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和鲁肃的榻上策,哪个更高明?

有文化的蒲公英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都很高明,但实事求是的说,“隆中对”相对来说还是要更胜一筹的。因为“隆中对”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而“榻上策”的讨论重点则是政治路线。二者在本质上有区别。因而从“高明”这一点来看,“榻上策”就已经输了。



由于后者的知名度不高,所以这里先详细的介绍一下“榻上策”的背景和内容。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孙策遇刺,孙权继位,鲁肃率部属投奔江东,当时只有十八岁的孙权对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因而就在一次聚会之后,单独留下鲁肃,希望他能给自己指点迷津。(鲁肃比孙权大十岁)

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三国志·鲁肃传》

孙权说:当今汉室不幸,如大厦即倾,四方纷乱不已,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企望建成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既然您投奔我,请问有何良策助能我成功?

注意了,孙权对鲁肃说“思有桓文之功”,这是典型的“尊王攘夷”的思路,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样的概念。

也就是说,孙权没说实话,他假模假样的装出一副要做大汉忠臣的样子,故意在试探鲁肃的意见。



接下来鲁肃的回复,就是“榻上策”的内容。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鲁肃针对孙权对他的试探性提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戳破孙权的小心机

鲁肃说:皇帝在曹操手里,要行桓文之事也只能是曹操。你手上什么牌都没有,你能尊王攘夷?(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

而且曹操势大,皇帝又在他手里。他随时写个圣旨拍你脸上,你能怎样?你现在跟我假模假样,说要拥护汉室,这是没有前途的想法。(汉室不可复兴)。

第二点——确立孙权的政治路线

鲁肃说:你要想行大事,只能另立中央。我料定曹操必胜,其它人,包括袁绍,都不是他对手。但是曹操平定北方需要时间,我们趁这个机会先灭黄祖,再灭刘表,称帝割据一方,跟曹操南北对峙。你不要嫌小,目前我也只能看到这个程度。(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从“榻上策”可以看出,鲁肃不简单。当时袁绍势大,曹操势弱,但是鲁肃敏锐的认为曹操将来必成大器,大家不是他的对手。于是他很现实的告诉孙权,不要做一统天下的白日梦,你能够打出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就该知足了。

这属于一锤定音,帮助孙权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

但同时,从“榻上策”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鲁肃对孙权的战略规划是不够详细的,甚至是有些粗糙。因为“榻上策”里面涉及战略的内容其实只有一句:拿下荆州。

这属于很典型的“正确的废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拿下荆州,杀掉黄祖,这是孙家人一直惦记的事情,不需要鲁肃说。

或者说,荆、扬自古就是一体,欲割据江南而称帝者,就必取荆、扬二州。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孙权虽然年轻,但这种常识根本不需要鲁肃教他。

对于孙权来说,攻荆州是必须的。他的困扰并不是要不要攻,而是怎么攻。这一点鲁肃并没有说,也就等于鲁肃说了一通说了跟没说一样的废话。

所以,“榻上策”的战略思路并不高明,其高明之处在于对时局的政治分析。

首先,鲁肃看穿了孙权的小九九,知道他并不是真心要复兴汉朝;

第二,鲁肃告诉孙权,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不适合于你,这条路走不通;

第三,鲁肃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剂,直接提出割据称帝的路线,并立足现实,先当个割据一方的天子。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谁不想当皇帝?孙权当时地盘不大,人心不稳。他敢想,但是心里没有谱。希望鲁肃能给他打气。鲁肃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上来就让他割据称帝,算是说到了孙权的心坎里去了。

再说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榻上策”,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属于一份非常详细的三分天下的规划书了。

具体来说,分为七步:

第一步:明确告诉刘备,你搞不过曹操。不要去跟曹操死磕。

第二步:孙权是我们的盟友,不能打他。不要打江东的主意。

第三步:荆州是好地方,适合建立基业。要先拿下荆州七郡。

第四步:益州也是好地方,并且益州之主刘璋暗弱,益州土著有不少人都在朝外看,这是拿下益州的好机。

第五步:你刘备的名声很好,只要你能拿下益州,人心尽附。

第六步:跨有荆益二州后,你刘备也不能瞎嘚瑟,还是要跟孙权搞好关系。

第七步:等待机会,荆州军向宛洛,您自己出秦川,两面夹击曹操。


从这七步可以看出,“隆中对”是从外交目标,到战略方向,到未来大局,全都都有考虑,并且也立时证明有相当的可行性的一份计划书。



只不过这个计划从开始就出了点意外,因为刘备不肯偷袭刘琮,导致搞得很被动。但是后来诸葛亮用他强大的个人能力,弥补了刘备的失误。他先是出使联合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后来孙、刘两家联合,打赢了赤壁之战。再后来诸葛亮协助刘备打赢了益州和汉中两战,用很曲折的方式协助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的预定计划。

尽管“隆中对”最后也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让刘备这个县级领导只用了七年时间就能鼎足三分,十四年后登基为天子。这毫无疑问是用事实证明了“隆中对”的可行性。而且容错率也是相当高。(刘备只用小半个荆州起家,依然几乎成功)

所以从“高明”这个角度来说,“隆中对”是要高出“榻上策”一个层次的。因为“隆中对”不仅有政治路线的讨论,而且也有相当完整的战略规划。而“榻上策”仅仅只是讨论了政治路线,没有完整的战略规划。

如此一比较,谁更“高明”?便一目了然了。



总的来说,隆中对和榻上策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隆中对属于详细的战略规划,具有真实可行性;而榻上策只是孙权和鲁肃在喝酒的时候,喝高兴了的一次吹牛谈话。虽然鲁肃给孙权指明了政治方向,但是没有具体的规划。

事后也证明,鲁肃所谓全踞长江,属于说得容易,做着难。孙权打了荆州那么多年,始终打不下来。最后还是靠偷袭关羽才实现荆扬一体的战略规划。而这个时候,已经离鲁肃提出榻上之策,整整过去二十年了。

这点还可以延伸阅读一下整个南朝历史。如果说,建议扬州势力进图荆州也算是能比肩隆中对的高明的话,那么仅仅南朝的大战略家,就能数出几十个。因此,仅就战略规划而言,所谓的榻上策并不出奇。

同时这也反衬出诸葛亮确实是大牛,是个了不起的战略家。

当然了,这里只是对“隆中对”和“榻上策”作一个对比,不是对诸葛亮和鲁肃作对比。


鲁肃的榻上策比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他的榻上策不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不等于鲁肃的水平不如诸葛亮。赤壁之战前后,鲁肃也体现了非常高明的战略规划水平。他始终都在维护孙刘联盟,到死都在维护。事实上,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策略。


Mer86


应该说,这三个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战略家,所提出来的三个大战略都是非常精采,而且有异曲同工之处,显示宏远的目光与深邃的见解。

1、鲁肃的战略

鲁肃见孙权时,孙权只有十九岁。当时鲁肃纵论天下,提出自己的战略见解,要点是:第一,汉室已经衰亡,不可复兴;第二,曹操已经坐大,无法铲除;第三,东吴的战略方向,是剿灭黄祖,讨伐刘表,控制长江水域。

应该说,鲁肃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孙权也践行他的战略,杀黄祖为父报仇。在曹操大举南下时,果断与刘备联手,在赤壁大败曹军,进而夺取荆州。这个过程,完全与鲁肃的战略相吻合。不过,鲁肃晚年有点犯晕,把东吴控制的荆州之地借给刘备,导致周瑜的战略未能实现。

2、周瑜的战略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夺取江陵,规划东吴的新战略。这个战略分析的要点是:第一,曹操刚吃了败仗,一时间不能大举用兵;第二,东吴的战略是西进,攻略巴蜀,进而夺取汉中;第三,在关中的马超结盟,共同对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阳,与曹操争夺北方。

周瑜的战略,是个极有远见的战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刘备哪里有机会得到巴蜀呢?若是东吴依周瑜战略,夺取巴蜀、控制汉中、连横汉中,那么东吴完全有实力与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孙权听鲁肃的话,把江陵借给刘备,夺取巴蜀的战略就废了,被刘备捞得大便宜。

3、诸葛亮的战略

诸葛亮的隆中对,大家都很熟悉了,要点是:第一,曹操不可与争锋;第二,孙权可与结盟而不可图谋;第三,应该夺取荆州及巴蜀,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诸葛亮的战略与鲁肃、周瑜并没有很大区别,全都看中荆州与巴蜀这两块风水宝地。但是诸葛亮战略对刘备的意义,要大过鲁肃与周瑜战略对东吴的意义。周瑜的宏伟战略,最终没有实现,所以谈不上意义;鲁肃的战略,虽然实现了,却又毁在自己手上,功过相抵。只有诸葛亮的战略,挽救了刘备,并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最高明的。


君山话史


从操作上看,周瑜的天下二分论根本无法实现,如果不是周瑜突然去世,二分论很危险,最终有利于曹操。从时间上看,最早的是鲁肃于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完全实现了的也是榻上策,但是榻上策经过了改进,从二分到三分。

我认为最高明的还是要算诸葛亮的《隆中对》。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谋划难度最大。刘备当时还不是独立的势力,而曹操孙权已形成了强大而成熟的政权,甚至刘表刘璋都远强于刘备。实施起来很难。

二、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鲁肃的谋略,后来甘宁也说过,东晋南朝也基本沿用,诸葛亮的《隆中对》没有类似的例子。

三、立于高远。诸葛亮给刘备设定了最低目标三足鼎立,最高目标统一全国,兴复汉室。目标比榻上策更高远,榻上策设定的目标是割据长江以南。

而且,《隆中对》设定的三分天下实现的时间反而比早多年的榻上策更早实现。

所以诸葛亮的《隆中对》更高明。


羽书迟


都不高明,当时只有两条战略可行。一个是袁绍的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这条战略实际上仿效的是刘秀由河北统一天下的方法。一个是刘备后期修正的新方略,也就是仿效当年刘邦出川统一天下的方法。而诸如隆中对都是扯淡。先看袁绍的这条战略,这是中国后期王朝统一的方式,东汉、元、清、共和国都是这种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统一。曹操自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忠实的贯彻,尤其把大本营迁到邺城。但赤壁之败,确是历史少有的完全占领长江上游还被击败的北方政权。当时曹操就该先消灭江夏的刘备,再休整兵马,训练水军,沿江东下。再看刘备那条的战略,刘备在后期已然不自觉的改变隆中对的策略,用刘邦的方式,这是中国前期王朝的统一方式,就是由西北东出,转而南下,秦、汉、隋、唐都是这种方式,但随着刘备称帝戛然而止,刘备称帝和称王等自封方式,不用清君侧的口号,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得以让孙曹联手。而东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明朝和国民政府的统一方式。按这种方式夺取上游,那是必然。下一步才是诸葛亮的说法,就是等待北方有变。但这种方式难度太大,所以淮南三叛其实对东吴很重要。而隆中对,根本不可行,因为历史上就没有这样成功的例子。


卧雪堂


毫无疑问,诸葛亮的“隆中对”最为高明,也最具有可行性;鲁肃的“榻上策”次之;周瑜的“二分天下”最虚无缥缈。

首先说隆中对,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这个策略。首先,诸葛亮认为“曹操莫可争锋,孙权拥有地利不可相图。”然后刘备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最后“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简单来说,就是北边曹操不能惹,东边孙权要结交,然后取荆州之地,再图巴蜀,即可“成就霸业”。 通过历史后来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公元208年赤壁之战验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正确性,公元210年十二月刘备基本上彻底占领荆州,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公元221年,蜀国建立。至此,隆中对中提出的目标基本已经实现,“霸业”基本达成。从这些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眼光极为毒辣,最为高明。


再说鲁肃的“榻上策”,榻上策是鲁肃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与孙权合榻对饮时提出的策略。鲁肃首先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然后孙权应该“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简单来说就是汉朝要完蛋了,北方曹操很厉害,我们要坐守东南先看天下变化,再讨伐黄祖,最后夺取荆州,占领长江以南所有地区成就帝王之业。


这个计划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很相似,前期也都完成的很好,而且鲁肃提出“榻上策”的时候是公元200年,比诸葛亮早不少,当时北方局势还很混乱,鲁肃却能够看清局势,实在难得。但是后期目标“占领长江以南的所有地区”由于周瑜的病死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很明显没有实现,最后不得不转为孙刘结盟策略。可以说是完成了一半吧,至少前期眼光很不错。

最后说说周瑜的“二分天下”,二分天下其实可以说是鲁肃“榻上策”的后半部分,即“尽长江之极”二分天下。但是由于周瑜病死在了执行计划的路上,很明显这个计划泡汤了。如果周瑜不死,这个计划其实说不定可以行得通,不过难度很大,想要逆着长江从下游打到四川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周瑜一死,随后孙权又搞出“合肥之战”,十万打八百打输了这个天大的笑话,连合肥都没搞定,只能说,以东吴的实力,二分天下,难啊……


庭州行者


诸葛亮、周瑜、鲁肃,三人谁更高明?

首先必须清楚:一个策略良好与否,必须要在实施中得到证实,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而执行过程中,就有着现实局限和执行将领在执行细节的认可和实施程度等风险。因此,策略的良好与否,除了在理论上讨论,还要看执行程度和细节。

诸葛亮的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的基本策略是:以巴蜀为基底,以汉中和荆州为前哨,兵分两路:荆州之军北上攻打南阳、洛阳,切断关中和山东的支援;汉中之军攻打秦川,进而攻取关中;最后以巴蜀、关中,效仿刘邦一统天下。


周瑜的天下二分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天下二分策略:攻占巴蜀,和汉中的马超结盟共同攻打曹操,从荆州重军攻打曹操。

鲁肃的榻上策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榻上策的基本策略:趁北方混战之时,顺着长江剿灭黄祖,攻打刘表,占据直到长江尽头的土地,隔江而治,然后等待北方出现动荡局势再北伐一统北方。

在鲁肃的榻上策里,隔江自立,长江以南是遇佛杀佛,遇神杀神:黄祖、刘表、刘璋都在攻打目标中。


评价

诸葛亮的隆中对,走的是刘邦建立西汉一统之路,注重防守反击;

周瑜的天下二分,走的是春秋秦楚联盟对抗晋齐的称霸之路,注重合纵联盟;

鲁肃的榻上策,走的是楚国称霸之路,只是方向相反,楚国是由西而东,鲁肃是由东而西,注重局势变幻。

三人对于天下一统途径看法的异同:

诸葛亮和鲁肃都注重“天下有变”这个局势,周瑜并不看重敌方内部的局势变化而重在盟友;

诸葛亮和周瑜都非常重视荆州,认为荆州是用武之地的战略关键,鲁肃对荆州没有那么看重——因为在鲁肃归还的漫长长江战线上,荆州只是其中一点。

三人策略的缺点:

隆中对和榻上策都重在防守,等待北方出现叛乱,才有统一的机会。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教训:春秋时,晋国称霸北方,楚国百年争霸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击败晋国,这就是鲁肃榻上策的缺点;秦国有关中、巴蜀,但山东六国若是真心合纵,秦国也只能兵守函谷关,统一梦想成空,这是隆中对的确定。

天下二分的缺点就更明显:无论是春秋时期的盟国,还是战国时期的合纵,都没有永远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敌人。

总的来说,诸葛亮和鲁肃是等曹操内部出现叛乱,周瑜是策反曹操内部为盟友,是不同的操作

在理论上来说,各有优劣。不能说诸葛亮和鲁肃的防守反击有效,周瑜的化敌为友就无效。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宋等坚持防守反击,最后守着守着也守没了。帝辛放姬昌回周,项羽和刘邦鸿沟结盟,辽和北宋结兄弟之盟(结果北宋主动和金提出海上之盟灭辽)、金和南宋绍兴之盟(结盟南宋和蒙古灭金)等都说明,敌人变成朋友后,是最有可能给自己背后一刀的人。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计,本质上都是占据险要进行割据,然后被动等待对方出错;周瑜的天下二分,本质上是联盟合纵改变形势,主动削弱敌方势力。

本质上不同的策略,难以进行评价。即便是隆中对和榻上计,也是因为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

诸葛亮和鲁肃个性和取向基本相同,所以隆中对和榻上计本质相同:

诸葛亮“亮性长於巧思”、鲁肃“少有壮节,好为奇计”

一个巧思,一个奇计,本质相同。

周瑜善于以德服人,因此非常重视合纵结盟:

“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程普对周瑜的赞美“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秦一统六国、刘邦一统,是隆中对的故事;晋楚称霸是天下二分的故事;榻上计是楚国称霸南方的故事。谁能说这些故事有优劣之分,只有执行成败之分。单纯以成败论高劣,是不客观也不公正的。

最后提一句,诸葛亮、周瑜、鲁肃治军各有不同:

诸葛亮擅长兵法和战具;周瑜擅长服众,帅将不帅军;鲁肃治军严整,号令森严。

所以诸葛亮以用兵如神出名,周瑜以风流倜傥流传,鲁肃默默无大名。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任何的计策,就像一个企划书、计划书一样,如果得不具备可执行性,那么必然是一纸空文,那我们依次来说一下这三个计略。

鲁肃的榻上策,发生在建安五年,鲁肃对孙权说,我看现在天下的局势,曹操除不掉,汉室也不可兴,将军今天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呆在江东,看天下的变化,中原地带是会顾及到你的,原因是北方多事。

然后,你可以趁着北方多事,然后趁机讨伐黄祖与刘表,然后拿下荆州,这样就可以凭借长江之险,成就帝业。

而到了建安十三年,他对孙权说,荆州真是好地方,沃野千里,民众极多,又与东吴一样共享长江之险,如果能够占有的话,就能成帝王之业。而如今,刘表刚死,他的大儿子刘琦与小儿子刘琮又有矛盾。

荆州将领也分属两边,刘备在刘表那里,刘表一直很忌惮刘备,并不能重用他,如果刘备能他们齐心协力,上下一心,那我们应该与之结盟结好,而如果他们内生罅隙的话,我们另做打算,刘备一听说我们也打算抗曹,肯定很乐意跟我们合作的,那么天下无忧了。

鲁肃的榻上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荆州是刘表,那么东吴是有这个机会的,可是建安六年,荆州来了个刘备,另外北方被曹操给统一了,那么就得变成联合刘备抗衡曹操了。

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周瑜是这样打算的,趁刘备到京口见孙权,然后将刘备控制起来,让关羽、张飞为已所用,拥有荆州、进益州,那么天下可二分,可关键是,一旦刘备与孙权反目,那么曹操就有机会了,所以直接被孙权所否认。

后来周瑜想越过荆州的刘备直接取益州,到半路上就病逝了,其实周瑜这个想法很切实际,毕竟东吴不可能跨荆州拥有益州,再说,刘备打益州都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周瑜真去打,几乎是打不下来的,所以周瑜的天下二分计,切不可行。

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想法与鲁肃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曹操除不掉,而且需要孙权与刘备联合,但是刘备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荆州的是他,而且他与刘璋同宗,所以取益州的只能是他。

总的来说,周瑜的二分计不可行,而鲁肃的榻上对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如出一辙,都十分可行,确实是高瞻远瞩。


历史简单说


三个战略规划谁最高明,可以从前瞻性、可行性、结果三个方面来分析。

鲁肃的榻上对,是建安五年(200年)投奔孙权时提出的;隆中对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出的;周瑜的二分天下规划是在赤壁之战后带兵准备进攻刘璋前提出的,时间是建安十五年(210年)。在前瞻性上,显然鲁肃更高一筹。

在可行性方面,鲁肃提出先巩固江东,再打下荆州,最后与曹操决天下;诸葛亮的规划是先拿下荆州,再图益州,最后决天下;而周瑜的目标是先荆州,再益州,再汉中,最后决天下。显然周瑜的规划中目标明显比前二者多,可行性自然小,得分最低。而对比鲁肃和诸葛亮,两者的中期战略目标分别是荆州和益州,但二者实现的难度大不相同。刘备取益州,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要不是刘璋出昏招引狼入室,刘备想拿下益州困难极大。即使有了刘璋的配合,刘备平定益州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搭上了庞统。反观东吴取荆州,相对容易得多。荆州在长江流域,水网纵横,而水军恰恰是东吴的强项。所以从可行性来说又是鲁肃得分最高。

在结果上,三个规划决天下的终极目标都没实现。在中期战略目标上,鲁肃是完全实现了占有荆州的目标;诸葛亮虽然也实现了,但荆州得而复失,得分就要打折扣了。至于周瑜,就不说了。

综合三个方面的分析,哪个高明就不言而喻了。


老猫打游戏


我认为:这三个策略,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鲁肃的榻上策:拉大了孙权与曹操的实力差距

时间:200年

背景:孙权新立,对下步发展方向做探讨。

形势:官渡之战尚在僵持中,北方未安定。孙策新去,江东不稳。

对话详析:

1、孙权试图延续孙策去世前“北向”的方略。

孙权和鲁肃说:天下分崩,我想做齐桓公、晋文公。

2、先平定南方。

鲁肃认为,汉室已经不可能复兴,想做齐桓公、晋文公是不可能的了。

应该趁着北方不安,先安定江东,击破刘表,全据长江,然后再图进取。

结果:孙权实施了鲁肃的方略,但效果甚微。

孙权事实上采纳了鲁肃的建议,从203年开始征讨黄祖,积极争取兼并荆州,但直到赤壁之战前,连江夏都没有完全攻取,效果甚微。

个人认为:

1、鲁肃的建议,实际上与张纮在194年时的建议如出一辙:先南后北。但时过境迁,这个策略是否正确待商榷。

张纮提出时,北方还处于群雄割据的情况,袁绍、公孙瓒、袁术、曹操、陶谦,打成一锅粥,这些军阀都有相当的根基和实力,看起来,一时间确实分不出胜负。


而一旦全据长江,北方又未统一,孙策确实可能成为最大的诸侯,一举北上,机会不小。

可是,到了鲁肃时,北方已经进入袁曹决战的时刻,正因为形势有变,孙策在最后时刻才曾考虑过修改方略,先向北方发展。


2、采取这一方略后,孙权与曹操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官渡之战后,曹操用了8年统一北方。这8年,孙权集团却连江夏都没有拿下。

刘表虽然实力不如曹操,但雄踞上游,并不容易对付;相反,在吞并河北前,曹操集中力量与袁家作战,徐州等地十分空虚。

此时,继续推行张纮时期先南后北的策略是否正确,值得商榷。

即或孙权吞并了刘表,曹操平定了河北,南北对峙,孙权又拿什么建立帝王一统之业呢?

因此,尽管许多朋友都赞许鲁肃的建议,但我认为这个主张并不高明。

同时,鲁肃只是笼统地提出西进,却连西进的方略都没有涉及。

孙权后来说:鲁肃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这可不只是说“借荆州”一事!

207年,来投奔东吴的甘宁也提出了类似的意见,但甘宁的意见就细很多,他认为,应该先打黄祖(黄祖昏聩),打完黄祖,尽快入川。这个建议我认为都比鲁肃的更务实,更细。


诸葛亮的隆中对:蜀汉不能一统,“始误于隆中”,但没有隆中对,连蜀汉都没有!

隆中对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在此之前,刘备奔波半生,却无立锥之地。此时,正在新野弹丸之地“作客”。

采纳这一方略后,刘备短短几年,就发展成鼎足之势。显然,隆中对是三个建议中,取得成绩最大的一个。

在这份策略中,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不但指出应取荆州、益州,而且,指出了攻取的方略: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

显然,诸葛亮指出了攻略荆州、益州的方略:拉拢士族,趁机而动。政治战为主,辅助军事进攻。

至于后面关羽失荆州,隆中对破产,说明他的策略有漏洞。

毛主席认为,蜀汉最终不能成功,始误于隆中。荆州、益州相隔千里,协调不易,把刘备本就不占优势的兵力分散了,违反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

毛主席的看法确实高明:后来关羽北伐襄樊,东吴袭取荆州时。益州方面根本来不及反应,就是明证!

但是,总的来说,隆中对是三国时期成绩最大的一个策略,也是当时刘备唯一可能崛起的方向。即使有不足之处,也堪称当时最成功的战略。

虽然《隆中对》存在一些不足,但历代史学家仍然把《隆中对》作为史诗级的战略规划。这种看法,早在魏晋时期就存在,与《三国演义》的神话关系并不大。


周瑜的“二分之策”:信息太少,难以见全貌。

赤壁之战后,周瑜提出过一个“二分之策”。

他认为,曹操大败之后,一时半会不能南下,应该抓紧时间攻取益州,联结马超,与曹操争雄。

由于周瑜很快去世,因此,这个方略没有来得及实施。

从目前得到的史料看,有几点可能被人忽视:

1、三峡峡口的守将前来议降。

刘璋的益州“智能之士,思得明主”,由来已久。因此,此时峡口的守将前来和周瑜议降。

显然,周瑜如果攻略益州,是有内应的。但是,这个内应有多少人,有哪些人,不得而知了。

假如刘备没有入川,那么,张松、法正这些人是否曾暗通过刘备,我们也会不得而知!

但是,有理由认为:周瑜如果攻略益州,也会和刘备一样,采取政治+军事双管齐下的方略。

2、如何搞定刘备,是一个问题。

周瑜进取益州,最大的难题是刘备。

孙权后来数次想攻略西川,都被刘备阻挠,无法成行。因为:大家都把益州看成了自己的肉。

周瑜曾经建议软禁刘备,自己统辖刘备部属,被孙权拒绝了。

因此,许多朋友认为:刘备的反对,将使孙权取益州难以进行。

让我们看看公元210年前后发生的事情顺序:孙权要进取益州,遭到刘备反对;孙权批准周瑜进攻益州的方略;孙权将江陵等地让给刘备;周瑜去世。

我认为:当孙权批准周瑜西征时,已经拿出了争取刘备的办法。

除非刘备想提前和孙权翻脸(显然不可能),当江陵在孙权手中时,孙权进取益州,刘备阻止不了!

3、曹操是否被低估了?

这份建议的前提:曹操新败,暂时无力有大作为。

可是,看起来,要想联结马超是不可能的了。211年,曹操就开始攻略西凉,212年正月,马超兵败。

显然,周瑜提出的联结马超,恐怕是来不及实现的。

看来,无论是谁制定战略,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竞争对手的发展,具体实施起来,充满变数,考验着战略家的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隆中对作为古代历史上最经典的战略,取得了最大的成就。鲁肃的榻上策,我觉得并没有易中天老师说的那么高明。周瑜的“二分之策”,因为完全没有发生,许多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不易评价。

所有的战略,都建立在对形势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上。其实,细究起来,历史上所有的战略都有失算之处,即便是那些最终成功的战略,其最终成功的路径也与最初设想常常有所偏差。

我们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的方法就好,至于他们最终是否实现了最初的设想,变数太多,不必苛责。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亮、鲁肃、周瑜都是人杰,三国时期的能臣猛将,先简略阐述下三人的策论:

•隆中对,是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基于当时形势,对于日后发展作出的战略构想。他认为曹孙两家势大,不可谋取,只能先取荆州益州,再联合孙权,以图天下。



•鲁肃榻上策:伐黄祖征刘表,占据长江天险与曹操对峙,再夺取天下。

•周瑜二分计是鲁肃榻上策的升级版,当时刘备已经成气候,他提议先夺取刘备的地盘,然后与曹魏相抗,然后一统。

观三种方案,可分高下:



•三人策略的起点,周瑜鲁肃的策略,都基于东吴已占江东之地,家底丰厚,已经具有争霸的初步实力。而诸葛亮提隆中对时,正是刘备走投无路倍感彷徨之时,可以说一无所有,而《隆中对》之于刘备,好比给乞丐送上大饼,是白手起家的开端。



•战略眼光和格局。《隆中对》首先就看到天下各势力的实力对比,暂不可谋曹、孙两家,只能以孙刘战略联盟对抗最强的曹魏。反观周瑜,先吃掉最弱的蜀国,再图大计,完全不考虑整体格局,曹操能让他安心的吞并西蜀吗?吞并西蜀后,能打的过曹操吗?这就已然落了下风。



鲁肃的计策,是先吃掉黄祖刘表,控制住长江天险。同理,刘表地盘也挨着曹操,你先去吞,曹操不眼红?刘表会不会联合曹魏来攻打东吴?据长江之险,本人总认为是句大话,长江那么长,怎么据的完。真能据住,就没后来的司马炎三分归晋,也没了“百万雄狮过大江”。

诸葛亮所谋益州,距离孙曹两家势力中心甚远,蜀主庸暗,正可图之,这是对的。



至于图荆州作为北伐基地,本人始终认为是一大败笔,荆州之地确实富庶,但也风险极大,就在曹魏和东吴的家门口,两家都很眼馋。而距离大本营益州,看来直线距离不远,逆长江而上就是重庆,但路途中隔着巴东巫山过去一路崇山峻岭,即便抗日时期,日军打到宜昌,据陪都重庆只一步之遥,硬是停下了,为什么?路太难走,自古蜀道难于上青天,荆州之地于西蜀,是“孤悬海外”。



而当初刘邦起于西蜀没错,是暗渡陈仓而得三秦之地,并未图谋荆州。因此,应将汉中、凉州一线作为北伐基地。距离曹魏中心远,又是东吴够不到的地方,最为理想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