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你未看此花时……”,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

小庆说历史文化


阳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

阳明是从认识的根源出发,即从人类认知的基础来看待心物关系。

反过来讲,如果全体人类从未见过花这种物,花这种物也就不会进入人类心(意识)的范围,也就不会有对花这种物的认识、继而产生知识,不会有花这种物所衍生的各种文化,当然,更不会有人来问相关花这种物的问题。

人类对外部世界某物(对象)的认识,是从感官开始的,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辨别滋味、身体感知冷热软硬等,感官获取的信息汇集,在个体生命统觉的处理下,以“意(识)”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是一切认识的根本,也是知识、文化产生的根源。

意指向的对象即意向对象,并不是独立于主观(心)之外的客观物,而是客观物被人类感官投射到心(意识)中的映像。

如果人类认识的只是客观物在心中的映像的话,但并不是说这个映像就可以完全被主观(心)决定。由上述“意”的结构可以看出,这个映像是心(主观)和客观物在意向活动中共同构成的,既有主观的成分又有客观的成分,因此,“认识”是一个主客共构的过程,并不否认客观物的存在,客观为主观提供散殊的素材、内容,主观为客观提供意义、价值等认知。这就好像两人晚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月亮是客观的,因此两人都能看到,并可以对其进行讨论和交流,但月亮在两个人心(意识)中的呈现却是主观的,会有不同,假设其中一位是诗人,那么月亮会呈现出诗意,如果另一位是音乐家,那么呈现出的则可能是优美的旋律。

心学不是什么“唯心主义”,不是要去强调意识第一性:意识决定存在。

既然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物在心中的映像,那么这个映像(物)自然不在心(意识)之外,映像(物)的性质、意义、价值等(理)自然也不在心外,故而说“理不在心外”、“物不在心外”,用更强硬直接的表达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正因为世界是主客共构的,在同一个生活世界中,不同修养境界的人,才会对生活世界有不同的认知,小人看到利益,君子看到道义。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为善、有人为恶,有人坦坦荡荡、有人忧忧戚戚,有人得道多助、有人失道寡助,有人死时重如泰山、有人死时轻如鸿毛。

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又奈我何。

当一个人内在修养得到提升,看世界的眼光改变,世界也自然随之改变。致良知,恶徒可以成为君子,泯灭良知,君子也会变成恶徒。

心学,就是这样一种能从根本上给予人力量,让人成就完美人格、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学问。



策世品牌战略lydia


首先王阳明是一个神人,一个开悟的人,所以说的话不容易理解,只能意会。

如果传习录很通俗易懂,那天下就都是圣人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通过学习来增进自己的思考能力。

“此花的故事在这里不再重复叙述,只做一点解释。”

从此花未开同归于寂,到看见,再到花在心之内,这个是心学的经典案例。

心既是理,心外无理,这种说法好像不合实际,因为物质就是物质,为什么会在心内,这其实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

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平常无事,或者夜晚睡觉,没有醒也没有梦,这就是寂然无物的状态,既没有意识到自我,也没有意识到别人,更不会意识到物质的世界。

白天我们醒来,好像什么都看见了,知道各种物体,形状,颜色,心就像镜子一样,把外面所有一切,形象,都照映在镜子上,一一呈现在心镜上,如果感知能力强,其实所有事物真有点像在心内一样,因为我们有个觉知,就像个旁观者一样觉察着自我和世界的变化。

这些统统可以通称为相,比如像阳明说的花,那么由此得到一个“花”的印象或概念,也可叫做道理,这就是心既是理。

那么我们看到这一个过程:寂然无物—遇相—悟理,这个心理的变化。

再进一步讲:心越静越是寂然,观察到的相的变化就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更多也更深刻。

所以,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那么厉害,一个就是心够静,从小又爱研究兵法加上知识面广,再加上观察能力比普通人强很多,所以懂得道理就多了,把控能力就更加强大,做事就很容易成功。

其实光仅仅靠懂道理还不行,王阳明还有一个超强的反馈系统“知行合一”,既是执行能力,对于“相”的变化,他心灵的感应是极其敏感的,反应处理能力很快,因此接收反馈执行是一体的,那个时代有这种超前认识,是非常罕见的。

以上就是我对心学的一点理解!


宇道思维


这段话特别有名,就是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中的一段,“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则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学和理学相对,是儒家的两大派别,由于王先生的讲学与推广,在明代和现代大行其道,这且不谈,我想还是从花说起,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花。

佛家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这宇宙中有不可计量的不同层次的不同时空的世界,即使小如芥子,对内一世界,对外与他产生各种关联的亦是一世界。蝴蝶效应,就是各种关联的世界的共振效应。再回到这句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未相关,花是花,你是你。你来看此花时,如花照镜,此花即入汝心。又好比画家作画,此花从眼入心,已不是当初颜色。花给人心添了风姿,人心给花添了颜色。人入花,花亦入人心。

这就是心物一元,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本就是手心手背,或者说体和用的关系。最近大热的量子物理和多维空间理论,从侧面也能证明心物一元的道理。

我们生活的世界本身广大无比,又不停流转变化,不能死搬硬套上学时政治课本,要学习,要辨证,推翻,重启,实证,这世界才能渐渐成为一个愈加客观的世界。



武林小后辈


这一段出自于王阳明的《传习录》,在《传习录·黄省曾录》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翻译过来的白话文是这样的:先生在南镇游览时,一个朋友指着岩石中开花的树问:“您说天下没有心之外的事物,那么,像这棵开花的树长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们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还没有看见这些花时,这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此看见这花时,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明白起来。可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这里的内容我们要结合一些科学理论才好理解。在达娃译的《无量之网》中有这样的内容:爱因斯坦在自传中陈述道,我们在现存宇宙中,基本上是被动的观察者,对宇宙几乎没有影响力。他说:“那里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巨大世界,如永恒而伟大的奥秘般矗立在我们面前。不过,其部分的存在,我们至少伸手可及,能够加以检验与思考。”许多科学家至今仍普遍接受爱因斯坦的观点,然而相对于此观点,爱因斯坦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同侪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Wheeler),对人类在造物中的角色有极端不同的看法。惠勒以大胆、清晰和图像式的语言描述:“我们老认为外面有个宇宙,而人类在这里,在一片六寸厚玻璃的保护下,安全地观察着宇宙。从二十世纪末的实验得知,光是观看某个东西,就足以改变它。”所以惠勒又说:“如今我们从量子世界学到一件事,即使是观察电子这般微小的物体,也必须打破玻璃,进入那里······也就是说,得把过时的名称观察者从书上划掉,放上新的名称参与者。”这真是天大的转变!惠勒以全然不同的角度,诠释我们和这世界的关系,说明我们不可能只是单纯观看宇宙在周遭变化。事实上,量子物理学实验确实显示,单是观看如电子般微小的物体,就算只是瞬间把觉知专注在它的运动上,观看的动作已足以改变其特性。实验结果指出:观察就是一种创造,而意识执行了创造的行为。这些发现似乎支持了惠勒的论点,说明我们无法继续置身事外,把自己当成是纯粹的观察者,对所观察的世界毫无影响力。

书中又说道: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在这个早已成形的宇宙中,我们并非是迟来的过客。实验的证据指出,我们仍一路上不断创造宇宙,持续增添、扩充已存在之物。换言之,我们似乎正是形成宇宙的能量,同时也体验着自己创造出来的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具有意识。意识似乎就是组成宇宙的“东西”(stuff)。这正是令爱因斯坦困扰不已的量子理论本质。直到死前,他仍相信宇宙与我们是独立存在。在回应我们对世界的影响,以及物质受到观察时会发生变化的实验结果时,他只是简单地说:“我宁愿相信就算我没在看,月亮一样存在。”尽管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在造物之中确实的角色是什么,量子领域的实验已清楚显示,意识会直接影响造物最基础的粒子。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教授,也是爱因斯坦同事的约翰·惠勒,或许对我们的新角色提出了最佳结论。惠勒的研究使他相信人类或许生活在一个由意识创造出来的世界中,他称为参与式宇宙(participatoryuniverse)。惠勒说:“基于此‘参与式宇宙’我们甚至无法想象宇宙在某个地点、某段时间没有观察者存在,因为建构宇宙的特有材料,正是观察者的参与举动。”他提出了量子理论的中心思想:“在被观察到(或记录到)前,任何基本现象都非存在现象。”



灵性领域的爱因斯坦


《传习录》为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所著,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录》当然也就是一部哲学著作,哲学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因王阳明的思想大都为唯心主义之流,传习录也是一本唯心为主的语录。这样我们再来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句话,这句话在《传习录》上所记载,据说是一次王阳明和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是典型的唯心思想,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这也的的确确地体现了王阳明“心外无物”观点。



我要穿裤子


引文

《传习录·黄省曾录》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如果只学过儒学可能会觉得王阳明不得了啊,实际上王阳明老兄是学习的佛家的《楞严经》中的七处证心,八还辨见!那里面把人的这个能思维的心讲的是明明白白的,反过头来再看王阳明老兄还是跟佛家比差很多火候的!下面是佛家的原文: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从心在身内、身外、潜于眼根、有暗则藏有窍则明、随有、在中间、乃至无着,每征一次,被世尊破为无有是处,阿难穷其所闻终于七征不得其心,这才放下自己思想,五体投地拜伏世尊面前,请求开示。世尊指出无始生死根本,阿难现在把攀缘心当做自性,以至于颠倒轮转,一切众生一俱如是,故执攀心为真这是众生轮回的第一个根本原因。进而世尊又开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第八识体如来藏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全体是真,众生虽然皆有无缺,终日承其功能利用,但不认识这个真本,所以颠倒轮转,故不识真本是众生颠倒轮回的第二个根本原因





林丛木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段话是王阳明朋友与其同游南镇时,朋友指着一树花问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后,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给出的答案。

这段话不是很难理解,意思是说:

你没看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在你的内心世界中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当你注意到这些花的时候,这些花就会在你的心里绽放,颜色也瞬间明亮了,变得生动了,这时你便明白了,此花其实并不在你心外了。

有人说,这也太唯心了吧。

其实唯不唯心已经不重要了,这段话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

任何事情,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观点。即便它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经过一个人的主观体验之后,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存在。比如,阳明与好友谈论的这一树花,它是客观存在的,自生自灭,花开花落,于它本身并无丑美之念,也无炫耀之意。但是好友看到了,就觉得很美,这就给了这一树花一个定义,如果他没有注意到这一树花,自然这种定义也就没有了,如果换一个人看,也许又是另外一番体会,另外一种定义。

我们再体会一个理论:

宋代有一位禅宗大师叫做青原行思,提出过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怎么理解?

人在成长初期,心里并无旁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山就是山,看水便是水。随着成长过程的丰富,人的内心渐渐有了很多认识,变得复杂,习惯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内涵,这其中会带入很多个人的情绪进去。看到山心里已经看到了其他种种,有如压力,抑或父爱等等,看到水心里也不水本身,有可能是女人,也或者是时光,总之,看啥都会思绪飘远。等到彻底觉悟的时候,明白了“知天命尽人事”,也明白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后,你也就知道了自然的规律,也就真正理解了什么才是知行合一。这个时候,你看山那就是山,看水那便是水。

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种回归简单,而是内心的执念、欲望和幻想都已经放下了,明白了天地运行的规律,对人生对世界不再是痴痴的迷茫,是一种通透自然的表现。

所以,你处在哪个阶段呢?欢迎留言谈论。


围炉夜话人


《传习录》原文: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主张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们的“心”造成的,“心”以外不存在客观的事物。有一天,他和一个朋友到南镇玩,这个朋友指着一颗花问王阳明:“你平时说天下没有心以外的事物,这棵花树我原先没有看见过,一直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说:“你未曾见这棵花树时,心里就没有花树的感觉,现在你看见了花树,便产生了关于花树的感觉,可见花树还是存在在你的心中,不是存在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是明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们的“心”造成的,“心”以外不存在客观的事物。花树自开自落,这是客观实在。即使没有看见,没有感到,花树也决不会因此就不存在,这其实是很浅显的道理。王阳明却把事情颠倒过来,说花树本来就不存在,倒是人们的感觉产生的,这是肯定不对的。


杨柳145822138


《传习录》就是一本唯心主义著作,王阳明的那些回复,始终不离一个“心”字。核心思想就是“心外无物”。“你未看此花时…”的那段话就是心外无物的一种表述。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扯蛋的哲学套路,但是却有利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其本质就是自我麻醉自欺欺人以求解脱之道。很简单的道理,手里拿着花,不会因为你不睁开看它花就不存在的。用那花和尚的调调说就是:你看或者不看,花都在那里,不增不减。


博士祭酒张大帅


哇!没想到老夫子还写过这句子,看起来跟我写的差不多一个意思[呲牙],以下是我当年写的“心喜时赏花,花是花,香是香,花香两相宜;心悲时赏花,花非花,香非香,花香两不相干。以此知,心无挂碍,晨露亦是佳酿:心有哀怨,琼浆亦为淡水。”意思就是说,你看一件事物是怎样的不是决定于你的眼睛,而是心。这个需要悟,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特性,任何语言都无法直白的、细致的深入描述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