秦派樗裡疾,從函谷關沿黃河南岸向東出擊,先後攻取曲沃和焦,作為秦進攻中原的據點。

公元前329年,秦又從河西渡過黃河,攻取汾陰和皮氏。在這之後,因為秦國要聯合魏國曾經一度將曲沃等地歸還,但是公元前322年,秦國又攻取了魏的曲沃和平周。

公元前318年的五國伐秦,因為各國各自為戰,攻到函谷關被秦出兵反擊,五國退兵。次年秦派樗裡疾乘勝追擊,一直攻到韓的修魚,深入到韓、魏交界。

除了向中原進攻之外,秦國對周邊的巴蜀和楚國也採取逐漸蠶食的戰略方針。秦王採取了司馬錯的建議,兼併了巴、蜀,同時為了鞏固秦國在巴蜀地區的統治地位,讓當地人實行民族自治。但是蜀國還是不斷髮生內亂。為此,秦國先後殺了三個蜀侯,才穩定了局勢。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到公元前313年,秦在中原地區己經佔據了兩個重要的進攻基地一個是函谷 關東北的曲沃,另一個是武關以東的商於之地。曲沃是秦進攻三晉的重要戰略 要地,而商於是秦進攻楚國的必經之處。為了進一步奪取楚的漢中,秦國派出張儀設法拆散了齊楚聯盟,然後兵分三路進攻楚國。這次戰爭秦國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取得漢中,使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

從公元前303年到294年這段時間內,秦國又分別攻下魏國蒲阪、晉陽、封陵,韓國的武遂,楚國的新城等地。

到此時,秦國因為不斷地蠶食周邊地區,已經成為當時的大國,形成了齊、秦 東西對峙的局面。公元前287年五國攻秦結束後,秦就兵分兩路攻魏,取得魏國舊都安邑、新垣、曲陽等地。

參與燕國為首的五國伐齊行動以後,終於形成一家獨大局面,直至秦始皇統一天下。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二、秦齊兩國戰略方針比較

(一)秦國方向明確,步步為營

整個戰國時期,秦國的戰略目標一直非常明確,並且一直貫徹著以秦地為基礎,由近及遠,穩步向東、向南發展的戰略路線。為了實現整體目標,在總體向前推進的同時,也不斷地在遇回和調整,形勢有利了,就大舉進攻,形勢不利了,也可以暫時讓步,不為一時一地過多糾纏。就佔領土地來說,基本上都是成片的,對於暫時不能固守的飛地,也可以先舍後取,攻下一地,鞏固一地,鋪地毯式地向前推進。有時還會以土地作為籌碼,當做交換條件來與對方爭取利益,或者起到分化瓦解作用,孤立一部分敵對勢力,然後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來達到最終目的。

比如公元前328年,秦國公子華與張儀攻下魏的蒲陽後,又歸還給了魏國,還把公子繇作為質子送到魏國,同時張儀又勸說魏惠王“不可以無禮”,魏國一感動,就把上郡十五縣連同少梁,一起獻給了秦國。同年秦國打敗趙國,取得藺和離石,次年秦國又把原來奪取的焦、曲沃和皮氏歸還了魏國。這都是秦王與張儀實施的連橫策略的一部分。再如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命甘茂攻打宜陽,耗時將近半年才攻下,秦取得宜陽後,立即北渡黃河,佔領韓國武遂,用以控制武遂貫通韓國南北的要道。但是次年秦又把武遂歸還了韓國,目的是想要挾韓屈服。還有公元前298年,孟嘗君發動齊、韓、魏三國合縱攻秦,一直攻到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並歸還了之前攻取的魏國河外、封陵以及韓國的部分地區。當然,

後來秦國又在不同時期,將這些還回去的土地又全都奪了回來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二)齊國方向不明,隨意性強

1.戰爭的被動性與盲目性

齊國參與的大小戰爭,很多都是被動的,特別是大的戰爭。象前面說的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兩戰。參與的戰爭很多是為他國努力,戰爭的結局總是他國獲得了土地,自身受益很少,國力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比如,公元前312年,楚國進攻韓國,因為當時韓國與秦國結盟,齊國與楚國結盟,所以齊國派兵幫助楚國佔領了魏國的曲沃。但是後來,秦楚在丹陽、藍田兩次大戰中,楚國都失敗了,齊也在對秦的濮水之戰中失敗,

損失慘重。公元前301年的垂沙戰役中,齊韓魏三國敗楚,楚國的宛、葉以北的土地被韓、魏兩國瓜分,齊國賺了個白忙活。公元前298年,齊韓魏又聯合起來攻打秦國,經過三年的戰爭,攻入函谷關,秦被迫求和,歸還了以前攻取魏的河外、封陵及攻韓的河外、武遂等地,齊國也無所得。公元前287年,五國聯合伐秦,秦國歸還了魏國的溫、軹、高平,把先前奪取的王公、符逾歸還趙國,齊國沒得到什麼實惠。另外,楚國也總是利用齊國的軍事力量抗擊其他國家的進攻。

2.作戰過程中統籌能力差,得而復失,空耗巨大

齊國在東方瀕海,要想擴張,肯定是向西,向中原發展,這是沒有錯的。但是在階段性戰爭中,前後綜合考慮不足,不能很好地鞏固已經取得的戰果。比如,淮北、泗上等地是齊楚交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兩國都想以此為據點,向中原發展。 兩國也都積極爭取這塊土地。戰略的制定是正確的,但是齊國與楚國總是不斷地爭奪這塊土地,為了淮北、泗上,兩國多次交戰,合縱關係也多次變化,齊國奪取了這片區域後,總是被楚國奪回。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齊國沒有考慮到本國實力,或者說即便考慮了本國實力,也沒有為了保住這片土地而採取太多的措施。這樣一來,齊國為了這片土地,不斷地捲入戰爭,損耗國力,結果又進一步影響了齊國在其他地區的軍事發展,從而喪失了掌握戰略主動權的優勢。

在佔領燕國以後,並沒有象秦國統一巴蜀那樣,採用恰當的管理模式,來擴大和鞏固已取得的戰果。結果是燕人不服,不僅被迫撤兵,還與燕國結下世仇。在攻打宋國前後,僅受燕國和蘇秦的影響,缺乏統盤考慮,之前沒有評估攻打宋國後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在攻打過程中投入過大,之後又沒有守成的手段,最終引來滅國之禍

對比上述兩國攻戰策略,秦國正好符合了外國專家總結的“力量梯度損失”理論,意思是一個擴張國家,在離本國中心越遠的地方,其力量越來越微弱,正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齊國一系列戰爭,最後的結果不是空手而回,就是得而復失,空耗國力軍力,沒有實際收穫。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3.齊國在外交活動中表現的被動性

齊國消極外交,主要表現在與楚國關係上。進入戰國中期以後,秦國、齊國、楚國三家實力最為強大,在齊秦關係中,誰爭得與楚國的合作,誰就居於優勢地位。本來楚國與齊國關係是不錯的,秦國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派張儀到楚國離間齊楚關係,雖然楚懷王目光短淺,主動與齊絕交,但齊國也未能深思熟慮,做進一步的爭取工作,而是順其自然,任由楚國被張儀左右。後來楚太子在秦國殺死秦大夫,逃回楚國以後,楚國無奈又倒向齊國,齊國仍然沒有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而是企圖奪取楚國東地,進一步控制楚國。楚國在秦國屢次打擊中實力越來越弱,齊楚聯盟關係不再穩定,兩國多有衝突,任由秦國坐大。

在對趙國關係上,前期齊國曾圍魏救趙,關係也還是比較親和的。但總體兩國關係也很複雜,中間也互有攻伐,這在戰國時期也屬正常。但中後期兩國之間的戰爭卻破壞了兩國之間的友好氛圍。特別是五國伐齊中,趙國也是積極參與的一員。此後趙國又反覆進犯齊國,主要有:公元前283年,趙將廉頗攻取齊的麥丘;公元前274年,趙將燕周攻取齊昌城、高唐;公元前271年趙藺相如攻齊至平邑。如此頻繁的搔擾,也讓齊國懷恨在心,

在長平之戰中,齊國斷然拒絕了趙國的借糧請求,讓趙國一家獨撐秦國的強勢攻擊。按當時齊國情況來說,雖然五國伐齊中受到重創,但經過近20年的修養生息,整體農業和基本經濟還是不錯的,借糧給趙國還是有能力措辦的。這讓齊國失掉一個重要盟友,最後落到孤立無援的境地。

齊國與楚國、趙國之間的愛恨情仇,雖然有齊懷王反覆無常、趙國恃強凌弱的責任,但齊國並未象秦國那樣,主動聯絡,化解糾葛,顯然也是相當被動的。而與燕國之間的關係,齊國卻應當負主要責任。春秋姜齊時代,齊恆公曾幫燕國攻打戎荻,感動得燕公送恆公到齊境以內。而戰國時期的兩國互伐,雙方損失慘重,尤其是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三、齊秦之間制度與人文之間的差異

(一)兩國都尚武風,但鬥法相異

齊國地處東垂,本是萊夷雜居之地,自古就有尚武風氣。后羿為東夷始祖,同時又擅長射箭,就說明了這一點,古代射獵也軍隊訓練的重要手段。秦國最早居住的地方四周都是戎狄,加之當時戎狄經常侵襲秦地,秦人長期處於戎狄的包圍之中,秦人為了防禦必然要與其作戰,故而尚武也是必然的。

兩國尚武之風盛行也是統治者刻意提倡的結果。春秋時期,齊桓公為了爭霸的需要,大力提倡尚武之風。據《國語•齊語》記載,桓公曾下令國中舉薦勇武之士:

有之不告,謂之蔽賢。

《晏子春秋•外篇》記載:

“莊公陳武夫,尚勇力”。

意思是看能否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搏鬥。著名的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也是發生在當時的大背景下,齊景公蓄養的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在朝廷中專橫跋扈,晏嬰不得不用這個辦法才除掉他們。

秦國比較崇尚武力的是武王,據《史記•秦本紀》記載: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

由此可見,秦國的統治者也提倡武力,秦國的尚武之風也很興盛。

雖然兩國都是尚武,但是兩國的側重點不同,齊人“怯於眾鬥,勇於持刺”;秦人“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這些特點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齊國個人素質比較高,在平時的單打獨鬥時可以出出風頭,但是整體作戰能力不強;秦國個人技能不一定強,但是對外作戰時,很有整體優勢。其實秦國兵士勇於公戰的特點,是由商鞅通過立法手段長期固化下來的。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二)兩國國民都嗜利,但取財之路不同

齊國崇尚奢侈,慣於享受是相當有名的,但他們所取得的財富,都是通過工商業和手工業收入來獲得的,歷代齊國統治者,從姜太公開始,到齊桓公,再到齊威王無不提倡民眾經商積財,再大肆消費來激刺經濟發展。雖然民眾的財富是由國家寬鬆的經濟政策帶來的,但他們對統治者並不會感恩戴德,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在殷實的經濟條件支持下,齊民玩物喪志,無不鬥雞走狗,哪還有什麼對外擴張的心思。所以在五國伐齊、秦國從燕境入齊時,百姓們並沒有迸發中應有的愛國情懷,反而覺得與已無關,才使得兩次強敵的進攻,如入無人之境。另外,秦國後期,在范雎的策劃下,不僅向齊相後勝大肆行賄,而且凡到秦國經商的人,也大量收取秦國好處,回來以後,向齊王灌輸秦國不會給齊國造成威脅的謊言,這也反應了齊人愛財,不惜賣國的行徑。

秦國大力提倡耕戰,但是把所有的經濟來源全部都控制起來,秦民無論取得土地、財富、地位等所有待遇,只能通過立下軍功,由國家以獎勵的形式發到百姓手中。所以百姓們一聽說要對外作戰,全都奔走相告,力勸自已的子弟、丈夫去戰前殺敵立功,以求取優厚的待遇。

對比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齊國,後期為何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結語

1.齊國在對外用兵上,東說東流,西說西流,缺乏長遠規劃,不太計較利益得失。往往損兵折將,徒費財力並多結仇怨。在單獨攻擊燕國和宋國後,不僅前期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各國的關係,還且後續手段不足,得而復失。而秦國方向明確,循序漸進,邊開拓邊鞏固,一時不能鞏固的寧得先失後得,在不斷的攻戰中實力越戰越強。

2.對外交往中過於被動,聽任事態自由發展。不但未能與楚、趙、燕共同形成合縱聯盟,而且相互之間攻伐不斷,給秦國製造了各個擊破的可乘之機。

3.追溯到文化制度上,齊民雖然也好武鬥狠,但自由散漫,缺乏合力,後期又聽信讒言,坐觀其他五國與秦的拼命纏鬥,等所有屏障都失去作用時,其滅亡也成必然之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