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大连人说话一口“海蛎子味”。

“海蛎子味”导游上了人民日报,

“道牙子”的视频让全国人民笑断了腰,

狂飙大连话的“笑掌室”成立了工作室,

“海蛎子”从一道海鲜成为城市文化品牌。

可是你真的认识海蛎子?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海蛎子味”是啥味?


追究“海蛎子味”的起源得从大连的地理位置说起。从辽东到胶东,一弯浅浅的海峡从未隔绝两地往来。


自古以来每逢战事,两个半岛上的居民就跑到对岸去谋生,待形势好转再搬回来。“金复海盖,辽阳在外”,金复海盖所在的大连,历史上很长时间都隶属于登州或者说山东管辖。直到近代,多数大连人仍是“海南丢”后代。


因此,大连、庄河等地的方言跟胶东烟台方言同是一个体系,都属于胶辽官话中的登连片。另一方面,由于受东北话影响,大连话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独特的胶辽口音与东北官话兼备的“海蛎子味”地方话。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至于为啥是“海蛎子味”,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刺锅子味”,分析认为,还是因为海蛎子太普通、太常见了。大连的海岸线多礁石、少沙滩,而这些礁石,就是海蛎子生长的地方。

从礁石上抠下来的海蛎子,迎着海风就着饼子,被大连人吸溜吸溜地吞下了肚。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吃不惯生海蛎子的咸腥,也听不惯大连话的腔调,久而久之就将这两联系起来,称呼大连话有“海蛎子味儿”了。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大连语言的代表者——海蛎子。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海蛎子=生蚝=牡蛎


“海蛎子”是在大连的独特艺名,在其他地区看起来长的一样的东西大多会叫生蚝或是牡蛎。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东西是三个物种吗?

其实,海蛎子、生蚝、牡蛎,三者是同一种物体,拥有同一个拉丁名。海蛎子、生蚝是俗名,牡蛎是学名。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牡蛎在动物学分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牡蛎科。

资料显示,全世界牡蛎约100种,其中中国地区28种,大连地区有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等种类。但是,大连湾牡蛎(也叫即“草蛎子”)、近江牡蛎已经非常少见了。市民经常食用的、无论大小均为长牡蛎,也叫太平洋牡蛎。

对于老大连人来说,只有海蛎子,没有生蚝。老大连人爱吃的海蛎子包子、萝卜丝海蛎子汤,使用的食材都是海蛎子。很多渔民回想起过去赶海刨海蛎子的日子,脸上都是难以抑制的兴奋。"

每天放学归来,赶上潮水适合,姐妹们挎着小筐带着钩子,到礁石上去刨海蛎子。每抠下一个海蛎子,我们站在海边迎着海风,一口海蛎子,一口大饼子,那叫一个鲜溜啊!那心情,简直就像过节一样!要是运气好,在海边吃饱了,还能带回家一小桶。整个人能高兴好几天!

生蚝原本是南方叫法,近几年才刚刚在大连声名鹊起。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单倍体、三倍体牡蛎,个大味鲜,商家和养殖者于是将“生蚝”引入大连,以区别于“海蛎子”。由此,生蚝和海蛎子就被忽悠成了两个“物种”。

现在一般来讲,生蚝,是指大牡蛎,单个重量,带壳可以达到七八两,甚至一斤,适合生吃。海蛎子,是指小牡蛎,一般用来做汤、炖菜、包包子。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以前海边有不少人赶海,在退潮的岸滩上就可以捞到野生海蛎子,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拿到市场上去卖。但近年来,大连多数海域被承包出去,赶海少了,野生海蛎子已经很难出现在市面上。

加上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养殖海蛎子大量上市。因此现在市民所食用的海蛎子,无论大小绝大多数都是养殖的。

野生和养殖

海蛎子是附着在一定的物体上生长的。野生的就是长在礁石上的,养殖的就是将蛎苗种在浅滩礁石或海里垂的吊绳或贝壳上,两者都不用人工投饵,都是靠海水里的微小生物为食自然生长,只是生长环境和采收方式不一样,所以无论是野生还是养殖,生长速度和营养价值都差不多,都是一样一样的“好逮”啊!。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安能辨我是雌雄”

牡蛎的“牡”,辞海中只有两个意思。第一,雄性的鸟兽类,与“牝(pìn)”相对;第二、指植物的雄株,如牡麻。所以一直认为,牡蛎只有一种性别——雄性,还是补益壮阳的佳品。

现代研究发现,生蚝不分“男女”,最初全是雄性,当温度适宜时会变成雌性,遇到冷水时又变回雄性,交替着繁殖周期。这种生活史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只要采集足够的贝苗放在合适的海水养殖区域一起妥善管理,就不愁吃了。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推荐一道大连海蛎子经典做法:

炸蛎黄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1、准备新鲜的海蛎子,鸡蛋、玉米淀粉、油。

2、炸蛎黄正常情况下一个全蛋就可以了。为了让颜色更加金黄,可以在碗里多加一个蛋黄。之后倒入少许的水和油,再加入适量的玉米淀粉进行均匀搅拌。搅拌到像蛋糕外面奶油的感觉,不是那种稀溜溜的。

3、焯海蛎子,此时切记开锅后不要烫的时间太长,以免海蛎子收缩影响口感,同时也可以去掉海蛎子上的杂质。大约三十秒的时间,海蛎子就可以出锅了。

4、将海蛎子上的水充分沥干后,放入调好的面糊当中搅拌,每个都要裹的均匀。

5、油温在六成热的时候,将海蛎子下锅炸,待表面变得焦酥金黄,装盘后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流着口水介绍完毕,

晚上安排!

大连人的“海蛎子味”,为啥不是“毛蚬子味”“虾爬子味”?


来源 | 海宝HaiB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