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72集11 全文1600字,閱讀需5分鐘

“任之不可以不信”。考察清楚了,你任用了他,就要充分信任他,不可以再懷疑,要用之不疑。《袁子正書》中也說:“故凡用人者,不求備於一人。桓公之於甯戚也,知之矣。”凡是君主用人、領導用人,都不能夠求全責備。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齊桓公與甯戚的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甯戚,衛國人,出身微賤,想去齊桓公那裡求取一個祿位,事奉齊桓公,但是他窮困潦倒,沒有辦法舉薦自己。於是他就跟著那些流動做生意的人,給他們駕車,來到了齊國,晚上住在城門外。有一次,齊桓公到郊外去迎接客人,晚上開了城門,讓趕車的人都回避。甯戚正好在車下喂牛,他看到齊桓公,就趕緊敲擊牛角,唱起了淒厲的商歌。齊桓公聽到歌聲,就說:“這個唱歌的人可不是一個平凡之人。”於是就命後面的車把甯戚載進城。

齊桓公返回國內,甯戚求見,勸說桓公統一整個國家。第二天甯戚又來求見,勸說桓公稱霸天下。齊桓公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就想任命甯戚做官,委以重任。但是群臣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說,甯戚是衛國人,衛國離齊國也不遠,不如派人去打聽一下,如果他確實是一個賢才、一個有德行的人,再任用他也不遲。桓公說:“你講得不對!如果派人去打聽,恐怕他會有小的過惡。因為小的過惡,就忘記他大的善處,這是君主所以失去天下賢士的原因。而且,人本來就難以用尺度去衡量,他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只要用他最擅長的地方就可以了。”

最後,桓公也沒有派人去打聽甯戚的為人,就對他委以了重任,授之為卿。事實證明,甯戚的確在齊桓公稱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為齊桓公用人不疑,這個舉動很得當,所以得到了賢士,也才能夠稱霸天下。這個就是講“任之不可以不信”。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進不可以不禮”。當領導的進薦或晉升提拔一個官員後,一定要禮遇他。為什麼?《孟子》中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如果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手足一樣關愛、重視,那麼被領導者就會對領導者加倍回饋,把領導者當成是自己的心腹一樣更加重視,這就說明君臣原本就是一體的關係。而要保持這種一體的關係,那就需要領導者對被領導者要有禮遇之心,以禮相待。

《群書治要·中論》中也說:“故明主之得賢也,得其心也,非謂得其軀也。”明智的君主得到賢才,不僅僅是得到他的身體,而且還得到他的忠心。如果你只是得到了他的身,但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麼對你也不會有太多的幫助。所以,對待下屬,最關鍵的是做到用真誠恭敬心和禮遇的態度來感動,這樣才能君臣一心,上下一體。

對於這一點,《屍子》中還列舉了周文王和齊桓公的例子。周文王去求見姜太公的時候,一天五次往返,最終得以感動姜太公,把他請出山。齊桓公對待管仲也是極為慷慨,不僅拜管仲為相,稱其為仲父,而且還賜予他數座城池作為封賞。由此不難看出,周文王之所以能夠得人心,桓公之所以能夠霸天下,都是因為他們能夠任用並且禮遇賢才,而這些賢才為了回報知遇之恩,就會不遺餘力地出謀劃策,幫助君主治國理政,彌補君主自身的不足,所以能夠受到天下的尊重和認可。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退之不可以權辱”。當你真的要辭退他們,免去他們官職的時候,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權力、身處高位而侮辱他們,要能夠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僅不能與人結怨,還要以感恩的心,感謝他們曾經的付出和貢獻。

《弟子規》中教導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俗話也常說“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冤家宜解不宜結”,如果別人曾經幫助過我們,對我們有恩惠,我們一有機會就要想著去報答,這樣人生才會越走越寬;但是如果別人傷害了我們,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或者彼此之間有仇怨,我們也不要老是耿耿於懷,更不能時刻想著打擊報復,這樣只會使人生越走越窄,不僅於人於己都不好,而且也解決不了問題,最終甚至可能把矛盾激化,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所以,不論是這個人不合適在這個位置上繼續做下去了,還是因為有了更適合的人選而要罷退他、辭退他,也不能夠與人家結怨,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仍然以感恩的心來感謝他的付出,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辭退一個人,也要好聚好散,善始善終,不能與人結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