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这是一柄日本“十手”,制作于1868年左右,日本当时才刚开始进行明治维新。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这把“十手”全长85厘米,重量未知,尾部带有一个小支。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日本的十手来源自中国古代的铁尺,而铁尺在中国的广东客家、海陆丰、福建客家地区、川渝、湖南株洲一代比较流行,后来在16世纪末时海商将其传入“琉球王国”,在当地发展为琉球三叉刺,最后当日本征服了琉球王国后,又将此武器引入日本。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而与日本十手只有一个横枝不同,中国的铁尺一般比较短小且带两个护手的横支。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十手不适合军队使用,因为它既没有锋利的刀刃,也没有鞭、锏等武器的重量,根本无法攻破铠甲,但却很适合衙役捕快们使用,毕竟铁棍抽人是很疼的。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十手的整体结构是为了克制刀剑,其防御力强于攻击力,一般被视为用来以生擒为目的、击昏并捕获对手的自卫型武器。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十手的用法是卡刀--断刀--攻喉,对太刀、打刀等武器有一定的克制作用。使用者会主动用横支卡住敌人的刀剑,然后攻击敌人的手腕等薄弱处或是绞缠敌人的兵器将其缴械、破坏。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日本在17世纪时,颁布了“禁兵令”,规定只有武士阶级才可以佩刀,其他人等一律不可以佩刀,因此这种从琉球引进的“武器”就成了浪人们标配,虽然杀伤力不强,但用来自卫却极好,而日本古代地方警察“町奉行”也将十手作为常备武器。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十手对钢铁的材质要求并不像刀剑那么挑剔,所以低碳钢可以制作十手,熟铁甚至是生铁也都可以制作十手,其成本很低,而习练此武器的武术流派却有很多,比如柳生流、无流、涩川流、圣天一至流等。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十手持柄的末端有一个锤头(saikasika),这是为了加强直拳反击的破坏力。

为了对付武士刀,日本古代警察将源自中国的“铁尺”纳为常备武器

锤头特写,手柄上的绳子是后来修复的时候绑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