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们”是如何轻松毁掉一台优质国产车的?

都20世纪第三个年头了,还有人对所有国产车持以有色眼镜对待,连续两年的大浪淘沙,一部分长期以低劣产品肆虐中国车市的国产品牌已经浮出水面并且处在淘汰边缘。

简单粗暴的分辨这些品牌,年销不到10万量级的企业,都属于“没人要”类型,去年乘用车市场2000万级销量表现,如果连1%市占率都无法突破,终端市场销量可见高低。

“老司机们”是如何轻松毁掉一台优质国产车的?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一部分自主品牌的确毫无品质而言,海马、力帆、华泰、东南、陆风此类自主品牌的确不值得被推荐,中国乘用车市场两极分化将会愈发明显,有低劣就有品质,长城、比亚迪、吉利等等自主品牌的确向新而行、向好而行。

优质国产车同样存在,哈弗H6连续79个月斩获销冠地位,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破300万,已经步入与朗逸、卡罗拉、轩逸等神车相同的“后300万时代”,深度考验的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发展。同时吉利轿车板块也在疯狂缔造属于自己的神话,远景、帝豪这种累计销量破百万产品也在伺服低端消费群体。

“老司机们”是如何轻松毁掉一台优质国产车的?

但即便这些优质国产车,也抵不过所谓“老司机”的一句:别买国产车。老司机推荐买车不离三句话:买德国车皮厚安全、买日本车发动机好、国产车“三年散架”。

小生略显疑问,德国车是不是真的皮厚安全,中保研有话说,日本车发动机是不是好,有机构数据支撑吗,国产车“三年散架”,我有台10年的长城M2想跟他们聊聊。

老司机大概率只是对驾龄较长一群人群的称呼,这与“懂不懂车”没有直接关系,一个生产线工作十年的操作工你只能称它是老师傅,不能称他是领导者以及决策层,道理就这么简单。

汽车产业密集而集中化发展,生产、研发、设计等等任何一方的改善升级都能直接、间接的影响到产品本身,国产车两年一小改款三年一大改款,从发展速度上来说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从0到1发展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任何一个市场,这也意味着国产车深度践行“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理论。

“老司机们”是如何轻松毁掉一台优质国产车的?

不信,你拿现在的哈弗H6 GT对比经典哈弗H6,体系内的升级提炼导致产品的差距已经不言而喻。

每年一些中国品牌都要拿出来几十亿做产品研发。业务板块专业的企业会全力投放到汽车板块中,以长城为例,过去5年投入超130亿真金白银来提炼产业精华,从发动机到变速箱,从零配件产业到质量把控,每一道关卡都需要资金投入以及人员磨合来提炼。

李书福说的“汽车就是四个轮子+沙发”,对也不对,造车的门槛在现在可以放的很低,但造好车的门槛从来不低,吉利从0走到1,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你可以否认2010年吉利产品的不如人意,但2020年吉利今天能给你的东西,不亚于同售价区间的合资产品。

“老司机们”是如何轻松毁掉一台优质国产车的?

中国自主品牌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滚动成长状态,如雪球一般实力越来越强,这并非一些所谓的“老司机”、“机修工”能够理解,也并非这些人能够第一时间参透并且转变思想。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这些零头老大们的支撑,从整车到零配件,从技术升级到培养,这都是一种沉淀。

当力量积聚到一定量级,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爆发才会到来,我坚信中国品牌终究会胜利,这个节点可能在5年之后,10年之后,我们有力消费之年,一定可以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