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會,帶你感受新會獨特的陳皮文化

小時候我們就曾學習過文學巨匠巴金的《小鳥的天堂》,那裡獨木成林,遠離塵囂,鳥樹相依,人鳥相處,更可以看到百鳥出巢,百鳥歸巢的景象。於是選了一個週末去了新會,驀然發現,新會除了小鳥天堂,更有一個獨特的陳皮文化。


走進新會,帶你感受新會獨特的陳皮文化

在新會,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種上柑樹,然後成熟時製作成陳皮,“八九兩月香蕉熟,十月吃柑曬陳皮”,到十月可以看到他們曬陳皮的壯觀場面。基本上每家每戶都在曬著陳皮,看上去像是一片白茫茫的海洋

新會陳皮製作主要包括包括採收,開皮,晾曬,陳藏,是通過反覆的研究,實踐而形成的。現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按採收時間又可分為柑青皮,微紅皮,大紅皮。開皮則以正三刀或對稱二刀方為傳統


走進新會,帶你感受新會獨特的陳皮文化

陳皮的陳藏非常關鍵,陳皮以陳年者為貴,一般經數月或一年後使用。在新會民間一直流傳著“麻繩串灶尾燻,麻袋裝閣樓放”“年年曬新皮,舊皮少處理”的存皮做法。並且數月觀察一次,發現陳皮有水分立即拿出來翻曬,陳皮不宜放進冰箱保存哦。

並不是所有的陳皮都叫新會陳皮,新會陳皮要是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栽培的茶枝柑,並在保護區域範圍內貯存三年以上的方可稱為新會陳皮。已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走進新會,帶你感受新會獨特的陳皮文化

當地人對待陳皮更是難得可貴的熱愛,你去當地吃個飯,喝茶煲湯,必須要用到的就是新會陳皮

有些外省朋友來新會度假說住的旅店,出租車司機的車上都有陳皮,成為必比可少做天然的香水,不僅陳香味自由,而且有安眠,有助睡眠,解除疲勞的功效


走進新會,帶你感受新會獨特的陳皮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