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欧媚媚


关于梁实秋,我最初对他的印象来自与鲁迅,似乎指责他为“资本家乏走狗”。民国时期没有微博、公众号,文人之间的辩论,只能在杂志或报纸上你来我往地发表文章。谁也说不服谁,煞是好看。虽然在报纸上观点互不相让,“你死我活”的,但私底下见面还是会客客气气。

受到鲁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拒绝梁实秋的。所谓的“拒绝”,就是将他的作品排斥在阅读范围之外,武断地认为他是“资本家的乏走狗”,作品是“不值一读”的。直到后来写作与莎士比亚相关的文章时,我这才知道,原来不止是朱生豪,梁实秋也翻译过莎士比亚。

他历经三十八年,以一己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自此,我才明白自己对梁实秋的误解到底有多深。认识一个作家,最重要的途径,并不是看同代作家怎么评价他,而是阅读他的作品。

不得不说,我喜欢《雅舍小品》,尤其是”人世间”和“味是故乡浓”这两部分。先是“人间世”,看着梁实秋谈女说男、聊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爆胡适先生的料,嘴角不由泛起微笑。再到“味是故乡浓”,映入眼帘的皆是各种诱人的食物,核桃酪、酸梅汤、豆汁儿、锅烧鸡、狮子头、烧鸭、汤包……就连普普通通的煎馄饨、窝窝头与油条,亦能写上一笔。

中国人喜欢“吃”,对日常生活里的食物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食物”的关注与描写,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种传统。翻开《金瓶梅》一看,宋惠莲一根柴火烧的猪头肉,就让人两颊生津。《红楼梦》中的奢华家宴,常人品尝不到。而《儒林外史》里的各类丸子、熟食、小吃,即使到了今天亦是让人向往不已。张爱玲提及自己的外祖母读《儒林外史》,说相府老太太就是看里面的食物。汪曾祺就更不用说了,随便翻开一本随笔集,即可当作美食指南。

与善于琢磨吃、厨艺了得的汪曾祺最大的区别在于,梁实秋似无下厨的经验。因此,即使犯了乡愁,想念家乡的味道,亦不能自己动手一解馋虫。在《酸梅汤与糖葫芦》一文里,梁实秋提到离开北平后想念糖葫芦味道,却苦于无人会做。好不容易遇到有人有试验精神,欲以台湾水果替代山里红,裹上冰糖汁,就可美美地吃上一顿。“他说他制成之后将邀我共尝,但迄今尚无下文,不知结果如何”,吃不上,心里又挂念,只好是“愁上加愁”。

乡愁与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一辈子,最难忘记的,还是成长过程之中所接触的味道。根据作家阿城在《思乡与蛋白酶》的说法,小时候所形成的味蕾记忆,其实就是入口的食物在身体内形成了稳固而完整的蛋白酶。这蛋白酶影响着营养的吸收和人体消化,因此人一旦离乡到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水土不服,于是坏情绪生焉。

想想确实也是这样,我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得花好几天时间去适应新的食物。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偶尔也会对故乡的食物,泛起强烈的思念。好在现在网购方便,随时可在网上买家乡的特产,然后自己整治一段家乡菜。味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乡愁得以暂解。

喜欢吃的人,往往热爱生活,在性格方面亦比人乐观、阔达与通透。梁实秋确实是这样的人,读他的《雅舍》一文,一大家子为躲避战乱,来到四川,居住的房子,条件着实不好。房子所在地点荒凉、坡度甚大不说,夜有老鼠在屋里自由行动,夏日则“聚蚊成雷”。这样的居住环境,哪里是“雅舍”,明明是“烂屋”。一般人都经受不住这样恶劣的居住环境,可梁实秋竟然怡然自乐:“‘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问犬吠,坐客无不悄然”,“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能苦中作乐之人,大多是精神自足或拥有坚定自我的人。《中年》一文中有句妙句,我甚是喜欢:“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简而言之,则是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力范畴之内的享受 。

人的一生,是个动态的过程。在年轻时,大家往往不知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不知道世间万事好事多磨,不知道不如意者十居八九,总想面面俱到,想处处周全,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不得。可到头来,终究是不如人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认识自己其实就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认识到自己擅长做什么事。所以,“四十不惑”,可简单理解成人到中年不迷茫,有了清晰的自我和目标。

梁实秋在中年时决定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历经漫长的三十八年,志向不曾改变。梁实秋的“道”是一以贯之的。这份坚持与坚韧,尤让我感到钦佩与动容。


辉城啊


现代社会以功利诉求为核心,优点在提高了效率,缺点是通过竞争形成了一个挤压式结构。

这种挤压结构对外扩张,则自然资源被开采殆尽,环境严重被污染,从古至今,风景是无需收费的,但现代社会将环境破坏后,风景成了稀缺资源,所以也可以定价出售。

这种挤压结构对内扩张,则出现人的异化。劳动本是成就个体,与幸福相关,但在现代社会,人不得不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以消耗生命、兴趣为代价,成为整个消费链条上的一员。在此挤压下,人们失去了个体的空间,自己的审美结构、自己的时间都被格式化。

在过去,一个人是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主张的,可以做一点养心的事,在欣赏上不需要变得太快。但在消费文化中,只有不断翻出新的流行,才可能驱动生意的发展,所以每年都会出现新的流行,在资本的支持下,设计通过夸张的方式,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视觉经验,驱使人们追逐新的流行,从而付出大量的金钱,而为弥补这些损失,我们不得不在格子间中更多去浪费生命。

必须承认,现代社会有它的优点,比如效率更好,服务更好,社会进步。但缺点在于,现代人失去了自己的心灵空间,与前人失去了历史传承,在文化上成为孤儿,无所依靠,不得不跟着流行跑。

梁实秋散文的优点在于比较缓慢、精致,细品才有味道,他呈现的是慢生活的韵味,文笔也比较缓慢,它与历史有更深的关系,通过阅读、模仿,读者可以多少找回自己,至少对安静生活产生一种向往。

梁实秋的文章比较平易,却有叙述弹性,他的作品没有烟火气,不强调意识形态,只追述生活本身,寻找一条自古到今的生活流,其中的从容、体贴、趣味,确实是独到的。可以说,在现当代散文中,能写到梁实秋这种味道,可以结成文集,独立来欣赏,且彼此毫无重复之感,难有第二人。不否认,周作人的小品文也很好,但过于随意,相互之间重复较多,从整体上来说,可能达不到梁实秋的严谨、独特。

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不太喜欢梁实秋的散文,毕竟器物为用,人活着还是要有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这些才能真正让心灵安宁。只是近代以来,我们原有的精神世界在现代化冲击下,已难自圆其说,我们突然发现,在本体论层面,我们与世界落后太多了,几难成为一个完整的学说,所以不得不求诸形而下,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自己,这就品格不高。

我从小在北京长大,说实话,对北京小吃印象不佳,觉得远远不如老家(南方)的好,但梁实秋却把这些粗粝的食物写的非常优美,完全达不到周作人的诚实。

不否认,喜欢故乡食物,也是热爱故乡的一种方式,但爱故乡就要失去公允么?就要说谎话吗?在这么细节的话题上尚且做不到公允,就会让人怀疑梁实秋在整体上是否公允。所以不是太喜欢梁实秋过度装饰生活、扭曲生活的写作风格。毕竟看来看去,都是写婆婆妈妈的事,本体论的东西有些少。


老虎他爹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很淡、很雅、很惬意。而且,它让人越读越喜欢,年龄越长越爱读。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写到他住的房屋里老鼠肆意,蚊聚成雷,而且住所完全不能避风挡雨,到了夏季暴雨来临,屋顶崩裂泥沙俱下的情况也不鲜见。

这说的好像是杜甫的茅屋,杜甫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这样的破屋,老杜是彻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而梁实秋却亲切地称住所为“雅舍”,说其“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读《雅舍小品》,就会有一种联想,像是面前坐着一位有趣的老先生,他娓娓道来,语速不急也不缓,在他述说过程中,民俗典故什么的,他总能信手拈来,而且口吐莲花,让人听着就忍俊不禁。

最妙的是,天下之大,似乎没有他不懂的,从菜谱到诗书,从散步到拜年,看着都是世俗琐事,经他说出来,真叫兴致盎然,津津有味。阅读的享受,想来也莫过如此了。

生活里,时常有让人愤怒和悲悯之事,在梁实秋笔下,它们却成了幽默和雅兴。想到他的文字,让人想到“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想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不是吗,与其被淫雨蛙声弄得心神不宁,不如恬淡笃定地吟咏一首小诗,多惬意,多有生活情调。

趣味之外,我还喜欢梁实秋的宽厚,不刻薄。他写的《关于鲁迅》,其中一句是这样说的:即便讽刺文学,也需要“宅心要忠厚,作者虽然尽可愤世嫉俗,但是在心坎里还是一股爱,而不是恨,目的不是在逞一时之快,不在‘灭此朝食’似的要打倒别人。

我等凡夫俗女,注定做不了杜甫或鲁迅之类的斗士,能学习梁实秋先生,有独善其身的心境,无论生活的际遇如何,都努力把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就很好了。(完)


我是粒粒七七,阅读并且感悟着。如果你喜欢,别忘了关注哦~


粒粒七七


《雅舍小品》多是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写的多是身边的琐事,生活随笔。

虽然每篇作品都很短,不超过2000字,所写的题目也给人很平凡,很普通的感觉。但内容却是趣味十足,像《女人》《洗澡》《理发》……




都很值得我们用心去品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