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張居正的獨家馭人心術,你讀過嗎?絕對句句經典

張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湖北省荊州市)軍籍。生於江陵縣(荊州),故稱之“張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經濟上,他主持清丈田畝、推行“一條鞭法”,防止土地兼併和富戶逃稅;軍事上,大膽用人,舉賢不避親,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方面,推行“考成法”,防止官員懶政怠政。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本來即將傾覆的大明王朝死裡回生,大明王朝又得以強行存活了60餘年。

一代名臣張居正的獨家馭人心術,你讀過嗎?絕對句句經典

張居正推行的每項改革措施在當時都可謂十分艱難,改革阻力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他之所以能成功推行改革,才學、經驗和魄力自然超乎常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深通官場之法、人情之理、馭人之術。尤其是張居正的馭人之術,對於他與李太后、萬曆皇帝、馮保等人搞好關係,駕馭群臣,施行他的政治抱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將自己多年研究馭人之術的成果著作成經,是為《馭人經》。《馭人經》全書分為“馭吏”、“馭才”、“馭士”、“馭忠”、“馭奸”、“馭智”、“馭愚”、“馭心”等八卷。內涵豐富、哲理深奧,仔細研讀絕對能受益匪淺。

一代名臣張居正的獨家馭人心術,你讀過嗎?絕對句句經典

下面將《馭人經》全文與大家分享:

馭吏卷一

吏不治,上無德也。吏不馭,上無術也。

譯文:下屬沒有管理好,是因為做領導的德行還不夠。如果下屬不能很好地被駕馭,那是因為領導沒有能力。

吏驕則斥之。吏狂則抑之。

譯文:下屬驕傲自滿、目中無人的時候就應該斥責他。下屬狂妄而忘形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抑制他,等到他羽翼漸豐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吏怠則警之。吏罪則罰之。

譯文:下屬消極怠慢的時候就要及時對其提出警告,下屬犯了錯誤的時候就應該毫不手軟的進行責罰。

明規當守。暗規勿廢焉。

譯文:有明文規定的規矩,作為領導者應帶頭遵守。即使有潛規則,也沒有必要把它廢除。

君子無為。小人或成焉。

譯文:君子的做法有的時候取得不了理想的結果,用小人的方法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馭才卷二

上馭才焉。下馭庸焉。

譯文:一個領導者,應該既能駕馭比自己能力強的人,也應該能駕馭能力比自己平庸的人。

才不侍昏主。庸不從賢者。

譯文:真正的人才是不會選擇侍奉昏庸的主子的,庸碌的人一般跟不上有能力的賢者。

馭才自明。馭庸自謙。

譯文:領導有才能的人的時候,要做到明察秋毫;領導水平低的人要謙虛和藹。

舉之勿遺。用之勿苛也。

譯文:安排下屬工作,要對下屬的優缺點無遺漏的掌握清楚,讓下屬做事的時候不苛求完美,對於他們的成績不管大小都予以承認與認可。

待之勿薄。罰之勿輕也。

譯文:平時對待下屬的時候要寬厚,只有這樣,下屬才有積極性。當下屬犯了錯誤要處罰他們時,絕對不能手軟。

馭士卷三

馭人必馭士也。馭士必馭情也。

譯文:駕馭下屬必須從駕馭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入手,(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安定了,隊伍自然安定),而駕馭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就必須從情感方面多做工作。

敬士則和。禮士則友。

譯文:尊敬有能力的人,才能與他們和睦相處。禮遇有能力的人,才能與他們成為朋友。

蔑士則亂。辱士則敵。

譯文:蔑視他們,就會生亂。侮辱他們,就會成為敵人!

以文馭士,其術莫掩。

譯文:對待有能力的人,要以光明磊落的方式,不要耍一些小聰明。

以武馭士,其武莫揚。

譯文:即使有時必須以強力威懾的方式對他們,也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過於張揚自己的嚴厲,否則,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

士貴己貴。士賤己賤矣。

譯文:只有讓有能力的人獲得尊貴自己才能真正享有尊貴的地位。如果作賤有能力的人,自己也會變得卑賤。

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

譯文:忠誠的人一般都是很耿直的,你不駕馭他,他遲早會讓你難看。

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譯文:忠誠的人一般性子都比較剛烈,你不及時糾正他的脾氣,他遲早會跟你作對。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

譯文:在局面混亂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們,(責備了他們,就給那些製造混亂者以可乘之機);當局面轉危為安時,不要拋棄他們,(即便他們犯了一些小的錯誤)。

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譯文:當有些人孤立他們的時候,你要挺身而出援助他們;當別人誹謗他們的時候,你要表揚褒獎他們。

私不馭忠。公堪改志也。

譯文:以私心處理事情,很難讓忠直的人佩服;一心為公才可能得到他們的真心擁護。

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譯文:通過獎賞他們,樹立起你明察秋毫的形象,這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激勵團隊中所有的人才是目的。

馭奸卷五

奸不絕,惟馭少害也。

譯文:奸邪的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絕跡的,只有發現了他們,小心駕馭才能減少他們的危害。

奸不止,惟馭可制也。

譯文:奸邪的行為總是會存在,只有小心駕馭才能制止奸邪行為的持續。

以利使奸。以智防奸。

譯文:奸邪之人,用利益就能驅使他為你服務;但是要時刻保持對他們的警惕,要機智的加以防範。

以忍容奸。以力除奸。

譯文:在沒有必要和把握剷除奸邪的時候,要採取點到為止的容忍策略;當絕佳時機來到時,一定要乾淨利落的除掉他。

君子不計惡。小人不慮果。

譯文:作為君子,從來不主動算計惡人,但是,小人做事是不考慮後果的。

罪隱不發。罪昭必懲矣。

譯文:當他的罪惡行為還沒有暴露時候,要靜待觀察不要對他們下手;一旦他們惡貫滿盈引發眾怒,那就要毫不留情地出手予以懲治。

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

譯文:聰明有能力的人自然不會甘心服從一個無能無智的領導,但是他們不會拒絕真心誠意,所以你一定要誠心誠意對他們。

智者馭智,不以智取。

譯文:真正有能力智慧的領導者駕馭有能力和智慧的下屬,從不會跟他比較智慧和能力。

尊者馭智,不以勢迫。

譯文:一個真正有地位的人駕馭有能力和智慧的下屬,從來不會選擇用威勢來壓迫他。

強者馭智,不以力較。

譯文:一個真正強大的人駕馭有能力有智慧的下屬,從來不會使用強硬的辦法。

智不及則納諫。事不興則恃智。

譯文:當你面對一件事情想不出好辦法時,要讓有能力和有智慧的人幫忙想辦法,虛心納諫。當你的事業沒有辦法做大做強的時候,就要大膽放權給那些可靠的的有智慧和能力的人,他們可以幫你達成很多目標。

不忌其失。惟記其功。

譯文:對於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不要總是記著他們的過失錯誤,只需要記住他們的貢獻和功勞就可以了。

智不負德者焉。

譯文: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是不會辜負德行高尚的領導者的。

馭愚卷七

愚者不悟,詐之。

譯文:一個愚昧的人不會有什麼悟性,可以放心的“詐”他,他可能會給你吐露很多信息。

愚者不智,謀之。

譯文:一個愚昧的人沒有什麼智慧,可以以他為突破口。

愚者不慎,誤之。

譯文:一個愚昧的人往往行事不慎,會留下很多破綻。

君子馭愚,施以惠也。

譯文:一個君子駕馭一個愚昧的人,會給其很多好處。

小人馭愚,施以諾也。

譯文:一個小人駕馭愚昧的人,只會給其龍頭承諾。

馭者勿愚也。

譯文:當一個愚昧的人的領導一定不能愚昧。

大任不予。小諾勿許。

譯文:重要的職位和工作任務不要交給他;不要輕易許給他小恩小惠。

蹇則近之。達則遠之矣。

譯文:當自己事業困難的時候要接近他,當自己事業發達的時候要遠離他。

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馭其人也。

譯文:不瞭解一個人底細的時候,不要急於駕馭他。

不知其變,不馭其時也。

譯文:不知道他在各種情況下如何變通的時候,也沒有到駕馭他的時候。

君子拒惡。小人拒善。

譯文:有道德的君子,他會拒絕用手段來作惡的;奸詐小人,他是不會想到用善良對待別人的。

明主識人。庸主進私。

譯文:一個英明的領導,會從這些小事中尋找到那些有才之人,而一個平庸的領導者,會選擇自己的親信和私交。

不惜名。勿吝財。莫嫌仇。人皆堪馭焉。

譯文:只要願意把名賜給下屬,不記恨下屬的失誤和抱怨,不吝嗇手中的財物和資源。任何人在你的手中都能駕馭得當。

當然,學習馭人之術並不是要讓我們去挖空心思使用這些權謀詐術,其意義在於使我們深明人情事理,努力根據角色定位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