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离开家乡的时间越久,越觉得家乡特别。因为在那片大地上,散落着许多潮汕传统民居。它们修建于不同的年代,有的甚至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它们雕梁画栋美轮美奂,任由岁月冲刷也难掩当年的宏伟壮丽。它们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规模大小不一,每一种建筑格局都有着极具特色的名称。

首先说说“下山虎”,它算是潮汕民居中格局最为简单的了,但我觉得它的名称很有气势。有人这样描述它:“整体外形看起来就像一只浑身是劲、张开大口、吸纳天气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此言不假,仔细观察“下山虎”的格局,确实像一头正在下山的猛虎。以门楼为嘴,两间厝手为两只前爪,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两间后房为后爪。真心赞叹古人的智慧,就这样加以想象,一座座房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顿时显得生动起来。

若“下山虎”的门楼不设在中间,而是开在一侧,占去一个厝手的空间,则称为“行龙虎门”。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接着说说“四点金”,它比“下山虎”多了两间前房和一个前厅,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得名。有人这样描述它:“形体庄重,极像一个以后厅为身,后房为两肩,厝手为双臂,前房为交叉双手的抱气入怀的人体,中间敞开的天井是其虚怀纳气的空间。”我在“四点金”里住了十五年,从幼年到少年,对此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小时候不懂得何为“四点金”,时过境迁才发现,我曾居住的房子是多么独特。现在虽然已搬离很多年了,但我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梦回一次。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若“四点金”里只设前后房四个房间,不隔厝手及八尺房,则变成了前后左右四个厅齐向天井,这种格局称为“四厅会”。

还有另一种格局叫做“四喷水”,它与一般“四点金”的不同之处在于:厝手较长,有前后两个八尺。另外,它的天井四个边角上共有四条柱子,称为“喷水柱”,一般前面两条柱子为方柱,后面两条柱子为圆柱。我认为“四喷水”的空间利用率是最好的,它可以变八房为十室。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下山虎”及“四点金”都是比较常见的,而规模更加庞大、格局更加复杂的,便是“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凤”了。

“驷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它以中间的大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的房屋象征着拖车的“马”,整体格局就像一架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如澄海隆都的陈慈黉故居,即为中西合璧的“驷马拖车”。陈慈黉故居有“潮汕小故宫”之称,创造了潮汕厝和洋楼房并存的独特景观。它采用“驷马拖车”的布局,又巧妙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它既有亭台楼阁,又有通廊天桥,行走在其中,宛如在宫殿中迷失方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各种进口彩瓷精美绚丽,至今仍鲜艳如新。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百鸟朝凤”应该是规格最高的潮汕民居了,光听名字,便可以想象那是何等气势恢宏的存在。“百鸟朝凤”是一种房屋总数超过100间的大型建筑群,由多座“下山虎”、“四点金”等房子所组成。它以祠堂为建筑中心,祠堂便是象征独占枝头的“凤”,而位于祠堂左右及后方向中心围合的房屋,则象征朝拜“凤凰”的“百鸟”。“百鸟朝凤”建造耗资巨大,一般只有达官或巨富才有能力建造,因此存世作品很少。如普宁洪阳的德安里,为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其中便有一组保存完整的“百鸟朝凤”,现在虽然已较为破旧,显得十分沧桑,但其庞大规模及精美构筑,依旧令人赞叹!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除了上述几种之外,潮汕民居还有“五间过”、“七间过”及“九龙吐珠”。

“五间过”及“七间过”为“下山虎”或“四点金”的横向扩充形态,可以理解为后两者的升级版。“下山虎”及“四点金”均为三开间,顾名思义,“五间过”即为五开间,“七间过”即为七开间。如之前我写过的四海公室,便是一间在“四点金”格局上,前后进各增加两间房的“五间过”。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九龙吐珠”则为八座“四点金”簇拥一座大祠堂,再加上一座后库所组成。如潮阳铜盂的明安里、潮阳西胪的荣德家园。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了解潮汕传统民居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们把房子叫做“厝”,厝里的每个空间都有它们独特的名称。将一座厝进行分解,一般它的组成部分有:前厅、后厅、前房、后房、厝手、八尺、天井、门楼、阳埕。这些就像是积木的基本单位,可以组合拼成各式各样的房屋,如“下山虎”与“四点金”等。然后,各式各样的房屋又可以组合成规模更大的建筑群,如“驷马拖车”与“百鸟朝凤”等。这些房屋和建筑群又再进一步组合,便成了潮汕大地上的一个个村庄。

从空中航拍潮汕的村庄,一片片潮汕民居如棋盘分布,密集却又毫不凌乱,满眼都是整齐而统一的屋顶,壮观极了。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看了这么多的潮汕传统民居,可能有人会问,一座厝的面积究竟是多大呢?

以“四点金”为例,若不计入阳埕,其长度大约是17-18米之间,宽度一般是15米,整体面积约为260平方米。我将各种建筑格局整理在一张图里,这样就可以大致对比以及了解各种潮汕民居的规模与面积了。

(横放手机查看)

从“下山虎”到“百鸟朝凤”,一口气了解潮汕传统民居

潮汕传统民居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考究的地方。现在,我纯粹由于热爱,根据个人理解将之简单整理,并绘图加以表述。本文内容若有错误或表述不当,敬请谅解及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