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的能做到吗?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努力摆脱他人评价的影响,构建自己的内在评价体系;也自认为做得比较好,能够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

可是,最近有两件事,改变了我对于“他人的评价”的看法。

第一件事,去年靠近年底的时候,我转行了。

转行的原因,除了我对原来的行业难有热情并且有点力不从心外,另一个很重要,但在最开始被我忽视的原因是,我难以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我很抗拒以那样的职业身份去向他人介绍自己。

第二件事,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我曾因为没能在特定年纪完成社会规定的人生任务而感到焦虑,后来通过心理建设,才对这件事不那么介怀。

然而,如果往内心深处挖一挖,我发现自己还是有些介意。介意的原因,是我会在不自觉间就用社会的目光评判自己。

通过这两件事,我发现,自己对于他人的评价,真的做不到完全不在意。

同时,思考这两件事,我也完善了对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看法。今天就来跟你聊一聊。


连接他人,是大脑的天生需求

不管是克服讨好型人格,还是克服焦虑,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里都会有这么一条: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

对此我想说,这条建议是对的,但是它真的非常难以实现,我们不要回避执行这条建议的难度。

为什么说实现它很难呢?

脑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脑的运作机制发现,我们天生需要与其他人建立连接。

《社交天性》是一本解读人类“社会脑”的书。这本书解释,人类的大脑存在一个“默认网络”,它指的是大脑不执行其它任务时,大脑默认执行的模式。“默认网络”会干什么呢?它会进行社会认知。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的能做到吗?

也就是说,当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时时刻刻地进行社交方面的思考。

比如说,想象自己完成手头的项目,会得到同事多么热烈的赞美;回忆今天跟朋友之间的一场争吵,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想到和恋人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

这本书还解释了,我们与他人的连接中断后,会有什么后果。

当连接中断,比如在公开演讲时没能获得观众的反应,或者被他人公开拒绝、谴责,我们就会产生社会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与生理疼痛是一样的感受,它们共享同一个神经过程。

因此,与他人建立连接,是我们作为人天生的需求。相反,如果受到他人的拒绝、指责、轻视、排挤,我们就会体验到巨大的社会疼痛。

当我们努力不在意他人评价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他人的认可,实际上对我们有多么重要。


“没有别人,你是做不了自己的。”

与他人连接,除了能够满足大脑天生的需求,还能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都知道也曾体验过内疚这种感受,当我们让别人失望时,就有可能会内疚。而为了避免对别人造成伤害而产生内疚,我们会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得到《李翔知识内参》栏目里,我曾听到过一期节目,讲的是人的内疚倾向与工作优势之间的联系。节目中说,容易产生内疚感,实际上是工作的一个优势:

“高度内疚倾向的个人对组织有较高的承诺,他们在绩效考评中的表现,也比那些不容易感受到内疚的人更有领导力”;

“高度内疚倾向的人会努力处理他们所造成的问题,并消除对别人的伤害,或者避免犯下其他过失”。

从这个角度看,他人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山本耀司有句关于“自我”的话很有名,相信你可能在其它地方见过,我也曾在一篇文章里(点击蓝字可查看)写到过。

这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它说的是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

首先,他人是我们衡量自己的标尺,能够帮助我们更公正的看待自己。

其次,我们与外界发生的冲突,都是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的一个桥梁。

理解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一本书给了我特别的启发。这本书不是讲人际关系的,而是教人怎么写故事的——被誉为“编剧圣经”的《故事》(这本书之前我也介绍过,点击蓝字可查看)。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的能做到吗?

书里讲,每一个好故事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冲突。冲突就是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力量进行抗争。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对抗中受伤,会为他们感到揪心,希望将对抗的力量全部消灭。

在生活中,我们也都希望生活一帆风顺,不要有什么挫折。

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矛盾和冲突——如果没有挫折,我们的生活将是一潭死水,没有冲突,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只会浮于表面。

为什么这么说?

看看下面这句话,这是我在《故事》这本书中看到最闪光的一句:

「若要了解深层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在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 」

所以说,冲突和痛苦,都是一种契机,正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蔡康永在第15期《奇葩说》上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很多人找他签书时,都会让他写下三个字“做自己”。他写了太多次这三个字后,他终于决定写一本书,去回答怎么做自己。

他发现,很多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似乎觉得他人就是地狱,给自己构成了压力跟困扰,所以写下“做自己”的时候,好像就觉得摆脱了别人,自由了。

可是他写书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别人,你是做不了自己的。人生的过程,就是尽量与你所遇到的别人取得互相成全的机会。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的能做到吗?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是在说什么?

既然他人对于我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自己那么重要,那么,很多心理学家、媒体,建议我们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又在说什么呢?

其实这句建议,并不是要我们每当听到不同意见,就捂起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

这句建议希望我们反抗的,是他人的刻板印象,是社会上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是社会对我们过于单一的期望。

比如我们的社会时钟所规定的“模板人生”,比如大多数人将成功与名校毕业、高薪职业、有房有车有妻有娃划上等号的评价标准。

而我们能够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的前提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发现了这世界上更多元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虽然不去合大多数人的群,但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我们知道,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在反抗这种社会期待。

对于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却并不被大众认可的人,他们不在意大多数人的评价,因为他们反抗的,是大众相对而言更浅薄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比如有些作家或画家,他们的作品并不受大众的欢迎,但他们也并不刻意迎合大众,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他们是在面向文学史、美术史而创作。

另外,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这个建议,常常是对那些容易自我怀疑、找不到自我价值的人说的。

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能够比较好地屏蔽他人不合理的期待和过于偏狭的价值观。但那些总是怀疑自己的人,就特别需要屏蔽他人的评价,去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

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的能做到吗?

​最后,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不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呢?

我有两条心得可以跟你分享。

第一条建议,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写到过:通过阅读、与不同人交往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眼界。

蒋方舟曾经说过:一个不看书的人,TA的价值观,往往是由TA的亲朋好友决定的。

主动阅读、主动与不同价值观的人交流,你才会发现一个价值更多元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受到一些观念的冲击,但这种冲击能够带你走进更大的世界,也能帮你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最看重的价值有哪些。

第二条建议,建立自己的“疑惑十字符”,来调整自我认知。

很多人自我认知上最大的误区,就是用结果的成败,来衡量自身人格特质的优劣。实际上,我们要知道,这两者根本就是两回事,“不以成败论英雄”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而“疑惑十字符”就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调整认知的工具。怎么使用它呢?

首先,建立一个四象限,在横轴的右端写上生活中的成功,在横轴的左端写上生活中的失败。在纵轴的上端写上有缺点和错误,而纵轴的底部写上没有任何缺点和错误。

接着,把你知道的一些人放入这个象限里,你会发现:

有的人虽然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但在生活中很成功;有的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缺点和错误,在生活中也是失败的;有的人在生活中很成功,同时也没有任何缺点;而有的人在生活中很失败,但却没有任何缺点。

比如有很多缺点也很成功的乔布斯,以及没有任何缺点但生活一团糟的某个朋友,都可以放在这个象限中的某个位置。

这说明什么呢?

生活的成败其实并不取决于一些事情的成败,以及我们自身的优缺点。我们自身的优缺点也不能仅仅用某些事情的成败来体现。

我们的生活就是充满了混合的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我们从来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不行,也不如自己期待的那样无敌。

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

最后,希望你有自己的主见,也能找到愿意理解你和能够支持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